第七章 峰口大捷秦老爷子首功?!【求一切数据】

第七章峰口大捷秦老爷子首功?!【求一切数据】

“爷爷你说什么?大刀是赵江将军的?赵登雨将军的?”

戴花镜老人的孙子激动的问道。

老人激动的点头道:

“没有错,没看见刀身上刻个赵字吗?不是登雨将军还会是谁的?”

“赶紧联系节目组,大刀是登雨将军的重要遗物,千万不能损坏,一定要请回博物馆。”

老人不是旁人,正是丹市峰口大捷纪念馆的馆主。

而峰口大捷正是大刀的主人赵登雨将军指挥的。

老人的孙子急忙查找节目组的联系方式。

看节目的观众不止这对爷孙认出了大刀的主人。

丹市千里之外的鲁省泽市。

一个老人更加激动,老人颤抖的身体喊道:

“没错,这大刀是叔爷的,是叔爷的!”

“快带我去看叔爷,怪不得咱们老赵家找了大半个华夏也没找到叔爷的遗骸,原来被人请到了南方。“

说话的老人正是赵登雨将军的亲之孙赵永年。

听到了赵永年的话,赵家人都忙活起来,订机票的订机票,联系节目组的联系节目组。

……

直播间的历史帝也开始科普赵登雨将军来。

“赵登雨将军是西北军大刀队的队长,抗日的第一个大捷-峰口大捷也是他指挥的。”

“那一晚,赵将军带着他手下的大刀队连砍三千鬼子,真是长了我华夏的士气。”

“你们知道吗,赵将军除了大刀将军还有个外号,那就是打虎将军。”

“当年赵将军随部队驻扎在湘南,当地山中有老虎作祟,吓得当地老百姓不敢出城,使得田地荒废。”

“赵将军闻之,二话不说提着大刀孤身入身上,三下五除二几刀就宰了吃人的饿虎!“

“也正是因为杀虎的经历,赵将军也被后人称之为抗日武松。”

“再一个,我们经常唱的《大刀进行曲》就是为歌颂赵将军创作的。”

“什么?大刀进行曲说的就是赵将军!”

“这首歌我太熟悉了,小时候学校组织看爱国电影就会唱这首歌!“

“大家跟我一起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大家跟我一起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大家跟我一起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大家跟我一起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

齐刷刷的弹幕飘过。

弹幕背后,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全都随着弹幕一起高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此刻,数以百万的华夏儿女仿佛回到了那个抗日的岁月。

在他们眼前,华夏好儿郎不停的冲锋。

他们没有鬼子训练有素,更没有鬼子的精良武器。

但是他们有手中的大刀,有着杀身成仁的信念。

大刀队的好儿郎没有愧对他们军长的誓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感怀牺牲的烈士,感怀先辈,观众们开始默默的流泪。

导演张杭西眼眶也湿润了,他知道观众此刻更想知道赵将军的事迹,更想知道大刀队的事迹。

张杭西对着耳麦轻声道:

“黄老师,向老爷子问问大刀队,问问大刀将军。”

黄老师擦拭眼角的泪水,向秦老爷子问道:

“秦爷爷,能说登雨将军和大刀队的故事吗?”

秦老爷子轻轻抚摸着手中的大刀,低沉道:

“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说一说。“

“我和登雨兄很早就认识,当年我在师兄那学艺,登雨兄曾经前来挑战过我师兄。“

“那时候我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没等师兄开口,就自作主张的下场和登雨兄比试起来。”

“正是那场未分胜负的比试,我和登雨兄不打不相识成了知心好友。”

“我记得那一年我十二,登雨兄二十一。”

听了秦老爷子这段话,黄老师三人嘴里微微犯苦。

直播间更是鸦雀无声无人打字。

老爷子,您十二岁就和大刀将军不分胜负,您用不用这么凡尔赛。

秦老爷子看这黄老师三人继续道:

“在那之后我和登雨兄虽然远隔万里,却一直有书信交流。“

“对于大刀队我了解不多,唯一有过一次的接触还是峰口战役。”

“那一次是我顶替登雨兄带着大刀队的弟兄们夜袭鬼子的,大刀队的弟兄都是好样的没一个怕死的孬种。”

黄老师突然打断秦老爷子,问道:

“秦爷爷您说什么?是您带着大刀队的弟兄们夜袭的鬼子?”

秦老爷子点了点头,错愕道:“怎么了?是我带着大刀队,那一次西北军的宋将军还给我立了首功。”

“只是因为那时候两D的关系,我才没有接受。”

听到这里,观众们再次爆炸。

峰口战役的首功居然是秦老爷子,这个新闻也太劲爆了!

ps:新书需要呵护,求彦祖德华们支持。

没有数据是真的写不下去,跪求所有免费数据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