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民生问题

第二十四章 民生问题

李政看着个人面板喃喃自语起来。

“一百斤土豆占地一亩,一千斤土豆就占地十亩地,辣椒也是一样。小麦很关键,可以养活很多人口……”

这般想着,他就赶紧吩咐佃户们,在庄地周围施肥撒下种子。

庄地周围面积不受限制,几天下来,便洋洋洒洒的种了大几千亩。

“还有,得鼓励佃户们大量养殖鸡鸭鹅,棉花种子提醒了我,就算不为了防蝗虫,大量养殖禽类能造被子,和羽绒服。”

“有了自己建造的御寒物品,自己也不用担心冬天没有暖炉了。”

“猪也必须养起来,一头才三,四十斤肉,太少不够吃。”

“糟糕,差点儿就忘记了,好在春耕没彻底结束,老子应该先把耕犁给弄出来的,要知道缺牛严重的大唐,一个曲辕犁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啊。”

总结成一句话,老子好忙!

李政最后看了一眼个人属性,便掏出了笔,记载下一条一条要做的事情。

“公子可起了?”

侍女春杏的声音自门外传来。

李政摸摸鼻子,因为身上的秘密过多,卧室,书房都是未经允许,侍女小厮不可进入之地。

“嗯,进来吧。”

春杏领着若干侍女推门而入,开始服侍李政穿衣洗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也习惯了侍女们的服侍。

之后,吃了一顿丰盛的早膳,李政和宋国公见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便骑马去砖厂。

砖厂,木材厂,陶瓷厂连成一片,想要到厂子里去视察,必将经过佃户目前居住的青砖房。

打马走过一栋栋青砖房子,不少屋子燃起了炊烟,显然里面都已经住上了人。

“你这儿修的房子,看得老夫都想翻新府邸了。”

萧瑀好一阵唏嘘,昨日住下来之后,他发现到李政的家墙上刷了一层东西,使得整个房间看起来越发的整洁。

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是比黄泥还结实的粘合剂,一种叫石灰的东西。

“宋国公过誉了。”

李政谦逊的笑了笑。

萧瑀摸摸胡须,趁机教育在下。

“不,你对事物的造诣很高,在我看来有本事的人,为人可以低调,做事一定要高调,平时为人可以独立功的时候却忌讳独……”

“自己吃肉,也得给别人留点汤喝?”

李政下意识的接嘴问道。

“嗯,话粗却在理。”

萧瑀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当一件事情你占据了头功,其余小功劳就分出去,这就成了利益共同体,哪怕你平时在怎么得罪人,有人参你就是参了得利的群臣。”

“只要掌握好其中的度,你也不用拉帮结派徒惹皇帝忌惮,反而可以随心所欲的过自己想多的生活。”

李政一听,不由赞叹道。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在下谨记宋国公的教诲。”

如若按照这样的方阵行事,那将是不结党,胜似结党。

掌控好其中的度,上可不受皇帝猜疑,下可随时开怼任何人。

嗯,光想想就觉得爽!

“公子来了!”

“公子吉祥!”

随着庄头一声惊呼,道路两旁干活佃户们看到李政来了。

每一个人都停下手中。

纷纷给李政行礼,热情的打着招呼。

“大家都干活去吧,今天我只是随意走走散散步。”

李政笑着冲佃户们挥手,男女老少都高兴的应了一声,转头就真的忙农活去了。

他们是合力种植完制定的十亩地,庄子里的其他耕地还没摆弄完呢。

如此其乐融融的一幕,萧瑀看得心里啧啧称奇。

一路往前行走,路过一个正耕者的田地,一名强装的佃户牵着两头牛在犁地。

不仅如此,后头的犁具还有两个大汉在扶着推着李政看到这也的场景,忽然间眼底划过一抹精光,似乎可以利用宋国公一把。

“怎么看得那么出神莫非是第一次见百姓用犁具?”

萧瑀察觉到了李政在出神,略感疑惑的询问了一句。

李政打定下注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一幕,在下就觉得大唐百姓甚是辛苦。”

“耕地用的犁具又大又重,一个人在前边牵牛,后头还得两个人扶。”

“在下时常在幻想,若是耕犁能一个人,亦或者一头牛拉动,岂不是能大大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萧瑀闻言陷入了沉思,心想若是真能如此就好喽。

可是新式耕犁,哪里是说说就成的。

“你的想法很好,这个假设若能成为现实,大唐境内的耕地面积将会更多,粮食出产也会打量提升。”

听到来自宋国公的肯定,李政欣喜的同时,偏生还得故作不解的问道。

“宋国公,工部就没人专程研究这方面?”

“呵,工部的重点放在水利,宫殿建筑,武器更新等方面,耕犁也有人研究,但是改良创新那有那么容易,怎么你对这事有想法?”

萧瑀笑眯眯的看着李政,不清楚朝廷机构的运转很正常。

李政耸耸肩,嬉皮笑脸的说着正经事。

“唔,瞒不过宋国公,我打算筹建一个地方召集工匠做研究,耕犁可以算做其中一个项目吧,总之就是专注于民生方面的研究。”

“主意很正,我支持你,能大量用之于民的东西,几乎都能于利益挂钩,最好是过了明路才好。”

“嘿嘿,在下怕麻烦,当然不会给人留下过多钻空子的机会,总有一天我手里的这个地方一定能转正的,内里任职的都是官。”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无论你的目标有多大,脚踏实地,专行正道,那所有的拦路石都是虚的。”

“再次多谢宋国公指点。”

“真懂才好。”

萧瑀说完也不解释,二人默契的揭过了这个话题。

“开窑了,开窑了,大家活儿快来帮忙。”

李政二人刚抵达砖厂,运气好撞上了开窑取砖。

眼见窑口开封,管事的跑去招呼人来干活。

萧瑀直接去看了窑洞里的成品青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