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打造!军械工坊

李明接下来做的第二件大事件,那便是在蕃城创办一座【军械工坊】。

无论是农耕,做工、打仗,没有精良的工具,自然是不行的,军士的工具,那便是精湛的武器甲胄。

自己特意建造一座【军械工坊】,目的就想要打造一批批精良坚韧的甲胄,锋利无比的兵刃。

六月十五日,李明特意带上典韦、太史慈、臧洪,马钧以及一百狮牙卫精锐,前往蕃城乡野郊外勘察地形,挑选【军械工坊】地址。

李明伸出右手遮蔽一下有些刺眼的阳光,看着一望无垠的葱葱原野,笑呵呵的说道:“德衡,您可要是军械大师,我也不需要绕弯子了!

甲胄兵器,既需要数量方面的保证,也需要质量方面的保证。

将士们手持着兵刃作战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兵器质量良劣不一。

有的工匠技艺精湛,锻造出来的甲胄兵器十分精良。

精良的兵刃,可以让将士们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精良的甲胄,可以让将士们在战场上得以保命,不会轻易重伤战死。

有的工匠技艺欠缺,锻造出来的甲胄兵器,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带来的结果就不言而喻。

德衡先生,您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根本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嘛?”

面对自家少主的疑难,马钧稍微的拧眉沉吟一下,很快脑中就所答案:“回少主的话,在大秦帝国时期,这军械甲胄锻造方面的问题,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得到圆满的解决了。

秦朝有着严格的规定,工匠锻造兵器甲胄时,必须把自己的姓名刻在兵器上,从而便于在事后明确追究责任,使得工匠们不敢大意疏忽。

少主,秦军还设有严格的兵器检验制度,从而有效的减少劣质兵器甲胄进入军队。

少主,我们也可以照搬秦朝使用的锻造军械制度,以及检验兵器甲胄的制度。”

李明微笑着的说道:“德衡先生,我倒是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也不是可不可行啊?”

“哦!少主有什么好的办法呢?”马钧顿时目光炯炯,很是虚心的请教道。

李明当下微微的伸出两根手指头,微笑着的说道:“第一点:在工匠们锻造兵器甲胄时,规定精确的标准尺度。

比如一把制式环首刀,就硬性的规定它刀身有多长,刀背有多厚,重量有多重,弧度有多大等,使用统一的模子。

第二点:把工匠们细致的划分出来,分工明确的锻造部件!”

“少主,什么是分工明确的锻造部件?”马钧听的一头雾水,有些没搞明白过来。

李明旋即为其讲解【分工明确】的锻造方案:“德衡先生,我们大汉朝的工匠们,在锻造兵器甲胄时都是个人独立进行锻造的。

说的简单一点,假设锻造一把环首刀的话,那便需要十个精细的工艺环节。

假设有十名工匠收到指令,马上要开炉锻造十把环首刀。

这十名工匠在开工后,压根就是各干各的,每人独立的锻造一把环首刀。

这样一来的话,因为不同工匠的锻造技艺差别,这十名工匠最终锻造出来的十把环首刀,必定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在制式上做不到一模一样。

而我想出来的办法,可否另辟蹊径,分工锻造……

有的工匠擅长铸模,就让他专门负责铸模。

有的工匠擅长锻打,就让他专门负责锻打。

以此类推,十个工匠,十个环节,一名工匠负责一个环节,十名工匠通力合作锻造环首刀,锻造环首刀的过程就像流水一样。

这样一来,他们最终打造出来的十把环首刀,不就在制式上做到一模一样嘛!”

“少主,真乃不世出的奇才也!”

一旁的太史慈、臧洪俩人听闻后,顿时眼神大亮,忍不住开口赞道:“先前,一把环首刀的十个环节都是同一名工匠负责锻造完成的,十名工匠锻造出来十把不同质量的环首刀。

分工明确后,十把环首刀、十名工匠、十个环节,一名工匠专门负责擅长的环节。

最终,十名工匠还是会做出十把环首刀,但这十把环首刀却是一模一样的,因为环首刀的每个环节都是同一名工匠负责完成的。”

太史慈、臧洪俩人用看神人的目光,看向自家少主,深深的敬佩道:“少主,不愧是【紫微星下凡转世托生】,天生异象,天命不凡!

分工明确,看似只是做了很小的调动改变,但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奇效啊!”

“少主,不愧是天纵英才,生而知之,属下深深的拜服了!”马钧也是想通透其中的奥妙,心甘情愿的佩服道。

李明很是坦然的接受太史慈、臧洪、马钧的敬佩赞颂,接着话茬说道:“这个办法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有利于批量的培训出,新的工匠学徒。

大家认真的细想一下,按照之前的锻造办法,一名合格的环首刀匠人需要学习、掌握、熟练,环首刀的十个工艺环节。

如此,难度不小,学习时间也较长,然而新的锻造办法,一名合格的,可以参加环首刀锻造工作的匠人,只需要学习、掌握、熟练,环首刀的十个锻造环节里的一个。

同时有另外九个工匠负责学习、掌握、数量,环首刀的另外九个工艺环节。

虽然这十名工匠,每人无法独立的锻造出一把环首刀,但他们相互通力合作下却能够锻造出一把环首刀。

一来完全不影响产量,二来还能提升品质。

这样,我们培训新的工匠学徒,岂不是大大的省事了?

因为一名工匠只需要掌握十个环节的其中一个即可,比起以前的十个环节都要掌握,学习量一下锐减差不多九成,岂不快捷?”

“少主英明!”典韦、太史慈、臧洪,三员虎将微微抱拳一礼,深感佩服道。

马钧眼神越发的明亮,仿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激动不已的说道:“按照少主的分工制度,兵器甲胄的质量,兵器甲胄的产量,两者之间也都会因此得到大大的提升。

属下举双手双脚的极力赞同,没有任何的异议……”

李明提出来的超前办法,说白点就是后世工厂普遍采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放在愚昧懵懂的汉末三国时代,自然是一件突破性的创意大发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