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西周世子大机缘

“七太子,王上让属下前来,特为告知殿下,大太子的事不必再查了。”一只蟹将跪在敖觉面前到。

“这是为何,可是有了大哥消息?”敖觉坐在当年成汤赐下一直保留至今的国师府中,双手不自觉的有些颤抖起来,大哥与自己还是相当有感情的,幼年就对自己关爱有加,只不过敖觉从来不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罢了。

蟹将迟疑一下,道:“前日碧睛水猿,比目神鸟,天灵玄龟,九须墨鱼四位先生来见王上,与王上谈了半个时辰,而后就告辞去了,王上一人又坐了一个时辰,才唤了小将来见殿下,只传一句话。”

敖觉心头不详的预感越发浓郁起来,抿嘴盯着这螃蟹。

“太子失位,东海一灾。”话一说完,这蟹将朝敖觉拜了三拜,化作一道水柱,复回东海。

“太子失位,东海一灾。太子失位,东海一灾。”喃喃了两声,敖觉疯狂的大笑起来,笑的连泪水都是出来了,大哥竟然死了,我东海龙太子竟然死了,好,既然如此,那么竟然你们陪葬罢。

脑海中一道道的画面闪过,最后,东胜神州附近那边海域就敖觉圈为死地,月白色的长袍一抖,整个身子冲天而起,重回自在天,能够不声不响杀死大哥与数万大军的人物,也只有请动自在天中那些只知修行的狂人来了。

西周侯府之中,老迈的姬昌召集群臣与伯邑考,姬发同聚一堂,满意的接受了群臣祝贺,示意大家按位安坐之后,打了个眼色,姜子牙在旁会意,上前一步道:“君上,如今我西周之地,广大无边,绵延十数万里,君上仁德,众生归服,然则今众位小侯爷都是长大成人,俱有大才,尤以世子与二世子最优,故请君上明示,定下高低,也好安了我周国百姓群臣之望。”

深深一拜,姜子牙带着一干重臣都是行了重礼。

姬昌忙道:‘众卿家,不必如此,先生快快请起,老夫心中已有定计,众卿但听就是。”

伯邑考面色如常,拱手道:“但凭父亲吩咐。”

姬发亦是随后道:“但凭父亲吩咐。”

姬昌点了点头,来回看着两个儿子,心中其实是相当满意的,真有心将西周分成两份,一人与了一份也就是了,不过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行,同样也由不得他,西方教才是真正主宰西周命运的幕后。

缓缓将那枯瘦的手伸出,遥遥指着两个儿子,地下一帮臣子都是瞪大着眼睛,等着姬昌说出最后的结果,也好决定自己的富贵所在。

唯有姜子牙抚须直笑。

“乱世需雄主,治世需仁主。”那日与姜子牙在丰城之外的对话,盘桓在姬昌脑中,久久不能散去,的确,如今的西周,有西方两位圣人在上,固若金汤,再有雄主当朝,是祸非福。

“伯邑考可为我后。”姬昌似是费了极大的力气一般,才将话说了出来,而后留下一班对着伯邑考恭贺的朝臣独自一人入了后殿,姜子牙见状,亦了跟入。

姬发眼中失望之色,转瞬既逝,对着伯邑考笑道:“恭喜兄长了,今后还需兄长多多招抚才是。”

伯邑考被姬昌确立了储位,心情大好,理所当然道:“弟,何出此言,日后还要二弟多多协助,同将我西周疆土治理的百姓安居乐业才是。”

姬发道:“弟有些不适,先适告退了。”

“恩,也好,今夜我府中大宴,二弟莫要迟了。”

“这是自然。”姬发辞退而出,平时对自己前呼后拥的大臣全都聚拢在伯邑考身边,大加追捧,齐声道贺,哪里还理会自己,眼中狠色大盛,大步出了侯府,一路行下来,只觉得那些百姓看着自己的眼神都与平常不同了。

鄙夷,唾弃,轻视,冷笑,不屑。

姬发一时头痛欲裂,强撑着身子回到了潜邸,沉沉睡去,梦中有一个青人的人影,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只留下背影给自己。

“你可愿为我弟子。”青色的人影发出清越的声音来。

姬发迷糊道:“我为世子,锦衣玉食,美女佳人,何须再拜你为师?”

“为我弟子,可得富贵,可得长生。”青色的人影如是说。

姬发喝道:“莫做狂言,你是何人,先告知与我。”

青色的人影慢慢转过身来,一张似是完美,又似是一点不美,似是英俊,又似是平常的脸,却是那么的吸引人,有一种震慑心神的意味。

“我为上清通天。”

截教圣人通天教主,姬发心中狂喊,明白自己的福缘来了,毫不犹豫的叩首道:“弟子愿意拜师,还请师傅收容。”接连叩了九个响头,才被一道柔和的力量拖起。

“今日你,你便为我弟子,我传你上清,再赐你灵药一葫,好生修习,时候一到,我自来度你。”通天教主走上一朵青莲,越走越远。

啊一声,姬发自梦中醒转,拍拍自己的脑子,也不疼了,自嘲一笑,适才不过一个梦而已,自己现在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一个世子的名头而已,通天教主那等至高圣人又怎么会找上自己。

觉得有些口干,乃起身想去倒些茶水,那身子豁然僵了,枕边一枚闪着青光的玉符与一个翠绿的葫芦与梦中通天所赐一般无二,将这两物拿起,姬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

或许叫做有得有失罢,兄长到了尊位,而自己得了圣人亲睐,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都有定数罢,想到这里,心中的杀意消散不少,好像淡薄了不少一般。

“先生,你说发儿会有何想法。”姬昌与姜子牙走在侯府花园之中,欣赏这春天的勃勃生机。

姜子牙对姬昌所虑,早有所料,“君上,将二世子远调些时日也就是了,待这里稳定了,再召回,可保无忧,况老臣这把老骨头还能扛些时日。”

姬昌与姜子牙两人心有灵犀一般,同时止步,对望一笑,尽在不言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