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跑官就像在商场上做生意6

第 051 章 跑官就像在商场上做生意(6)

彭远大得到了局长的首肯,连忙去找厂领导落实对吴水道隔离审查的事情。那个年代法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就有对职工实行隔离审查的权力,反过来公安机关如果要对哪个职工采取强制司法措施,还必须征得单位领导的同意才行。彭远大向厂领导转达了局长的意见,厂领导正为丢了那么大一块金子而坐卧不宁,哪里会不同意公安局的意见,好赖也算是有了一个嫌疑对象,有了嫌疑对象就有了突破案子的希望,厂领导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吴水道送进了隔离室,并且派了十二个身强体壮的武装民兵轮班看守。

彭远大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正在迈进一个让他半辈子都摆脱不了的阴影,也让他心里承担了半辈子难以排解的沉重负担。

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也及时采取了组织措施,专案组精神振奋,马上兵分两路,一路由彭远大率领,开始重新找所有职工谈话,重点了解吴水道以及他那两个福建老乡的详细情况。另一路由局长亲自坐镇,展开对吴水道的突击审讯。

彭远大这一路很快有了重大突破,经过深入谈话摸排调查,有人反映,吴水道的老乡因为给厂里职工推销走私电视机,所以跟厂里很多人都认识,进入厂区也就非常随便,对厂里的情况也就非常了解。更让他们振奋的是,一个中年女职工言之凿凿地说,有一次她给吴水道送报表,到了库房之后碰上吴水道给他的老乡看那块大金子。当时吴水道还得意扬扬地说:凭这一块金子,就能把他们全县的房子都买下来。

彭远大及时把得到的这些情况汇报给局长,然后由局长领导的审讯组对吴水道进行审讯。吴水道却什么也不承认,一口咬定过去根本不认识那两个老乡,现在也只是为了找他们买走私电视机才认识的。这跟彭远大他们摸到的情况差距太大了,明摆着说假话,不老实交代问题。审讯组连续突击,连番审讯,吴水道口风非常紧,追问他那两个福建人的住处、姓名,他一问三不知,啥也不说。警察到了这个时候也开始发火,采用了一些轮番轰炸的疲劳战术、灯光眩晕的迷糊战术、戴上手铐半蹲半站的惩罚战术、连蒙带诈的诱敌战术,这些战术用到吴水道身上居然完全失效,他不但拒不交代问题,反过来还动不动提醒专案组注意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搞逼供。

局长这时候才明白,自己以为捞了一根脆麻花,咬到嘴里才知道是一根咬不断嚼不烂的牛皮绳,这个吴水道表面上看着老实巴交,其实比油锅里的鹅卵石还圆滑,比脚后跟上的老趼还顽固。审讯陷入了僵局,老局长也有些一筹莫展了。所幸的是,彭远大他们在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下,终于找到了吴水道那两个卖走私货的老乡的住处,便立刻对这两个家伙实施抓捕。

那些到银州市来做买卖的福建人都喜欢租住当地居民自己搭盖的储藏间,俗称小土房,既省钱,也方便,警察一般不会到居民自己搭盖的储藏间查户口。这些卖走私货的也知道自己干的是违法勾当,万一有什么事情跑起来顺当。果不其然,当彭远大他们来到吴水道那两个老乡的住处时,他们早已经像闻到猫味道的老鼠,溜之大吉了。彭远大他们对这些人的住处进行了极为认真细致的搜查,结果除了捡到几个装电视机的破空箱子和一些人家扔掉不要的破鞋、烂袜子、空牙膏皮,连金子的影儿都没有。公安局立刻发布了紧急搜捕令,对银州市展开了大规模、地毯式的清查行动,整整搞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收获,吴水道的老乡就像沙滩上的水珠,蒸发得无影无踪。

经过不断地揭发检举,线索越来越集中到了吴水道和他的这两个老乡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就在大金锭丢失的那一天早上,有人还在厂区的后围墙附近看到了吴水道的老乡之一,那一天因为要接待老将军,全厂戒严,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门卫也信誓旦旦地保证那一天绝对没有任何外人进厂,如果门卫没有说谎,那么这些人肯定就不是从大门进来的。围墙虽然有三米多高,上面还有玻璃碴子组成的防爬网,但是如果事先做好准备,要想越墙而入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