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竞争是一时的,共事是长期的12

第六章竞争是一时的,共事是长期的(12)

王处长紧张得变成了结巴,头上也冒出了汗水,李玉玲善解人意地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又把桌上的面巾纸推到了他的跟前,王处长对李玉玲连说谢谢,这一个简单的交流,立刻让王处长感到常委里头李部长为人最好。李玉玲倒也并不是做作,这是她的本性,也是一般女人细心周到的性别本能在她这个层级的折射,这就是她的优势,如果说性格,时髦的话叫做商,真能决定命运,李玉玲的商确实一流。李玉玲的行为提醒了吴修治,像王处长这种干部,对下级和其他干部而是值得拼命巴结、讨好的实权派,他自己往往也自觉不自觉地拥有一些优越感。在常委会上他却仅仅是一个汇报工作的小角色,面对常委,尤其是近距离接触吴修治这样熬成精的资深市委书记,他也会紧张得冒汗、抖。

吴修治和蔼可亲地说:“别紧张,慢慢说,今天你唱主角。”guwo.org 风云小说网

李玉玲的体贴和吴修治的关照让王处长从紧张慌乱中解脱出来,总算能够把话连成串了,他开始详细汇报这次对公安局领导班子的考核况,谈话多少人次、和现职副局级干部谈话的内容提要、现任公安局副职的个人经历和政审况、副局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内容、群众考评打分结果等,认认真真说了一个半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根据他的汇报,每个副局长在谈话中对自己分管的工作都作了详尽的介绍,在这种时候,这些副局长一个个都变成了王婆,他主管的那摊工作就是瓜。对于别人工作的评价则一般不予置评,理由为:不是自己分管的不太了解况。也有的在谈话中对其他领导分管的工作提出了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建议,实质上是一种含蓄的否定,似乎如果让他管肯定能比现在管得更好。因为是为选拔公安局局长而进行的干部考核,所以谈话内容还有一项:征求对公安局局长人选的意见。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几个副职好像事先商量好了,异口同声的回答都是不好说,每个人都有优势也都有缺点和不足,最终答复都是请组织上定。

述职述廉就更好听了,每一个领导的述职述廉报告都是一篇先进事迹总结,似乎公安局的领导干部都是廉洁奉公的模范、品学兼优的人才。过去常说追悼会上没坏人,批评会上没好人,现在应该再加一条:述职会上出人才。

至于群众的考核评分,自然是有高有低,这跟各自分管那一摊工作的人数多寡有直接的关系,分管人多,打合格、基本合格的票数就相应地多,分管的人少,得到合格票数的数量相应也就少一些。如果用分管人数的平均值来测算,大概的得票率都差不多。

常委们饶有兴趣地听着王处长汇报,汇报完了,常委们谁也不说话,都眼睁睁地看吴修治,吴修治开始动员大家:“组织部门的考核况大家都了解了,说说看法,还是那句老话,畅所欲,者无罪。”

夏伯虎打了头一炮:“你们组织部考核的结果是什么?你们中意谁啊?”他之所以有这一问,是因为过去具体人选往往由组织部门提出来,然后经过常委会讨论通过,这一回组织部却没有提出自己的推荐意见。

关原出面解释:“根据市委的意见,为了充分听取各位常委的意见,进一步扬党内民主,今后原则上组织部不再提具体推荐人选,只作任职资格考核汇报,所以还请各位常委对我们的考核况作进一步的审议。”他说的市委意见,其实就是吴修治的个人意见,在会上却不能那么说,那么说了难免给吴修治晾台之嫌,也显得吴修治缺乏民主,把自己的意见凌驾于市委常委会之上,虽然事实就是如此,却绝对不能这么说,这也是为官之道需要特别讲究的技巧。我们老祖宗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规矩:为尊者讳。

夏伯虎哈哈笑着说:“这帮家伙,人人都想当局长,人人都不好意思明说,你们组织部又不提个具体意见,我看还真不太好定。对了,你们听说没有?最近一段时间公安局天天摆饭局。”

王处长连忙撇清自己:“我们在考核干部期间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没有吃过公安局一顿饭,连工作餐都没吃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