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这些地方官府的官员大多都是前明官员,在大顺军来时,向大顺军投降,在清军来时就倒向清军。

现在大华军得势,这些地方官员就投靠了大华军。

甚至有一些猛一点的地方官员,在大华军还没到来之前,就杀掉满清官员改旗易帜。

大华军对于这些主动归顺的官员暂时原职留用,以后再慢慢进行甄选。

清军见难挽败局,选择收缩防线,把主力全部退往黄河以北,死守黄河沿线。

清军的领地现在只剩下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山西和河北地区。

就在这时清军派人过来要求和谈,来人正是范文程。

“范文程?竟然把他派来了!”李向东嘴角露出轻蔑之色。

这个范文程可是个铁杆汉奸,秀才出身,在努尔哈赤攻下抚顺的时候,他和他的兄长范文寀毛遂自荐加入了后金。

他深受皇太极的器重,参与了很多后金国家制度和策略的制定,积极出谋划策,策反明朝官员,成为清军的开国元勋之一。

“要不要见他?”侍卫官问道。

“让他进来吧!我倒是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李向东说道。

“大清使者范文程见过陛下。”一位道貌岸然的中年儒士向李向东行礼道。

“请起,无须多礼。”李向东淡淡地说道。

对于这种主动投靠建奴的汉奸,他虽然没有什么好感,但对方是使者身份,也不好过于刁难。

“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两军交战只会加深百姓的苦难,希望我们两军能就此休战,以免生灵涂炭。”范文程再次向李向东鞠了一个躬说道。

“你们想怎么个休战法?”李向东一脸讥笑地问道。

“自然是以实际占领地盘为边界,我军据黄河以北之地,贵军领有黄河以南之地,两军就此休战。”范文程说道。

“要休战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们马上退出我华夏之地,这样两军之间才能就此休战。”李向东反驳道。

“陛下所指的华夏之地可是前明故土?”范文程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不是,我指的华夏之地就是以往中原王朝曾经管辖过的地方,包括辽东、漠南之地在内也属于华夏之地。”

“陛下提出的条件未免太过苛刻,我军也并非无一战之力,真要打起来胜负还未可知能。”范文程威胁道。

“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我只有一个条件,你们必须退到瀚海以北,否则只能赶你过去。”李向东也没希望能在谈判桌上能拿多少利益,真正的利益只能靠武力去获取。

范文程走后,李向东不由自主的念起了一句应景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好诗啊!”举人出身的沈子衡不由地交口称赞道,“没想到陛下还有如此文采。”

“咳咳,我哪里会作什么诗,我可没有这样的文采,这是一位伟人所作的诗。”

李向东就是再厚脸皮也不敢冒名伟人的诗句,再说了他那点文学素养,谁还不知道。

“这是哪位伟人作的诗句,我怎么没听说过,陛下真是博学多才啊!”沈子衡半真半假适时地拍了一下李向东的马屁,他的确是没听说过这句诗词,这是后世一位伟人的诗句,他听说过才怪呢。

李向东当即传令给在黄河南岸备战的大华军,立即打过黄河去,不给清军喘息的机会。

叶有为带领本部人马、曹虎部、刘启龙部、禁军三卫,约12万人马乘坐商船,在水师的护卫下,从天津卫登陆。

马天佑带领姜继海部、黄君浩部、陈新茂部出山海关,向天津卫进发,准备与叶有为部会合一起进攻北京城。

方鹏飞带领本部人马、蔡云杰部、张春昊郝摇旗部过黄河,一路向北。

本来叶有为这一路和马天佑山海这一路约定好在同一天在天津城下会合,但叶有为这一路乘船正好遇到顺风航行,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两天到达天津卫。

叶有为也没有太在意,直接在天津卫登陆,并马上对天津城发起进攻。

天津城守将是清军老将杜度,当他得知有大批大华军从天津卫沿海登陆,大惊失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但他无力阻止,只得派人前往北京请求援军,同时加强天津城的防守。

天津城内有1万5千守军,其中三千为杜度的本部人马,其他守军为前明或前大顺降军。

杜度不愧为身经百战的老将,当即召集城中将领,安抚人心。

“万一摄政王没有派兵前来怎么办?”有将领问道。

“摄政王不会坐视这支大华军不理,一定派援军前来,我们安心守城即可。”

“就我们这点人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北京离天津不远,三天内大军必定会赶到,难道我们连三天都守不住吗?”

众汉将心里都在盘算着,如果三天内没有援军赶来,只能选择投降了。

而杜度心里却在祈祷,多尔衮能派兵來援,三天后他恐怕再也控制不住这帮人了。

清军收到大华军在天津卫登陆的消息后,北京内乱作一团。

“大华军竟然在天津登陆了,大华军利用水师之便,当真是防不胜防。”多铎一脸苦笑道。

“现在死守北京只能是等死,趁山海关的华军和天津的华军还没会合,先击败在天津之敌。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多尔衮敏锐地发现了大华军在军事部署的一个漏洞,他打算效仿他老爹努尔哈赤用过的战术,集中兵力打击其中一路、然后再逐路击破。

“万一输了能?”多铎担忧地问道。

“如果输了只能去漠北放羊了。”多尔衮一脸苦笑道。

当初清军入关时,是何等的风光,大军所到之处,各地皆降。

现在清军势弱,各地降官都在观望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倒向大华军。

清军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辽东老家都被大华军抄了,如果输了连海都没得跳,沿海都是大华军的控制范围,所以清军急需一场大胜,止住颓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