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安排-求推荐收藏

十几年朝廷没有接到过八百里加急快报,靖元皇帝直接在太极殿接见了这名差役。当他拿到套匣内的加急快报时,他的身子剧烈颤抖起来,双手更是止不住的抖动,脸上的愤怒,难以遏制。

“啪!”

靖元皇帝一把将快报拍在御案之上,歇斯底里的咆哮:“岂有此理!苏康误国误民!”

太极殿众内侍连忙跪下,郭春海见皇帝脸色很难看,潮红的脸色让他心里不安,他连忙劝解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

“哼!来人啊!”靖元皇帝冲太极殿外值守的内廷司侍卫喊道。

张铁山大步走进太极殿,拱手待命。

“速召户部尚书杨玄奕,工部尚书赵伦,御史大夫钟世勋进宫见驾!”皇帝冲张铁山喊道。

“是!”张铁山断然领命,正要离去。

“等一下,把太子也一起叫到太极殿来!”靖元皇帝再次喊道。

“是!”张铁山看了看皇帝的脸色,见他如此恼羞成怒,不敢拖延,连忙出殿传旨。

张铁山离开了太极殿,靖元皇帝却陷入了深思之中。上次钟世勋从淮阴郡回来,并没有查出蛛丝马迹,如今看来,定是那苏康掩盖了证据,让钟世勋无功而返!

靖元皇帝已经彻底明白,苏康贪渎是板上钉钉了。

处理一个苏康并不重要,可重要的是这件事的背后。急报上提起,淮阴郡六个县不同程度的受灾,最严重的曲江县几乎是片瓦不存,尸横遍野,到处都是流民。

若是背后的贪渎被掀开,那百万受灾的灾民必然是民意汹汹。

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牵扯到太子,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太子的储君之位,便岌岌可危了。

一个时辰后,户部杨玄奕、工部赵伦、御史台钟世勋以及太子夏仲昶都到了太极殿。靖元皇帝盯着太子夏仲昶,见他总是心神不宁,总是时不时看向自己,靖元皇帝便有了猜测。

“淮阴郡决堤了!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都议一议吧,该怎么办?”靖元皇帝将急报放在御案之上,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众臣闻言都是大惊失色。

御史大夫钟世勋连忙跪倒在地,脸色难看地说道:“陛下,微臣监察不利,请陛下责罚。”

“行了行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靖元皇帝摆手,不耐地说道。

钟世勋没有起身,直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苏康修堤筑坝办事不利,致使河堤崩塌,负有不可饶恕的重罪,应立刻羁押苏康。迅速派得力大臣前往淮阴郡赈济灾情,平息民怨。”

赵伦走出来,也说道:“组织河工抢修堤坝。”

杨玄奕举起玉板,沉声说道:“眼下正值秋收,大水冲毁农田,百姓衣食无着,粮食应该是第一位的,让淮阴郡速速开仓放粮,先行赈济灾民。户部这边会尽快拟定所需赈灾银两,拨付赈灾。”

靖元皇帝咬了咬牙,看向太子,怒气冲冲地说道:“既如此,太子,抢修河道,赈济灾民,灾民安置等一应事务,交由你全权处理。不得迁延耽误。户部,工部协同太子处理灾情。”

夏仲昶连忙跪下领旨,心里却是窃喜。让他前往淮阴郡赈灾,无疑是给了他收拾残局的机会,他自然欣喜不已。

杨玄奕和赵伦都领命遵从。

“太子,此次灾情严重,民怨沸腾,你要尽心勠力,决不能再生事端。若有差池,朕绝不轻饶!”靖元皇帝指着夏仲昶,沉声说道。

夏仲昶连忙拱手,匍匐叩首领命:“儿臣绝不辜负父皇期望。”

“另外,让大理寺派人,捉拿苏康问罪!户部要加紧筹算,尽快拨付粮食灾银,赈济百姓。”靖元皇帝怒喊道。

众人领命。

“速速下去办理吧。”靖元皇帝挥了挥手,喊道。

众人再次躬身,领命离开了太极殿。

淮阴郡洪水冲毁堤坝,灾民百万,流离失所。这件事很快就在京都传开了,夏故渊自然也已经听闻。

夏故渊被罚在闲王府闭门思过,不能出门,眼下国事艰难,他却只能待在王府里无所事事,心里很不是滋味。雨清寒从临湘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院来到闲王府,见夏故渊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下,目光有些呆滞地看着小水塘的碧波荡漾,雨清寒眯着眼睛。

她知道夏故渊这会儿心里应该也不好受,缓缓走到夏故渊身边,抓着夏故渊的手,语气依旧有些冷漠地说道:“事情已然如此,你也不要太过自责。”

夏故渊皱着眉头,凝望着雨清寒,难过的说道:“当初河工闹饷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可我却没到河堤上去走一走,也许我去看一看,就不会酿成今日的灾祸。数万人惨死,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真是悔不当初啊!”

他一掌拍在亭柱之上,懊悔不已。

雨清寒陪在他的身边,脸色很平淡,她看着不远处的水塘游荡的锦鱼,平静地说道:“从七月份开始,荆州一直间断下雨,到了九月,更是雨水不断。水路陆路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坏。前几日,河道上还撞毁了一艘粮船。”

夏故渊转过身来,已经猜到雨清寒要说什么。水路,陆路受损,运粮船都在河道上损毁,粮食运不进京都,那建安城的粮食供给必然不足,粮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粮价如何?”夏故渊追问。

雨清寒拍了拍手,凌小刀走了进来,在夏故渊面前躬身说道:“殿下,京都已经有一个月没有粮船入过京,粮价一涨再涨,到目前为止,京都里有名的粮铺挂出的粮价涨了两三倍,已经卖到了六百文一斗米。”

“什么?六百文一斗米?”夏故渊惊呼。

一斗米十二斤,也就是说,一斤米已经卖到了五十文。平日里粮价也不过十几文一斤而已,稍高者也不过卖到二十文。像这般直接涨价两三倍,还是太离谱了。

他盯着凌小刀,怒道:“一个普通百姓一年收入也不过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那还是稍微有些能耐的。按照这个粮价,百姓根本吃不起粮食。那些粮商要干什么,囤积居奇嘛?哄抬物价嘛?”

凌小刀连忙后退了一步,躬身不敢说话。

“给我查,到底是哪些粮商在作怪!”夏故渊断然喝道。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