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 准备准备,来当岳州刺史吧

那些人打算在睦州下手的可能性,高达八成!

柳白并不是胡乱猜的,而是因为睦州那块地方,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自从南朝的梁武帝,被佛门翻来覆去的卖了好几次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宗教这种东西大为警惕。

袄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这是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新兴教派,他们的渊源虽然很久远,但真正广招门徒并没有几年。

按照朝廷以往的做法,一定会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死了上千百姓在当地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放在朝廷眼中,虽然也很轰动,但还不至于让当权者的坐立不安。

说白了,袄教还没有资格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如果不是李佑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他们的圣王,恐怕袄教早就被朝廷灭掉了。

想想那几个脑袋缺根筋的大胡子,柳白就想笑。

一开始,柳白还以为他们是在利用李祐。

当柳白看到,李佑手中掌握着光明盘之后,就彻底否定了这个想法。

www.youxs.org

光明盘他们的圣物。

别说平常磕了碰了,就算掉在地上粘上一丁点泥土,那都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宗教是狂热的,没有人会拿宗教的圣物来开玩笑。

只可惜,袄教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如今都为他人做了嫁衣。daqu.org 西瓜小说网

“如果五哥听见这件事,恐怕好几宿都睡不着了...”

王綝小大人一样的背着手,哀叹着摇了摇头。

柳白在他的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这件事若是交给你去办,你会如何处理?”

王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交给我?”

这可是一件大事。

按照他的猜想,柳大哥就算不派守仁先生去,起码也会让许褚带着泰记的人去。

自己...是哪根葱?

“李祐那小子,赤手空拳在睦州开创了一片基业,你为何就不行?”

王綝苦着脸,道:“我手底下一个人都没有...”

柳白笑道:“把黄校尉派给你如何?”

王綝撇了撇嘴。

他总觉得黄校尉的智商不高。

“如果能把贾助教派给我,保证完成任务!”

柳白又在他的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美得你!”

王綝打了个哈哈,道:“让我去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没有人帮我的话,我可不敢保证,能不能完成任务...”

“就算去玩玩也是好的,总比现在闲着没事干,整天瞎转悠强。”

王綝再次叹息一声。

他当然知道柳白是什么意思。

说到底,十四岁的自己,实在是连根葱都算不上。

柳白的意思是,通过自己的手,让父亲来获得这个功劳。

王弘直眼瞅着就要进入三省的。

差的,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赵普进入三省是板上钉钉的,不仅仅因为资历够,还因为他帮助郑王李元礼牵线,最终让皇家和柳家,成功拿到了贩盐的生意。

可以说,这门产业已经重新进入了国家的怀抱。

于国于民而言,都有极大的益处!

而王弘直,资历上是不缺的。

唯独缺了一件大功劳。

要知道在他们之前,所有担任过宰相的人,都是跟随皇帝打天下的班底!

没有从龙之功,想要成为宰相,何其困难?

眼下,这个由头不就来了吗?

“多谢柳大哥!”

王綝倒也没有客气。

江南王氏和柳家早就结成了一体。

相互之间的利益,甚至比柳家和皇族之间还要紧密。

至少,在未来的几代人之间,不需要考虑任何有关信任的问题。

“去吧。”

柳白挥了挥手。

离开刺史府的王綝,兴奋劲才上来。

他摩拳擦掌地打算干一番大事业。

刚才柳白说的明明白白。

他完全可以借助家族的力量!

江南王氏,可不是谁都能小瞧的。

尤其是柳白搬到苏州的那些华族之后,江南几乎成了王氏和陆氏的天下。

他们的根基深厚。

虽然在朝廷之中的高官只有那么一两位而已。

但是在江南官场上,则拥有无穷无尽的底蕴。

...

等王綝走出去之后,柳白手中捏着一张纸币,怔怔的出神。

“过早的交给他重任并不是好事,您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文士,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正是陆敦信!

自从他卸任吴郡刺史之后,就杳无音讯了。

柳白曾经对别人说,他派陆敦信来到印钞局,监督印制纸币的进程。

时间久了,以至于人们都淡忘了这样一个人。

也只有柳白和陆敦信本人,才知道,他身上的担子有多么的重。

“承乾他们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弘直想要进入三省,还缺一个由头,这一次让王氏出面,将你陆家打压下去,你父亲就可以彻底脱离朝堂的影响了。”

陆敦信呵呵一笑,道:“这倒是像我父亲的做派...”

朝堂之上的老臣,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尤其是文官,仨瓜俩枣的在朝堂上,干的也只是闲差而已。

朝堂之上,青黄不接,要么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么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有资格进入三省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了。

事实上,呼声最高的并不是赵普和王弘直他们这种少壮派。

而是曾经担任过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中的那老几位。

例如陆德明、姚思廉。

剩下的那些人,要么就早早去世,要么就已经在朝堂之上担任过高官。

最多的,是已经辞官回乡的。

重新启用他们担任宰相,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十八学士之中,一直没有担任过高官的,只有陆德明和姚思廉。

自从李二登基之后,他们就闭门修学,偶尔露面教教学生。

直至书院将他们邀请过来,他们才算多抛头露面一些。

顶着文武百官的压力任命宰相,李二心中有苦难言。

对于陆德明和姚思廉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你消失的这一段时间,陆家可谓是群龙无首,陆齐望一个堂堂当朝榜眼,整天像个门房一样迎来送去,日子过得恓惶...看来你也不能这么沉寂下去了,人们已经忘记了当年在苏州发生的那些旧事,准备准备,来当岳州刺史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