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狄仁杰来访

林永忠听着系统系统那久违的声音,心中大喜道:

“乖女儿,咱报仇的机会来了。”

“你就拭目以待吧。”

锦娘心头一震,大喜若狂:

“爹爹,什么机会?女儿等这天已经等了多少年了!”

“锦娘莫言着急,为父心中自有妙策。待时机成熟,便告诉与你。”林永忠刚按心中喜悦,不慌不忙的对女儿说道。

对于那六个贼人,林永忠曾未放在眼里,早在几年前便去杀过他们一次。

苦于系统强制阻碍,一直警告机会不到,所以没有下手。要不然那几个小贼岂能活到今日?

面对女儿的一在催促,又不能明说,只能以不能让他们死的太便宜为由,一拖再拖。

如今随着狄仁杰的到来,任务下达,杀了这六贼,那可是还有丰富的任务奖励啊。这叫林永忠怎能不喜。

话分两头。

江州官道之上,一辆简朴的马车正在缓缓前行。

马车驶过,周围满天的尘土,久久不能散去。

马车中,坐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

此人慈眉善目,一身农夫打扮却不失威严。既平易近人,和蔼可爱,浑身却又仿佛散发着一股浩然正气。就算在舟车劳顿之下,依旧精神焕发。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是凡人。

这时,他伸手掀开帘子,朝驾车的二人缓缓说道:

“元芳如燕,还需多久能到浔阳?”

原来车内这位大人,乃是大周武皇帝驾下红人,中书省的大长官,屡破奇案的狄仁杰狄大神探!

“大人,前面就是义县了,过了义县就是浔阳了。”

一旁答话之人,身高八尺,燕颔虎须,正是豪气干云,武功独步天下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狄仁杰的忠实卫队长李元芳。

“大人,咱们刚刚击破蛇灵总坛,清剿了大杨山中的所有蛇穴。就向不远千里的来到这江州,属下乃是习武之人,倒是没什么,但大人会不会太过劳顿?”

“咱们当时破完幽州案时,圣上便授意,让我等来江州修养。”

“圣上既以言明,我等又岂可因私废公?”

“叔父,都说江州富庶,可咱自从到了江州地界,所见皆为穷乡僻壤,地棘天荆啊!”

“要休养,江南哪里的风景不比这里强,真搞不懂这皇上,大老远让咱来这鬼地方干嘛。”

只见在一旁边抱怨的这位姑娘,浓眉大眼,飒爽英姿,正是崇州案发时卧底在狄仁杰身边的蛇灵杀手,后被狄仁杰的真诚所感动,改邪归正,成为狄仁杰得力助手的如燕姑娘。

“不得无礼!圣上既有交待,那便是自有他的道理,我们作为臣子,只照做就是了。”

这狄仁杰之所以能得到皇上的信任,除了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外,更重要的是能洞察皇上的各种心思。

皇上既然让他来到江州,又怎会是只有修养这么简单,只是现在还没弄清楚,所以不便和元芳如燕明说。

“也正好趁此机会,体察一下江州的民情,体会一下百姓的疾苦。”狄仁杰看了一眼如燕,一脸严肃的说道。

“好,如燕知道了,叔父終日操心国事,为百姓操劳,是个勤政爱民,大公无私的好官,哪里能闲的住啊。”

如燕说的是一脸无奈,谁不知道自己的叔父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清官呢。

.......

很快。

马车已经进入到义县了。

渐渐的,也能听到马车外面百姓穿来的欢声笑语。

马车上,三人都露出了愉悦的心情。

奔波了一路,总算到了县城,能找个地方洗洗澡,吃点合口的酒菜。

出发的时候,带的干粮不多,刚好要吃完了。

现在好了,马上就能大吃一顿了。

只是,在驾车的元芳和如燕突然感觉不对劲,这义县的人穿着咋这么奇特?穿金戴银的有钱人咋这么多呢?

沿途遇见的义县百姓,大部分都身穿奇装异服,光鲜亮丽,披金挂银。

要知道,这个时期,武皇帝虽然励精图治,也没有太多的战火硝烟,但是也绝不可能人人都穿的富丽堂皇。

记得刚到江州边界时,那老百姓穷的家中大多都是环堵萧然,食不果腹。

而坐在马车里的狄仁杰,也感觉不对劲,这马车突然间颠簸摇晃的感觉变得很轻了。

这是,如燕兴奋的向狄仁杰喊到:

“大人快看,这里的人穿的衣服好特别啊!简直太好看了。”

狄仁杰一听,便扒开刚刚放下的帘子,定睛一看,大吃一惊。

路上的行人皆身穿奇装异服,千姿百态。

而且颜色多种多样,不像其他地方的衣服大都以黑白灰为主。

这衣服一看就给人一种很得体,很舒适的感觉,而且面料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那种,比起长袍不知道要好看多少。

他们脚下的路,也是从未见过的平整,而且上面全部铺了一层凹凸有致,通透厚重层次的奇异石板。

孩子在路上玩,完全都不必担心摔伤。

而路边的房子,皆是白塔砖木,八角七层,左右对称,贴金彩、画,装饰细腻,别具特色。

狄仁杰一见,心中虽然感到怪异,却暗中点头,这义县的父母官,能将这义县治理的如此繁华,肯定是一位经天纬地之奇才。

这次来一定要见见。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这都穿的什么衣服啊,好漂亮啊!”如燕一时间两眼冒光,恨不得马上抢过两件衣服过来穿上。

“还有这路,这房子,就算是在大内,也没有建这么精致吧!”元芳也是一脸懵逼。

三人一时间有些呆住。

这时,忽见几个身材高大的农夫靠着一辆大车,在路边休息。

狄仁杰见状,好奇的问道:

”敢问几位仁兄,这车里装得何物?”

几位农夫见狄公面目慈善,便回答到:

“地里刚收完的一些水稻。”

“看这一大车,得五六千斤吧?”

“先生好眼力。”

“这得是种了几十亩地吧。”

众人一听,皆哈哈大笑。

“几位小哥,何故大笑?”三人初来乍到,本来就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奇怪,随着几人一笑,就更是纳闷。

“老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这边的耕地,最少的也是亩产三千斤,您看到的这一车,正是我家刚收完的二亩地。”

“什么?”

“亩产三千斤?”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