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皇后

“太子,这个字啊,您看应该这样写。”王振拿着笔对朱祁镇说道。

太子朱祁镇年幼,所以朱瞻基派宦官王振教他学****身边的还有一位侍女,上面端的是茶水,点心,渴了来一口,饿了吃一块。

太后孙若微坐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好孩子,十分的欣慰,一旁的侍女也拿着扇子,虽然说没有什么风得去,也是个摆设,看的舒心。

孙若微站起身来,走到太子朱祁镇身边,王振立马放下笔,对孙若微一拜说道:“皇后。”

“嗯,”孙若微弯下腰去看看刚才所写的字“嗯。”

“倒是灵巧,先交了母后二字,接着写吧。”孙若微道。

“是。”王振道。

王振起身,握着朱祁镇的手开始教起来。

“你这小官到知几分人情,看来皇上没白白把你搁到这里来。”孙若微说。

“谢皇后夸奖,这乃臣之本分。”王振微笑着说。

一个宫女跑了进来,走到皇后身边用手掩着耳朵说起悄悄话。

皇后脸上的神色凝重了几分。

“下去吧。”孙若微说。

孙若微回到坤宁宫,坐在椅子上,又把那名侍女叫来。

孙若微身上的绫罗绸缎和侍女身上那不知洗了多少次的白布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她那高傲的神情,雍容华贵,让人接近不得。

“皇上召见朱祁钰,还把于谦叫过去了?”孙若微问道。

语言中透露的一丝不屑。

“皇后娘娘千真万确。”那侍女说道。

“为何召见呢?”孙若微问道。

说的时候,孙若微还特意的摇摇头。

“不知。”侍女回道。

“不知,”孙若微依旧坐在那里蹲,“这种事可不能乱说话。”

“娘娘,我说的都是真话!收拾衣服的时候恰巧从吴贤妃的门口经过,在后面眼睁睁的看着徐芜带着二皇子离开。”侍女现得惶恐不安。

“徐芜吗?你可知那可是皇上身边的人!可不是召谁都让他邀。”孙若微道。

侍女没有回话。

孙若薇当然不相信侍女所说的话,毕竟皇上现在最宠爱的就是自己,而且自己身居皇后之位,朱祁镇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已经立为太子,想废掉必然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而且吴氏在朝中,对于自己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实力可言,况且于谦现在不是在外省做巡抚吗?怎么来京城了?

“下去吧,是你的眼睛错了,以后不可如此胡说。”孙若微道。

“是。”侍女弯着腰,倒退着出去了。

孙若薇现在也在着急,毕竟朱瞻基的身体已经很坏了,怕是撑不了几年,而太子尚小,腥风血雨都没有经历过,甚至连太子的含义,连皇帝的含义都不知道是什么。

中午用膳之后,孙若微来到了乾清宫。

午后朱瞻基并未休息,在乾清宫门前晒着太阳,竟然开始锻炼起来。

所以说朱瞻基曾经上阵杀敌,打服瓦剌,使着一手好枪,却因为他的肺病在也没有锻炼过,导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每日批上百上千的题本,朱瞻基也想运动运动了,他拿起那把枪,却发现自己挥舞不动,他明明记得招式,那还是他皇爷爷亲自交给他的。

半白的胡须微动,朱瞻基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他不甘心,他也不甘心自己就这样下去,他还想找回当初那个自己。

他觉得他心中有了火苗,就是朱祁钰,那天他仿佛看到了大明的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朱瞻基不想就这样离开,他想再培养培养他,他想将大明的江山延续千代万代。

“皇上!”孙若微看到此景立马跑了过来。

孙若微这几年,第一次看到朱瞻基锻炼,震惊不已,便在远处观望,却发现朱瞻基突然双手撑在椅子上,大口呼着气。

“来人传太医!”孙若微喊道。

“不必。”朱瞻基说。

朱瞻基扶着椅子站起,孙若微在一旁扶着他。

汗已经湿透了脖领。

“皇上,你这是干什么?”孙若微说道。

“我不是还要在陪陪你吗?嗯?”朱瞻基笑道。

所以说已经是老夫老妻,但是朱瞻基很少说这种话,孙若微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害羞的。

“我呀,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要是老天能再给我三年时间,我就心满意足啦。”朱瞻基说。

“皇上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的身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孙若微安慰道。

孙若微把朱瞻基扶到屋内椅子上。

屋子里面的桌子上,堆着一摞一摞的题本,那是各地方上交的,最右手边那是批下来的,正前面还有很多,起码也得有百来个。

“来人。”朱瞻基说。

朱瞻基把刚才批好的题本交给那人。

“天下的事太多了。”朱瞻基叹道。

“我呢,又不放心别人看,唉,害得原来有病,再加上操劳。”朱瞻基说。

“那内阁?”孙若微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不放心,不放心呐,我是能批下去,就是不知道以后的大明皇帝能不能批下去啦。”朱瞻基说道。

朱瞻基拿出了一本,示意让孙若微看看。

“后宫不参政,我评价不了。”孙若微道。

“装,这又不是在众臣面前。”朱瞻基道。

朱瞻基又感觉缺了点儿什么东西,便问到:“镇儿呢?”

“吃完饭后就去学书了。”孙若微道。

“也好,他没来也到清净,你陪着我,先看奏折吧。”

那折子上写的是山东无家可归的人,一共一万三千四十七人,给他们银子不是长久的办法,让他们耕地呢,还得发放农具,让他们做仆人呢,这一万多里面也挑不出几个白净漂亮的。

“外省都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唉,还说什么?这是什么盛世?北京城虽然说比这少了点儿,但整天混日的人还是很多的。这是个大麻烦呀,一个省一万人,十个省就是十万人呐。”朱瞻基说。

朱瞻基在折子上改改就放在了最右边。

现在要朱瞻基头疼的就是旱灾,无家可归的,蝗灾,黄河,长江,这快到夏天了,问题也是一天比一天多,没准儿再过个几天就要去救洪水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