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热闹过府

“陛下有旨!命巡边御史贾璘即刻出行!”李忠进来大堂,随即大声宣布了皇帝口谕。众人哪个也不敢迟疑,立刻拜礼承命。

既已颁旨,李忠再祝福、嘱咐贾璘几句“必会大获成功、一路风寒留意”等话,随即带着几名小宦官回奏皇帝。

得到了这道旨意,贾璘与在场各部官员拱手道别。随行人员有吏部和都察院分别提供的两名书吏,礼部指派的三名历事监生,兵部指派的二十二名卫士,都已聚齐在院内。

这些卫士有十名各自手持长枪,十名各自持着盾牌。所有人除了腰间挎着佩刀,再有弓与箭囊分在两侧。小旗潘贵、葛瑾只是挎刀,配着弓箭。

因为并无合并的“文武选侍郎”的旗帜,就由吏部和兵部各提供一面,由两名旗手擎在手里。再有一名旗手,专门擎着“奉旨巡边钦差御史贾”的大旗。

这些人,再加上携带尚方宝剑的兵部主事苏璋等人,与贾璘合计是三十二人。

一应官员相继称赞道:“御史巡边,天成确乎威武。”贾璘再道谢了众人的帮衬,随即带着这些人去到左近的驿站,签领文牒与马匹。

一切妥当,贾璘翻身上马,检阅了众人之后,大声说道:“起行!”立刻就有左近备好的鼓乐手奏乐,众人依次出去了皇城。

贾璘骑马走出大门,立刻就听到一阵欢呼声。

早已闻风而来的冯紫英、卫若兰、蒋玉菡、仇世正、裘方、韩泽平,以及杜金平、贾芸、贾蔷,甚至还有荣国府前来打听消息的赖大、林之孝等人,接连凑近前请安。

“御史大人,如何?”裘方焦急地问道。

此时已经不能再拒绝,贾璘更还难测皇帝的真实意图,只得回道:“即刻前行,或有更多辛苦。几位公子不如暂且留下,待某返回再聚。”

裘方等人都是做官的家庭出身,他的话都听得明白,随即就再是一阵欢呼。

“若真的不畏艰险,也不必多带随从,实在难以调度。”贾璘再吩咐道。

裘方等人再次施礼,只说各自带两个仆役罢了。

“那就队伍后面远远地跟着吧。”贾璘说罢,卫若兰、裘方、韩泽平等人齐声答应,躬身施礼应诺。

那边的冯紫英也不多说,凑近前来拉着贾璘的手,边跟行边说道:“好兄弟必是乘风骤起,只还要顾及己身,不令愚兄过多惦记。”

他本已说得令贾璘感伤得眼眶发红,却又被他偷偷地往自己的袖子里塞了几张银票。

正要拒绝,冯紫英却立刻笑着松开了后,远站在一边拱手施礼。那边的蒋玉菡连连施礼,不停地用帕子擦眼泪。

贾璘强自忍泪,连忙拱手回礼。

杜金平等人再凑近前,贾璘随即低声说道:“金平回去赶车,只是行李不可过多,药物却是必要拿着的。再就是告诉金钏等人,远行实在危险,断不可与我同行!另,贾芸、贾蔷立刻前往北黑水农庄,只说我们沿着驿道径直北上,令他们迅速赶车跟来。”

贾芸、贾蔷不敢耽误,立即骑马飞奔传报。杜金平也不再说话,翻身上马回了贾宅。

仇世正也不再近前,只是让开施礼后,再走去后队叮嘱裘方、韩泽平等人务必从命,否则随时可能会受到惩处。

赖大、林之孝挤过围观的人群,近前施礼说道:“来不及给大爷磕头了。但老祖宗询问,大爷能否回府里喝杯酒?”

想起对自己感情复杂的宁荣二府,贾璘也是感慨颇多:或许是因为嫉妒,或许是因为自己并不真正听从主事的贾母、贾政等人的指命,或者就是自己原本天然带着的远支身份使然。总之,自己不想过于顺从他们,他们也从未真心地对待过自己。

两边保持的,应该是在传统礼法之下,再有一些关心、敬重等情绪罢了。

“请回复老祖宗,以及老爷、太太等人,就说璘行程急促,来不及去府里拜别。失礼之罪,只有待璘回来再去讨。”贾璘回复着说道。

“老祖宗想也是如此,又命小的恳请大爷从府门口过一过。”赖大跟行小跑着说道。

宁荣两府想借此再张扬一番,贾璘倒也有意借此对两府宣示一回。略作思索,他点头说道:“我与领队人说明,或者可以。”

赖大立刻转身,骑马奔回荣国府传报。林之孝暗暗地拿了一张银票,跟着贾璘跑去前面。

贾璘骑马略微近前,与捧剑的兵部主事苏璋低语了几句。

“御史大人不必客气,这哪里还算是难事?原本就是顺路,两府又都是尊贵无比。”苏璋随即答道。林之孝听得感动,立即抬手,把手里攥着的一百两银票,偷偷地塞进了他的靴掖里。

苏璋撇头看看,只当做腿胫痒痒。略微挠了挠,把靴子整理了一下。贾璘只当没看到,再放缓了马步,回到队列当中。

苏璋通知了带队的潘贵、葛瑾两人之后,这一行人略微转向,前往宁荣街而去。

整体队列出了皇城所在的街道,没有走得很久,也已进入了宁荣街。才进了街口,众人顿觉耳中大躁:街道两侧不仅挤满了贾氏各样亲族人等,再就是他们组织的乐队,在卖力地吹奏各样乐器。

笛子、唢呐、鼓、胡琴、琵琶、铜锣、金磬等,一应俱全,由乐手们各显其能地吹奏着。再就是于这些声响中,震天动地的鞭炮声也响了起来。

贾璘听得暗笑:哪里是出行,像是要去荣国府迎亲似的。

林之孝、赖大、周瑞、吴新登等人,一边跟着队列走,一边先后大声说道:“老祖宗也出来看,大爷定要下马喝杯酒。”

贾璘点点头,心里又是一阵感慨:贾母自诩精明,却并未能控制住子嗣们的言行品性。贾氏子弟皆不成器不说,又只会添乱帮倒忙。任她再尽心维护,终究难以抵挡两府颓势。

从宁国府门口经过,贾璘并不下马。远远地看到了贾珍、尤氏,他只是拱手致礼。

尤氏福了福,随即上了马车——并无马匹,是由几个人拉曳着过去荣国府门口。贾珍回礼后,随即上马也跟了过来。

将要到荣国府门口,贾璘望到众多女眷,以及几个年少哥儿站在那里。

与苏璋打了招呼,贾璘下马后,快步走了过去。

鼓乐声猛然大奏,随即就有人指挥着听了下来。骤然止住了乐曲声,贾璘只觉得耳中仍有回音,心情更也是激动起来。

薛宝钗拿着一方帕子,与哥哥薛蟠、母亲薛姨妈站在一处。头戴几股金钗、上身穿大红高领对襟褂子、下身是条水红褶裙的薛宝钗,既是妆容靓丽更是身材高挑丰致。

看起来像是待嫁新娘装扮的薛宝钗,抬头看他一眼,再就是抬手用手里的帕子抹一下眼泪,往复如此。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