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圆场

“什么事?你又像是要说教。”贾璘随口问道。

“大爷这是要罚我跪了呢。”袭人说着就要屈膝,被他扶住了。

“袭人倒也不必说,自有人说给大爷听的。”可人笑眯眯地说道。袭人就此犹豫着止了口,眼神却紧盯着贾璘。

眼见这两个丫鬟又是顽皮,贾璘也不再问,迈步走出正堂。才路过风荷居的院门外,他就见两人携手小跑着过来。

外貌仿佛是雕版印刷出来的字一般几乎一样,她们又都梳着“卝发髻”——头顶两侧用粉色丝绸带着系着两个“总角”团发,耳侧垂下两缕细辫子悬在肩头。额前整齐的刘海儿下面,清亮的眼神里满是笑意。

“给大爷见礼了。”金钏、玉钏这对双胞姐妹花,穿着同样的水粉色云蝠纹褶裙,一起拜在贾璘的身前。

“你们这是在考我呢。”贾璘笑着扶起她们说道,“两个本就是双棒儿,再还连发式、头饰、衣衫一致,直是难以分辨。”

金钏见他打趣,更为开心地说道:“大爷或是玩笑,却也来指一指,哪个是金钏、哪个是玉钏?”

贾璘即便不能立刻认出,就凭她的话也能分辨了:金钏或是有意讨好,但玉钏的性子相对羞涩,又岂能才过来这边宅子就如此大胆自如地发问?

果然,金钏这话说了之后仍是笑得眼睛弯起。而旁边的玉钏却已是脸上微红,头儿微低。

贾璘只是说笑,指着玉钏说道:“这必然是金钏在有意做样儿。”说着,他就拉起玉钏的手。她的身子就此略微一颤,脸上更红。贾璘的手指在她掌心探了探,不禁笑道:“吓得手心都出了汗,怕我直接认了出来?”

玉钏瞥眼看了看旁边的姐姐,而金钏连忙着急地说道:“大爷定是在说笑了,只认玉钏做了我。”

贾璘就松开玉钏的手,再又安慰着说道:“都是做事,玉钏就跟着你姐姐一起,并不需要过分紧张。”

玉钏性子温和却也不失伶俐,随即对他再福了福说道:“多谢大爷让我们姐妹团聚。”

“总是跟着我受苦了,到今天你们才真的算是团圆。”贾璘感慨地对金钏说道。金钏听得感动,不禁伸手拉住了玉钏的手。

“这像是来投亲戚的,就只差了掉眼泪。”可人跟着走来,笑着说道。

金钏和玉钏不约而同地一起仰头看了看贾璘,再羞涩地低了头。

“都说同胞不仅模样一致,就连心思也是仿佛。我看着你们不要说话,做的事情就已经一样。”可人看着她们,再次笑道。

金钏反击道:“都说可人姐姐性子是好的,却并没见到关照,只是笑我们姐妹!”

见玉钏也冲自己皱了皱鼻子,可人连忙说道:“不敢和你们这一对蹄子嚼舌头,我陪着璘大爷过府问安去。”

“我们姐妹,”金钏再要说什么,被贾璘摆手制止了:“就让可人、袭人跟我过府就行。”

“我正有花样儿要送过去。”晴雯从甄玉莲所住的风荷居走来。

“那我就去备茶,等大爷回来煮来饮。”可人转身回去,金钏、玉钏姐妹俩,也对贾璘福了福之后,先回去了风荷居。

贾璘在袭人、晴雯的伴从下,去林宅给林氏夫妇请安。坐定之后,他提及近来去庄上忙了几天。

贾敏称赞几句,林如海再想起来说道:“璘哥儿还记得雨村先生吗?”

那个心机沉重的人怎么会不记得?贾璘立刻回道:“他近几年做得金陵知府,说起来也是官运亨通。”

贾化贾雨村此人,才学、胆识自然是有的。可若说凭此就能迅速地扶摇直上,那也太小看暗流涌动的仕途埋没良才的事实了。他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好运,是因为他狠命巴结红极一时的九省统制王子腾。

喝了口茶,林如海缓缓地说道:“前些阵子他也进京了,就一直跟从着王统制。”

贾雨村当初被林如海推荐给贾政,再又拜在王子腾的门下,果真得到了重用而连续加官。

现在王子腾再次得到皇帝重用,贾雨村进而谋求留在他身边的机会。因为王子腾出京巡视,贾雨村暂且留在京城,不久等到了被重新任命——王子腾召唤的机会降临。

“当初他有‘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诗句,志向自然不会太小。”贾璘想起来,不禁笑着说道。

林如海温和地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官场多是相互利用。若是利用不上,那就是相互倾轧。

更何况大成近些年的政局不稳,从太上皇到皇帝再到皇族兄弟们,看起来平和,但实则仍是并不宁静。

官员们再因为明里暗里地参与这些争斗,大成若想得到集中精力的整治内外政务军情,却也极不容易。

贾璘知道林如海性情宽和,也就不再提及贾雨村的事。被“审议”的结果仍未下来,他只好说些诗词古玩的事,不让林如海为自己担心。

林如海自然懂得他的心思,也就随口说几句。

正要找机会告辞,贾璘听到贾敏开口说道:“老太太想着要去道观打醮看戏,璘哥儿无事的话,就一起去吧。”

“晚辈也要去给老太太请安。”贾璘答道。

随后,贾璘就前去荣国府拜礼,贾母正要图个热闹,就让他帮着操持,安排贾敏、林黛玉、甄玉莲等人,一起去清虚观祭拜。

转过天来,贾府的女眷们各自出门上车上轿,迤逦排列着前往清虚观。

虽然有个几里路的距离,却因为贾氏出行的多是女眷而车轿如龙,几乎从贾府门口一直排到了清虚观的门前。

进去后院的静室,贾母等人各自落座稍歇。道观的一众道士们,在贾珍的调动下前来迎接贾母,再因为都是女眷而各自避开。

宁国府长子长孙贾蓉,现在已经娶了新娘子许氏。新婚之喜,两人自是夫妻和谐而都是喜模喜样,连带荣国府的贾母等人看着也夸。

贾珍对贾蓉的苛责也少了,看起来脾气好了很多。说笑着,他近前施礼,对贾母说道:“‘终了真人’要给老太太请安呢。”

贾母听罢开心,连忙吩咐“快搀他来”。

不多时,鼎鼎大名的张道士,仙风道骨地近前给贾母请安问候:“无量寿佛!贫道问好老祖宗万福金安,再一并给太太、小姐们请安。”

贾母连忙道谢,再反问他道:“老神仙可好?”张老道回了好字,看到贾宝玉在那边,就连声夸了几句。

贾母叹口气:“被他老子见天逼着读书,都累出病来了!”

张老道笑着回道:“城里都在传颂宝玉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是好得不得了呢!”

他这样恭维,贾母等人相互看了看,不禁都是哈哈大笑。自以为说在了点子上,张老道笑呵呵地说道:“就是这个话。”

贾宝玉已经红了脸,连忙开口说道:“张爷爷千万别说这样的话。”

张老道见众人都是笑,觉得有些诧异。王熙凤不待笑完,,忍不住说道:“老神仙要是平常这样说,我们老祖宗自然是极为爱听的。可今天却不行了,老神仙不知道贾氏的榜眼哥儿,就在后面陪着呢。”

张老道眯着眼睛看去,只见身材高大挺拔的贾璘站在贾敏的身后,不禁也是呵呵地笑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