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新宅

贾璘自顾喝茶,贾蔷笑嘻嘻地近前施礼道:“儿子给父亲大人请安了。”贾璘笑着扶住他,询问了去江南采买的顺利、辛苦与否。

“托璘大爷的福,侄子去外面都是顺风顺水,一切都很妥当。”贾蔷笑着答道。

说罢他又压低声音说道:“有璘大爷的提点,侄子出去虽然奔波了,但总还是得了些银子。不如,”

“你自己留着用就是。”贾璘摆摆手说道。

“大爷自然是看不上这些小钱。”贾蔷笑嘻嘻地说道,“小的还要指着这些散碎银子,将来撑门立户呢。”

“就直说娶个漂亮妻即可。”贾璘笑道。

“多谢父亲大人关爱。”贾蔷再笑着答道,“小的自然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若是能遇到彼此投缘、中心意的,那就阿弥陀佛了!”

“你必会如意。不过,”贾璘看着他说道。

“怎么?”贾蔷见他犹豫,自己也紧张起来。

“若要得到好女子,自己先要做个有情意的人。你既尊重我,将来我就说不得要管教你,才会令你有个好姻缘!”贾璘随后说道。

“必定如此!儿子从小顽劣,自知做事多是混账,必然要父亲严加管教才是。”贾蔷拱手说道。

贾璘再安慰贾蔷几句,吩咐他仍是一边管着水仙庵农庄,一边参与别院那些小戏官的调教。

贾蔷是这样,贾芸的工作也是打理北黑水农庄,以及别院内花草树木的移栽。至于贾氏家庙的日常管理,也由他来兼顾了。

贾蔷、贾芸参与别院的建设,做事都很精心。当然,他们不如此也不行,因为还有王夫人带着王熙凤直接管制。众人忙着把园子内的各样设施补齐,就连各处景观需要点缀配合的仙鹤、孔雀、鹿、鸡鸭鹅兔等,也都采办安置妥当。

这边园子做着后期的工作,林如海和贾璘的新宅子也在安排着僮仆婢女,准备入住了。

林如海一家先行搬了过去。贾母思考过后,说是担心新买来的僮仆不好使用,就让荣国府的周瑞夫妇,去了林宅做对外对内的管家。她的这个决定或许有暗中观察林如海实力的意思,但林氏夫妇对此倒也没有拒绝。

一应安排妥当之后,林如海、贾敏都对新宅子很满意。而林黛玉对此更为开心,因为林宅与贾璘的府邸,只是一墙之隔,又有前后两道侧门直接相通。

林宅安顿完毕,贾璘请示了贾母、贾政之后,也正式入住了新宅子。

因为既不想与那边的贾府称呼相同,又的确有官职、地位的限制,贾璘就把这座宅子题名为“贾宅”。

搬过来之后,贾璘请来冯紫英、卫若兰,再加上本族的贾芸、贾蔷、贾?、贾琼,另有倪二、王短腿、郑老三等人,先后来这处宅子欢聚。

前院有就有小花园,可以在亭榭当中坐谈高论;中间是正堂和贾璘的住处、书房。另有几个侧院、后院,围绕在正堂院落左近。后面的区域除了僮仆们的住处以外,特意在赏玩的园子里,另外安排了个习武、射箭的场地。

晚间一众友人散去,贾璘再督导、安排了管家杜正夫妇,命他们细致管带僮仆之后,起身回去住处。室内放着两个熏炉,可谓是温暖如春。

可人一边小心地摆弄火炭,一边尽量躬身远离熏炉,担心自己的象牙色立领袄子被蹭了灰、被燎了火。看到贾璘进屋,袭人近前忙着说道:“大爷总要好好照顾身子才对,没的让琐事太牵扯了。”

“恐怕就是要说照顾你的身子。”可人捂嘴笑道。贾璘也不待袭人反击,立刻抽开可人的上下两条汗巾子拥她坐于炕边,再对袭人笑着说道:“就先看怎么照顾她的。”袭人弯腰掩嘴发笑着要走,却被贾璘伸手捉住。可人更是脸红身烫着摇手道:“明明是说照顾大爷的,却怎么,”

她的话没说完,贾璘就伸手在她的光滑腰背轻推了一下。可人先就低呼一声。贾璘扶稳她再笑道:“那边多是不便,你们却只是混闹;这里好清闲所在,你们偏倒作样了。”

“总是羞怯。”可人难于回应,袭人下意识地跟着顿了一下身子再扬眉耸肩,略有心惊地说道。贾璘伸手捏住她的汗巾子:“就你醒事,却也该锻炼。”袭人惊慌着连声应命。总是开心无拘束,几人彼此说笑欢畅。

贾宅这几天总是车水马龙,隔壁的林如海等人自然是清楚。林黛玉和甄玉莲也会通过雪雁、紫鹃、金钏等人,把贾璘在那边的活动了解得清楚。

这天傍晚,林黛玉眼见贾璘又没过来一起吃晚饭,不禁气恼地对贾敏说道:“太太务必要传话一下璘哥哥。”

“哦?玉儿想让我问他什么?”贾敏看着她气呼呼的样子,不禁觉得暗笑。

“嗯,”林黛玉使劲想了想,只好随便说个理由,“问问他是否每天都在读书,是否每天都在习字?!”

贾敏忍不住笑问道:“璘哥儿现在已是翰林院编修,与朋友来往也都很规范。读书习字,已不是我与你父亲对此时的他的要求。”

“那么,母亲此时应该如何约束他呢?”林黛玉追问道。

笑了笑,贾敏回复道:“若他言行不逾规矩,我和你父亲也不能指摘他什么的。”

林黛玉听罢,立刻眼圈发红着,对她拜了拜,低声说道:“这事本不是奴家该操心,可总担心璘哥哥逾越规矩。”

“好了,我知道了。”贾敏只得对晴雯说道,“你去到璘哥儿那里说一下,就说,”想了想,她再接着说道:“就说我和老爷请他过府来吃饭。”晴雯答应后,再去吩咐小厮去传命。

那边的贾璘在侧厅,袭人、可人也送来饭菜,正准备吃饭呢。杜金平接到传报,连忙通报。

贾璘听到这个讯息,连忙站起身来说道:“你们先吃吧,我要过府回命。”袭人和可人说是要同去,贾璘说天冷而不必。

袭人帮他整理了衣袍,可人再拿来大氅给他披上:“外面天气阴冷,像是要下雪了的。”

“那赶紧换上毡靴啊。”袭人忙不迭地去找。

“不必了。本来没多远的路。”贾璘不在意地说道,“也穿着皮靴呢。”

“罪过罪过。”袭人自顾埋怨后,再叮嘱着说道,“璘大爷回来若是晚了,就坐个轿子回来。”

答应着,贾璘跟着杜金平走去东面的隔墙侧门。那边的守门小厮见到是他过来,连忙开门躬身相迎。穿过前庭的花园、甬道,再绕过仪门之后,杜金平留在门房等候,贾璘迈步进入堂内。

随口聊了几句,林如海起身说道:“天气寒冷,侧厅准备了火锅,我们正好一起。”侧厅已经摆好了两张桌子。桌上有各有炭锅冒着热气,羊、鹿等鲜肉,以及各样菜蔬的盘子围在旁边。

环佩轻响,贾敏和林黛玉、甄玉莲等人走入厅里。贾璘施礼后,待贾敏等人坐好,自己再坐在林如海的身边。林子美被乳母抱着,也坐在旁边。

两边虽然各有一桌,但彼此之间还是可以随意说笑。林黛玉想要见到他的心意达成,自然不再发脾气。

贾敏见她神色欢快,不禁笑着问道:“玉儿不再闹脾气了?”林黛玉的脸上一红,嘴里说着“哪敢”,连忙低下了头。

贾璘插话说道:“哪怕是菜蔬,小妹也要多吃一些。”得到他的关心,林黛玉笑眯眯地也劝说他“多吃一些”,再接着说道:“谢谢璘哥哥关心。不仅是饮食,就连白参、燕窝,也在坚持服用呢。”

说到这里,贾璘转而询问林如海:“不知现在与西夷人贸易的白参价格,目前怎样了?”林如海就此来了精神,说起姑苏一带海域安宁,货物的价格稳定。原本高企的白参价格,目前也保持平稳。

贾璘随即称赞他在江南的治理、戡乱之功,再询问林家军的那些将领和士兵们的状况。

林家军因为一直保持着严格的日常训练,因此在遇到戡乱或者临战的时候,既能够勇敢作战,又能避免或者降低本方人员的伤亡。听到这些,贾璘举起酒杯祝贺道:“祝贺林老爷。”他的话说罢,其他人也纷纷举杯祝酒。就连林子美,也举着酒杯要求同饮。

开怀大笑连连,林如海连续喝了几大杯。

贾敏见状,不禁笑着说道:“老爷原本只如刻板儒士,如今却真的像是豪爽的将军了!”

听到她的话,林子美先叫了起来:“我也要做大将军!”

又是一阵欢声笑语之后,林如海神秘地笑道:“林家军是璘哥儿帮着打,已是令我意外;目下还有一件事,是我更为惊讶和期待的。”

“哦?”贾璘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问道,“何事能让老爷如此开心?”

林如海随后命人去书房,取来了一个小布包。把这个小布袋拿在手里,他晃了晃之后,里面传出“哗啦啦”的轻响声。

“是什么宝贝,莫不是黄金吗?”贾敏笑着打趣道。

“黄金还是有价之物,可这里面的东西,那是多少银子也换不来的。”林如海笑着说罢,再看向贾璘,“璘哥儿可能猜一猜,这是何物?”

现场的人都是不明所以,贾璘却显得很有自信。

“我若猜中,老爷必再喝一大海!”他笑着答罢,林如海大笑着答允。屋内的一众人等,就此把目光看向贾璘。

“此物既然被老爷如此推崇,必然是关乎国计民生之物!”他的话音落地,林如海已经惊讶得合不上嘴。

笑了笑,贾璘接着说道:“天下安危在于百姓的安定,百姓在于温饱二字,难免就是吃穿两样。所以这里面的东西,应该就是当初我对那些西夷人说的几样物什之一!”

众人听他说得振振有词,不禁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看看林如海,希望尽快得到谜底。

点点头,林如海也不再拆开布袋,而是把它放在了一边。接着他把一只大碗倒满酒后,仰脖喝尽。他的情状已然清楚地表明,贾璘的猜测是对的了。贾敏笑了笑,林黛玉和甄玉莲都举起酒杯,轻啜了一口。

“璘哥哥,你还没说明白,那里面确定是何物呢。”林黛玉追问道。林如海拦住了话题,只说尽快吃饭。林黛玉毕竟已经心安,也就不再多问。

众人吃了晚饭,林如海与贾璘转去书房落座。林如海随即再把那个小布袋子打开,贾璘借着油灯和烛光看过去,里面正如自己猜测的那般,装着的是玉米粒。

“此物如金如玉,颗粒又远大于稻麦粟黍,或称玉黍,或称玉米。”林如海低声说道,“去年年底在贸易中得到了一些,尝试着种植之后,果然得到成功!”

听他开心地说着,贾璘追问道:“亩产如何?”

“按照西夷人的提示,竟然可得五六百斤不等的收获!又还说,若是种植得法,产量更要高!”林如海说罢,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可以煮成浓粥,又可做成玉米饼而食之,更还甘饴甜美,皆很有饱腹感。”

这个新作物的产量,的确远高于当下的稻麦。贾璘听了先是惊喜,再就暗觉好笑:做成玉米饼?要是做成宝塔状的窝窝头,那才更是食用方便呢。

先不必多说,他连忙再问道:“百姓们也都是这样说的?”33

林如海不禁“诶——”了一声,带着些许自傲和不屑说道:“这些食物得来不易,百姓但能吃到米麦已然不易,哪里奢望吃到玉米呢?!”

“呃,”贾璘先是觉得遗憾,随后就因为林如海这自负的神态,逗得哈哈大笑起来。见他笑得不明所以,林如海先是诧异,随后也被传染得大笑不止。

这两人欢快的交谈,惹得贾敏闻声来看。

“以为老爷升职,以为璘哥儿被选官了呢。”她笑着说道。

“比那样更为开心。”贾璘拱手答道。

林如海点点头,随后说道:“我此次进京,圣上还是要再派我返回扬州的。但我面圣之后,的确不会急于返回,而是要做好三件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