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请出

江伯宏似乎这才醒过味来,对身边的侍卫吩咐了几句,再带着惊愕、恐惧的神情走过来。

“求御史饶命!”接到王子腾那个“残忍”命令的他,此时来不及后悔不应该与贾璘处在一个战斗组,只得当即拜在面前请求道。

贾璘正觉得他这样的举止诧异,又听他说了王子腾的那个“残忍”命令,连忙说道:“必不让你等受罚!只要截击住敌人即可!”

江伯宏见他并无大碍,但也立刻命人把他送去后方,再去前面指挥作战。

被围困的鞑靼人再也不能保持着武士的尊严,捱过眼下的可怕夜晚了。其主官即便有众多的侍卫保护,还是被飞来的铁片击中脑袋,当即摔落马下。33

一众人等围拢上去,却只见不必再有什么救护的必要,因为这名主官的脑袋已经缺少了半边,连带嘴巴也找不见了。

不能群龙无首,鞑靼人只得再推举副将为主官。此时谁愿意带领这样的残兵败将?千百次拒绝不得,还是有人被推举出来。

这人眼看着四周,只是无奈地摇头而已。

夜幕降临,星月郎朗。

若是按照以前的战斗来说,无论此时谁输谁赢,双方都要进入休息时间。

鞑靼人不能夜视而战,大成那边的兵将却还是能够凭借事先观察的大致方位,持续地向鞑靼人这边抛掷震天雷。

哀嚎声从未停止,新任鞑靼主官的神经彻底崩溃了,说出来众多鞑靼人早就想请求,却来不及或者没敢说的话——投降。

这是多年以来,鞑靼人唯一的一次。鞑靼武士们原本骄傲蛮横的头颅,此时再也不能耿直地竖起来。

反复商议之后,鞑靼的残余兵将形成了一致意见——放弃所有战利品,请大成允许他们带着随身武器回去,借此略微保住一点尊严。

有战士大着胆子,用汉话喊给了大成那边。不多时,大成的回复来了:战利品已经不成立;武器、马匹,不得带走一件;所有鞑靼人必须留在关内。

这样的条件,令鞑靼人暂时不能接受。那么大成这边的兵将,就再间或不断地抛掷、施放各样火器。

鞑靼人只得各自下马,躲避在坑洼不平的地方,捱过了这个可怕的夜晚。

黎明到来,鞑靼人再次见到大成兵将又在向前推移那些木栅。很明显,那种可怕的火器,将会再从木栅后面的投石车中抛来。

鞑靼人的临时营地中,逐渐响起了沉厚哀婉的歌声。这如泣如诉的声音,使得鞑靼新任主官也是泪流满面。

拔出弯刀,他的刀锋不再指向大成那边,而是挥向了自己的脖颈。早有眼尖的卫士,纷纷上前抱住他,哭拜着恳求道:“这是天神的旨意,这是祂让我们的刀锋,不要再与大成士兵的刀剑相碰了。”

“当啷”一声,主官手里的弯刀,无奈地落在了地上。

立即就有鞑靼战士,把早就准备好的各样白色物品,挑在木杆上,高高地举在朝霞中的晨风里。

大成士兵如约不再施放火器。没过多久,鞑靼人就见到大成的许多各样旗帜,出现在了眼中。其中的一面,赫然写着“巡边御史”的字样。

王子腾来不及参加这个受降仪式,就由贾璘代为处置了。

敌人大概冲进来三万余人,现在还能毫发无损的,至多是两千余人。死去的两万余人,带着各种伤情的数千人。

战马大概一万多匹,但现在不是倒地死掉,就基本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势。

战利品,只能由大成一方迅速统计:旄幡、鼓号、武器,再就是不同等级的鞑靼武官——活的与死的。

这边紧张地统计,鞑靼伤者被送去救治,死者割耳计数报功,尸体撞上各辆大车。

王子腾带着亲信到达现场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午后。眼见战果丰厚,众人无不欢欣鼓舞。

那边走来面带羞愧神情的千户江伯宏,王子腾也不用他解释,干脆地下令,命人依次对江伯宏的属下施以军杖处罚。

贾璘忍着伤痛近前施礼道:“是因为战场意外,更是在下过于靠近前沿所致。若不能宽宥江千户人等,在下情愿同罪。”

王子腾见他说得诚恳,索性再卖给他一个大人情,转头对江伯宏等人喝道:“且饶恕你等!”

江伯宏等人不敢迟疑,立刻当即拜礼。贾璘连忙伸手搀扶,只说“是将士们劳苦功高”。现出就此重新现出一团喜气,众人再就夸赞新火器的威力。

王子腾亲自查验了部分战利品,随即接着下令道:“命部分鞑靼孱弱的人回去报知,就说若不立刻退出关外至黄河北岸,大成将随时兵出长城!”

多名老幼伤残的鞑靼人,纷纷拜倒在地,口呼“谢过大人饶命,必会准确通报信息”。

王子腾随即命兵将们开关放人,鞑靼人的哭声顿时震天彻地。留下来的尚有青壮男子,他们只得与回去的人哭别,只说“战事惨烈,无可抵御,求小王子开恩饶恕之余,迅速退回”等话。

放归的鞑靼人相互搀扶着出了长城,而关外的鞑靼人,此时早就知道本方的数万战士被包围,却不能靠近来救援——大成的防御,早就不是几天前的火力了。

此时见到那些残兵返回,关外的鞑靼人也只得带着焦急的心情远远地等候,再寻求这几天在长城的南面,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

当他们听了放归人的哭诉,当即就震惊得无法相信。随后,站在长城城堞处远眺的王子腾等人,就听到了漫山遍野的,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这些痛彻心肺的声浪逐渐向远处滚去,长城上面的一众大成兵将,全都肃然静立。

历史中元人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乃至西攻至欧洲范围,凭借的除了精骑弯刀以外,更有凶悍的屠城策略。

因为本方的总兵力并不多,元人所过之处对待不投降的部族与王国,就简单地实施一律屠灭的办法。这样的威势之下,还没有交手的敌手或者胆寒而逃或者无力反抗。

汉人也曾被元人凶狠地对待过,王子腾等人都觉得眼下算是报了一次仇。但贾璘却知道;从今以后的天下,因为担心被屠灭而胆寒的将不会是汉人,而是鞑靼人、瓦剌人,进而是斡罗斯人、大食人、佛朗基人……。

总是兴高采烈、欣喜若狂,王子腾随即回归新兴堡。进行了一番整饬之后,他因为亲见了新火器的威力,当然就要争夺更大的战功。

贾璘再进行了一番战后客观总结和立刻出兵关外的必要之后,王子腾随即慨然答允,正式向朝廷写去奏章请命出关。

为了避免朝廷的那些内阁大臣做繁冗的争执,他只说是带兵出击,以清剿来犯之敌。

贾璘的伤势不算重,也立刻写去给朝廷的奏章。里面的内容涉及了新火器的应用效果,再就是言明欲要坚心出关,“代帝巡边”!

朝廷接到连续的各样奏章,立刻就沸腾了起来。这些奏章或者是不同的表达情绪,但新火器的成功应用,并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开心是开心,但朝廷内部,也随即引发了大争论、大辩论。

因为王子腾与贾璘的回奏写得很清楚:关外的确多是荒漠,但鞑靼人既然可以在那里放牧而盘踞着不去,汉人边地的牧民自然同样能够生活;再就是这场战斗属于超级胜利,我方的优势实在太大。此时出击关外,更能获得乘胜追击的大好机会。

圣旨很快拟定,并颁布了下来。

主要的内容也是有二:其一,就是对各级文武官将的封赏。

王子腾仍然任职九省统制,爵位擢为一等伯,兼领太子少傅;

王柏,加任兵部郎中兼榆林镇五品法曹,加封一等恩骑尉;

卫若兰,加任兵部武选司从五品员外郎,留军中摄新安边营兵曹事;

李云宁,加任兵部六品主事兼任榆林镇运判,留军中协同粮秣事;

韩泽平,加任兵部从六品同主事事,兼任榆林镇靖边营法曹;

裘方,加任兵部榆林镇定边营七品兵曹;

柳湘莲,加任兵部榆林镇宁塞营七品仓曹。

贾璘的升职、受封是核心问题,因为既是有他先提出了出关的筹划,进而使得大成有了对敌鞑靼人的底气和实力,更还接受了实战的检验。

也正因此,才好以贾璘的功勋为基础,对其他边将给予封赏。

皇帝轶正结合了王子腾、内阁大学士等人的意见与建议,特授贾璘正四品的榆林同知宣慰使,可责问边地各族属人等;加封二等骑都尉;仍兼任巡边御史职务。

另外就是苏璋、书吏、历事监生等人,各有不同拔擢。至于参与了大战的吴焦巴弓等庄丁,各有一百两银子的赏赐。再就是杜金平,赏赐十两黄金,以示犒劳追随、佐护贾璘之功。

其二,也是无数大成官将与百姓最为关注的,是否“出关追敌”的那一点。

皇帝轶正在王子腾、贾璘等人集合意见的奏章中,用朱笔写道:

允。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