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急不可得

林黛玉知道贾璘对甄玉莲、妙玉都很看重,自己除了对甄玉莲有姐妹情谊之外,更也敬重品性散淡超脱的妙玉。

才出了门,她就看到妙玉在沉香、红袖的陪伴下走来。再看妙玉就要致礼,林黛玉连忙说道:“我们姐妹原本不必在意繁缛礼仪,姐姐更是身子已重了,快别客套。”说罢,她近前拉着妙玉的胳膊前去捧雪斋。

眼见两人说笑自若,旁边的史湘云与薛宝琴各自心中暗赞:林黛玉虽仍有小性子,但对姐妹们的好,是真切而无掩饰的。

林黛玉、甄玉莲、妙玉各自落了座,再说着近来从军事到民情的变化。这自然会提到贾璘,三人连带史湘云、薛宝琴都有些落寞。

暗呼口气,林黛玉笑着说道:“爵爷早年就立志平定天下,我当时只觉得他是年少妄语。却没料到这么快就眼见到了,再听说他在山东诸府逞豪,我都恨不得要跑去看呢。”

她说得活泼,几人相继发笑,再就说笑不断。忽然,她们的耳中又传来前不久经常可以听到的金鼓声,而顿时都紧张起来。

各自暗猜是金人去而复返,她们正在暗自慌乱的时候,却进到薛母带着兴奋的神情,嘴里叨念着“我佛保佑”的话,匆匆地走进屋里。

薛宝琴近前率先施礼,薛母拉着她的手,再对林黛玉等人说道:“我蝌儿才回来,再就有人来喊。说是林老爷发了命令,说什么要‘全力反攻金人’。他听了立即跳了起来,嘴里喊着‘杀贼’,就跑了出去。我略追上询问,他只说‘这是要真的抢回金人占据的汉地了’!倒也让我安心,他仍是辅助调运粮秣、武械就是。”

她说得未必清楚,林黛玉等人却也听得明白。能有这样大的行动,必是北面的贾璘作战顺利,再就是大成皇帝下了决心,再有各处兵将齐集反击了。

众人欢呼一声,再为贾璘及各将士祝祷安好。

诚如斯言。贾璘除了安排部分兵将留守各处之外,随即进击兖州府的滋阳城。身处黄淮前线的金人连忙回撤,大成各地的兵将趁势反攻。

若有动态图来看,自襄阳至黄淮沿线,从李成玉到林如海这边,各自都有不同武器配备的兵将,正在渡过黄淮河道,绕过黄河旧道的“黄淮泛区”,向各处的金人占据地发动迅疾而凶猛的进攻。

金人固然凶悍,但此时接连遭受败绩,又是身处人口多是汉人的区域,此时早已乱了阵脚。而大成兵将反击的时候,先有“无论身处何方,终究华夏一家;金狗作恶必死,汉人回归厚待”的口号,传遍了中原地区。

于是,这些金人占据区域的汉人,胆小的趁乱携家带口跑向大成一方;胆大的干脆扯旗聚众反抗金人,以此响应汉人百年来的大兵回击。

金人各级官将除了留守各地做替死鬼的之外,大多接连向北面败退。贾璘并不与之纠缠,只命已经占据要地的各官将据城坚守,自己带领两万精兵,迅疾地掠过滋阳城,直接杀入中原腹地的河南地区。

自兖州府奔袭出来,他率兵过济宁、越城武,直奔与洛阳大成为敌的金人后勤重地商丘城杀去。

这边的金人既有来自西线的压力,再有南面不断传来的大成全面反击的消息,此时又确定是大战的主将贾璘亲自领兵奔来,早就慌了手脚。

因为重兵都集结在开封至洛阳一带,商丘的金人兵将之前多是为西线与南线的作战分出许多。因此对于贾璘的突然间凶猛杀来,并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击。

贾璘等人虽然因为行进速度快而不能携带重武器,但数千匹骡马的背上,也都带有可以容易使用的震天雷、炸药包等火器。

商丘主将是奴酋第六子塔拜,并没有太大的能力。眼见情形危急,他一边匆忙布置防御,一边紧急求助于西线速来援兵。

开封,西边连接洛阳前线,东边连接商丘,北边黄河的对岸,是封丘等地。处于这个绝对周转地区的城内,奴酋第八子黄台吉对近期的战况也是惊惧。

莫说南线的大成全面回击,就是来自东面洛阳的大成攻势,眼见也是抵挡不住。此时再有贾璘突袭商丘,黄台吉顿觉危险万分。想着若是商丘有失,不仅立刻断了大军回归之路,更还先就断了粮秣的供应。

但要从开封分兵,就意味着洛阳前线的压力立刻加大,大成的兵将本来已经逐渐在靠拢开封,却又该如何?

反复权衡之下,黄台吉只得回令塔拜坚守,再派去两千人增援。塔拜本来胆小,见到只有两千人来援,当即就觉得失去了希望。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战而逃。那样的话,他极有可能使得父汗喜爱的黄台吉立刻陷入险境,而遭受到努尔哈赤的重责可知。

咬牙做了安排,塔拜先命最为重要的部伍——五千精骑部队,去拦截乃至击退贾璘。他想得是趁着贾璘等兵将远道而来的疲惫期,自己上来就使用“杀手锏”,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而且金人的骑兵的确厉害,否则也不会守御中原地区这么多年。

贾璘率队逼近商丘,前面的斥候回报了金人的意图。得知对方尽是骑兵,大成一方的兵将确有畏惧。

因为这一带尽是平原,骑兵的冲击与转圜毫无阻碍。几千匹战马咆哮奔腾起来,那样的气势的确是令人心惊胆寒。

贾璘仍是淡定,随即命令士兵伐木为拒马木栅,再于前面挖了数道两三丈宽的深坑。这样,背倚虬龙沟河,面朝商丘的这个阵地就已布好。

他这边准备完毕,金人的骑兵前锋随即赶到。眼见既有深坑再有对面无数层层叠叠的拒马墙,金人侦骑只得回报主将塔拜。

听到这个消息,塔拜的心里先是安慰许多:贾璘终究做了防守态势,知道是对抗不过骑兵的。

心中固然欢喜,但塔拜对贾璘还是保持了足够的“敬重”,并不敢也不急于立刻冲击对方的阵地,而是距离大成那边十余里之外安下了营地。

既然贾璘那边摆出一副背水一战的架势,塔拜也就更为开心。他一边派出部分骑兵前出骚扰炫耀一番,再一边暗中派人回去商丘及附近的县城,去调动其他金人来助。尤其他特别强调了要援兵带来重火炮,以便对贾璘那边的阵地进行远距离打击。

又不能让贾璘发觉,塔拜甚至还亲自带领骑兵前来挑衅。果然贾璘颇为不耐,也派出数千兵将前来对抗。

很明显,贾璘也知道骑兵的厉害,大成一方的兵将还没真正地与金人骑兵交手,就仓皇地败退回去了。

塔拜对此很满意,每天都是如此操作。而贾璘那边也是一筹莫展,连出营勉强对抗一番的劲头也没了。

远远地看去贾璘的阵地,塔拜冷笑着暗道:如此正好静候覆灭。

再要命令骑兵前出,他先觉得脸上微凉。仰头看去,他望到阴霾的天空中,缓缓地、零碎地落下晶莹的雪花。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塔拜觉得这场雪的降临于本方来说很吉利。因为本方的物资供应很充分,而贾璘一方毕竟是远道而来,这样耗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缺少粮秣柴炭而崩溃。

坐在大帐内,塔拜一边暖暖地烤火,一边暗自思忖。觉得考虑成熟了,他立刻吩咐道:“就趁着下雪,派出骑兵去骚扰他们一下,看看他们的反应。”

偏将领命后,立即带着五百骑兵出营而去。雪花逐渐下大,他眯着眼睛,谨慎地带领着部伍逐渐靠近贾璘的营地。

果然如他所料,大成只有二三十个士兵远远地放了几轮火铳和羽箭,根本就没有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外出应战的打算。

偏将再咬咬牙,让三五十个骑兵打马到壕沟的近前。这些人一边嚎叫大笑着,一边向大成那边施放火铳、羽箭。大成那边的禁卫士兵纷纷后撤,只是规避而没有什么反击的行动。

骑兵们觉得无趣,缓缓地拨转马头回去本方阵地,偏将探察明确也就带领部伍返回大营。

大帐内的塔拜早就按捺不住,已经开始与一众亲信将领边烤肉边饮酒,再欣赏歌姬舞女的演出了。

偏将回报之后,塔拜随即笑着递来一碗酒:“巴图鲁!”偏将拜礼接过来,仰脖一口喝尽。

酒宴就此更为欢快,帐内颇有一番提前过年欢庆的意味。有将领建议道:应该提防大成来夜袭。

塔拜大笑着说道:“那是应该的。可现在正是我们都要吃晚饭的时候,也不到《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偷袭与防范对方最好的‘三更时分’!”

他的话说罢,众人都是大笑。

雪花越下越大,夜幕中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两边的兵将似乎都在生火做饭,等待着三更时分最好的时刻到来。

但并不用等得那么久,贾璘派出的一千名敢死队就已经悄然出发。这些身披白色绢布的士兵,借助草丛、树木、沟壑的掩护下,逐渐靠近了金人的营地。

暗夜中,瑟缩在戍楼上做个警卫样子的金人哨兵,忽然觉得自己的眼睛花了。晃了晃脑袋,他还是看到朦胧的夜色中,有一簇簇的小火花在闪现。

正在觉得奇怪,他就见到那些小火花像是夏天夜里的萤火虫那样,先后飞跃到了半空中。他的视线随着这些“萤火虫”而去,再就听到了于寂静夜里震人心魄的爆炸声。

“轰隆”作响声中,金人的营地一片大乱。既有兵将们受伤的惨叫声,也有彼此之间的惊呼声,再就是各处战马的惊嘶声。

潜伏突袭的大成敢死队员随即一边抛掷震天雷,一边敲击着随身携带的金鼓冲入金人营砦中。这更加大了夜间的混乱程度,令金人不明敌人来了多少,甚至在哪里都不清楚。可以看得、听得分明的,就是各处都是爆响与火光。

这边还没搞明白,金人再就听到营地外面也传来了喊杀声。贾璘倾其所有地派出三千骑兵,转眼见就突进了金人营地。大成一方的兵将左臂上端,都缠着一道巴掌宽的白色布带借以区别敌我。这些人只要见到其他的人影,就用手里的佩刀、铁杵等武器砍砸。

各处都已大乱,预算失策的塔拜在亲近侍卫的护从下,借着火光骑马向西边的开封奔逃。却才出营不远,他们又见到贾璘的步兵已经赶到。

塔拜再要命令随从挥刀挺枪,但大成那边的兵将却只是一边抛掷震天雷,一边整齐地排队逼近。

爆炸或在头顶或在脚下,塔拜听着这声音、看到这火光就已胆寒。更令他难测的,是震天雷爆炸之后的那些锋锐铁片的四散飞击。别说眼下是暗夜,就是大白天,塔拜睁大两眼,甚至睁大四只眼睛去看,视线也是捕捉不到那些闪电般飞动的铁片。

就在塔拜听着身边偏将不断哀嚎落马,心中觉得倍为惊悚的时候,两三枚铁片迅疾而至。一枚划破了他的脖颈,另外两枚陷入了他的前胸。连带坐下的战马,塔拜一声不吭地就摔倒在地。

大成兵将随即点起火把查验,当看到塔拜身穿的梅勒章京的将军服饰的时候,众人一哄而上。有的割了头,有的砍下一条胳膊,塔拜随即于暗夜的雪地中被分割,如同一只遭到屠宰的牲畜。

天色微明,贾璘在冯紫英、柳湘莲等人的护从下,来到金人营地的时候,先见到杜金平正色近前。

“爵爷,这是塔拜的头颅。”他恭敬地双手捧上一颗头颅。贾璘立刻命人找来金人的俘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贾璘吩咐军中书记记功:“斩首奴酋六子塔拜者,建威将军侍卫杜金平。”

书记官稍有发楞,杜金平也是惊讶不已。贾璘随即说道:“自今日起,免你奴籍。”

杜金平当即哭拜在贾璘的马蹄下,大声说道:“杜金平永世不忘爵爷恩德!今生再没什么可报答的,爵爷若能一直留金平做侍卫就已足够,再不敢奢求!就这样一个心愿,爵爷务必成全!”

贾璘慨然点头称是,再安慰着说道:“你就在我府内做侍卫长。我待你向来如兄弟,必会厚待你就是。”

杜金平先说“不敢”,再拜礼后站起身来。

清理了战场,贾璘再获得了塔拜孤注一掷而败覆以后,剩余的三四千匹战马。集合起来之后,贾璘就此拥有了一支五千骑兵的部队。

这支部队随即冲向商丘城,那边的金人再来应战,却已成了相反的状态——金人多是步兵,大成这边多是骑兵。

骑兵纵横驰骋在前,贾璘派出的步兵再予以协助攻击。商丘城内外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不绝于耳。没支持到第二天傍暮,就在金人的援兵赶到之前,商丘城头飘起了大成的军旗。

商丘失守的消息转瞬间就传到了开封,黄台吉再也坐不住在了。

来自洛阳一带的大成进攻一直就很猛烈,黄台吉原本有许多兵马可以与之抗衡,甚至还多是占据上风。可先有南方黄淮战事大起,他的兵将被抽走很多。

眼下又是塔拜死于虬龙沟河一带,商丘随即失守。立刻成了孤军奋战的黄台吉,哪里还能困守开封?他只是表面做出强硬姿态,必要与城池共存亡。可随从们都知道,若是黄台吉稍有闪失,众人就都没了命的。因为这个年轻的大汗之子,颇受大汗喜爱。

众将一再坚持,黄台吉只得挥泪带上可以携带的物资,迅速赶往黄河岸边。那边提前备好了无数船只,接到他与一众兵将、物资之后,立刻划桨北去。

贾璘亲自率领着两千精骑,从商丘飞奔赶来开封,欲要截住黄台吉。因为他知道,奴酋的这个儿子,才是历史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可当他先是赶到开封附近,再通过捉获的金人俘虏才得知,黄台吉已经逃离。

暂且不顾开封的进攻,贾璘急忙带领部队赶往黄河,沿着岸边追击。等找到了金人北渡黄河而去的渡口时,他只能望着浑浊河水中的无数帆席慨叹。此时的天气还没有很冷,黄河并没有许多冰凌,黄台吉等人乘坐的船只得以就此远去。

身在渡船上的黄台吉,回望着黄河南岸。他先是愧疚开封丢失在自己的手里,再又望到了南岸忽然飘起了一面写有“……建威将军、上护军”等字样的大旗。

心中一紧,黄台吉细长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缝:贾璘,来的好快。我们都还年轻,交手的机会还会很多。

贾璘那边巡望一会儿,也只得率领骑兵转而南下,参与同洛阳东来的大成兵将,对开封的包围打击。

对于这座城池的争夺,对于双方来说可谓激烈、艰苦。自北宋以后,这座城市就没有真正地被汉人辖制过。数百年的时间过去,大成这边即便从兵将人数、武器配备都处于优势,但心理上却处于劣势。相反的是,金人因为占据的时间长,心理优势也就更大。

再知道城破就是身死的时候,金人守御得也是顽强。双方往来争夺,大成一方或者攻上了城头,不久再被金人反攻击退;而金人只有咬牙坚持,希望可以让这座城在自己一方的手中保持得尽可能久些。

相持不下之时,贾璘赶去拜会神武将军冯唐。

两人见面,贾璘率先施礼,冯唐连称不敢,再就称赞不已:“非天成精勇,金人不能这么快混乱。”

他说这话自然是对的,从沙盘上看去,从南面的黄淮一线,到北面的山东一带,到处是金人与大成混战的战团。看起来凌乱,但因为大成拥有较好较多的火器,再就是夺回旧地的心情迫切,而正在逐渐占据上风。

两人寒暄几句,随即再讨论目前的军情。冯唐的建议是发放火器的同时,仍加大使用传统攻城的方式,譬如云梯、撞车等。而贾璘的意见比较直接:多用炸药,直接轰塌、炸塌城墙。这样就便利大成士兵的冲击,更可以减少本方的伤亡。

犹豫许久,冯唐略有迟疑地摇了摇头说道:“建威将军所言甚是。可以某看来,城墙损毁过重,我们将来修缮的耗费也就过多。再就使用你所说的那些火器,恐怕会使得此城尽为火海。”

他的顾虑也有道理,因为当下建筑多是木质结构,损毁容易、再造费力。

可贾璘还是坚持己见,冯唐就此不语。

见他如此,贾璘也不能坚持。毕竟这道战线的主帅是冯唐,而自己是远道奔袭过来的。

沉默许久,冯唐还在纠结于如何拒绝贾璘建议的时候,就看到有一人近前拜礼说道:“父亲就听建威将军之言吧。城池再高大,哪里禁得住火器的一再猛攻?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纠结于夺城的完好?”

冯唐转头看去,正是自己的儿子冯紫英。父亲的威严立刻大发,他不悦地喝道:“你也知道是我在与建威将军说话,怎么敢就此乱言?!又还敢在军中称父子?!来人,打将出去!”

立即就有侍卫上前,连带用军杖敲打,再七手八脚地把冯紫英拖了出去。贾璘不便多说,只得保持沉默。

过了一会儿,他再拱手说道:“神武将军,在下觉得,”

冯唐已经打定了主意,立刻说道:“再有三日为限。若某之法不能攻下,就听建威将军之言如何?”

贾璘只得起身拱手施礼回道:“就依老将军。”

接下来,本着决不能输给年轻人,更还有别被贾璘把战功都夺去的心态的冯唐,亲自到达前沿阵地。他一再严令督促着本部兵马,连番使用各种方式攻城。

从挖地道到撞城门再到爬云梯,大成兵将对开封城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如潮攻势。

这边进攻急切,那边守御得更要顽抗到底。北面蛮人本就倾慕汉人文化,对于从诗词书画到军事军械等,他们一直就有样学样,应用得颇为熟练。

因此,金人于城头的还击也是激烈。或者抛石块,或者放毒烟,或者趁夜出来厮杀一番。总之,两边的攻防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眼见就是第三天的下午时分,冯唐心中急切,不断严令催促兵将进攻。再见本方士兵已是冲上城头,却因为没有得到后续支援而被杀下城来,他急得带动马缰绳就要趋前。

身边的侍卫们连忙围护,但还没拉住他的缰绳,就听得城上炮声大作。数枚弹丸直飞过来,这团人群眨眼间就崩出一片血浆。

大成兵将们当即骇然,一齐拥住被击伤的冯唐迅速回营救治。城上的金人望到击中对方大将,立刻在城头发出一欢呼声。

贾璘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连忙从本部匆匆赶来。冯紫英一边大哭着,一边紧紧跟随。到了这边的大帐内,两人才进入帐内,就见冯唐满身血污地仰卧在毡垫上,已经不能起身了。

略微抬了抬手,他再无力地落下。

看看儿子冯紫英,冯唐再低声说着什么。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