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武当道人

“端阳。”

“这就是朕昨儿与你说的小神医。”

“秦钟,秦鲸卿!”

“报纸上的《倚天》也是出自他手,化名而已。”

“小神医,你可知这位道长是谁?”

皇城。

咸安宫。

花园朗阔的八角凉亭内,一袭浅紫长衫着身的上皇正同身旁一位白发道长言谈甚欢。

临近处,长乐公主伺候着,还有两个身穿青色道袍的小道士。

看着小神医近前,上皇笑语。

“……”

“这……,端阳道长?”

好好的在报馆同小王爷说着话,上皇身边的周公公来了,请自己入宫。

具体什么事情,还不说。

只好相随入宫,宫里的道路有些都已经很熟悉了,直入上皇所在的咸安宫。

便是看到眼前这一幕。

上皇和长乐公主,都是熟悉的,此外,还多了三个……道士?一位老道士,另外两位则是年轻许多。

老道士估计年岁很大了,起码六七十以上吧?身穿一件玄色道纹密布的道袍,束发紫金莲花冠。

坐于上皇身侧,神态安详,容面红润,精气神三元可见充沛。

两个小道士,估计也就十五六岁,看上去眉清目秀的。

跪地一礼,刚有起身便是听得上皇此问,那位道长是谁?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刚才上皇称呼这位道长为——端阳。

端阳道长!huye.org 红尘小说网

没有听说过。

京城之内,自己和佛道人士没有什么交流。

“哈哈。”

“不错,是端阳道长。”

“你可知端阳道长来自何处仙山?”

小神医有趣。

上皇同身边的端阳道长看了一眼,大笑之。

继而再问。

那位端阳道长也是看向秦钟。

长乐公主和另外两位静立旁侧的小道士也是看过去。

“何处仙山!”

“莫不……武当山?”

“记得前几日上皇好像说过请一位道门旧友入京论道。”

猜!

一点提示都没有!

秦钟看向那位须发皆白的老道长,也不能说须发全部白了,起码两鬓的发丝还是色泽乌黑。

端阳?

的确没有听过。

让自己猜?

上皇觉得自己可以猜出来。

迎着那位老道士的目光,心有所感,想到小胖子以及前几日上皇说道的一件事,也是因《倚天》小说而出的。

似是上皇要请武当山的一位道长北上入京城论道。

这么快的?

武当山距离京城两三千里,现在才过去十日左右吧,人就来到京城了?

八百里加急的?

“哈哈哈。”

“朕就知道小神医你可猜的出来。”

“不错,端阳修行之地就在武当山,如今武当掌印之人是端阳的师侄。”

“上一代中,端阳都差点掌印,朕也有意端阳掌印,奈何端阳辞而不受。”

“《倚天》之书,小神医你引起朕想起当年的一些事,佛道之中,朕都有一些论道之人。”

“便是派人相请端阳进京,也是机缘,在山东沂州府……道门中人发现端阳的踪迹,便是告知。”

“也是为此,才这般快入京。”

“朕心欢喜。”

“昨儿端阳就进京了,刚才《京城日报》送来,朕还与端阳说道上面的一件事。”

“百草厅出事了?”

上皇颔首悦然。

说道身边老道士的身份,说道当年的一些往事,说道报纸上的一些事情。

“上皇。”

“虽有一些事,不为大碍。”

“报纸上也有顺天府的文书,那位生员患病之后,不遵从医嘱,乃有那般结果。”

秦钟解释着。

昨儿百草厅的那件闹事自己可没有忘记。

万军那些人,顺天府那边的消息是他们无事。httpδ:/www.youxs.org

真的无事?

自己会查出来的。

一个都别想跑。

“肠痈之病,小神医你出手诊治那么多人,皆无事,如今却有一个出事。”

“不遵从医嘱!”

“取死之道。”

“想来对于百草厅的影响不小。”

医嘱!

患病之人,不遵从医嘱,如此……结果自然难料,上皇伸手取过一旁案几上的报纸,扫了一眼顺天府的文书。

“还好。”

秦钟点点头。

“哈哈,朕相信你能够解决好。”

“今日派人相召你入宫,既是朕要见见你,说说话,也是端阳之意。”

“毕竟,端阳武当一脉,前明岁月,有张邋遢的传承,《倚天》之书刻印,武当张三丰再次名扬天下。”

“……”

“……”

上皇没有在别的事情上多言,抬手指了指身边的武当端阳道长,直入主题。

“肠痈之病,除却刚开始发现,还能够以药石诊治痊愈,其余皆难。”

“小友却能施展华佗医术,将此病根治。”

“这般医术……山东之地都有盛名。”

“堪为小神医。”

“想不到《射雕》等小说文字,也是小神医所写,着实有趣,那些书各省都有售卖。”

“老道都有一一看过,甚是喜欢。”

“尤其是现在正在报纸连载的《倚天》!”

“里面对于我道祖师三丰道长都有记载,虽说和三丰道长的一生经历不一样。”

“然……别有妙处。”

“武侠!”

“武道!”

“侠客!”

“百年岁月,五绝不显,天下间出了一位三丰真人,真是世事沧桑多变化。”

“……”

端阳道长自椅子上起身,看向面前的这位小神医,其人才十一岁!

生的……着实高大,也是十分俊俏,起码比起同岁之人都高大,比起自己的两个弟子也只是个头低了一些。

异人传道。

华佗医术。

……

异人为假是不可能的,因为那般华佗医术肯定需要传承的,昨儿到现在,这位小神医的事情,听了许多。

医术而观,可为神奇。

短短一年多,百草厅名震京城,又有许多普惠民众的手段,还有捐款捐物数十万两银子。

仁德之心。

还有那个水泥之物。

临近京城,一些道路上也有发现,听闻也是小神医献出,还是异人当初炼丹无意发现。

炼丹!

无意表明那位异人可能也是道家之人,佛家之人并无内丹、外丹之术。

上皇昨儿见自己,也有询问自己道门隐士高人,自己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哪一位符合异人的身份。

尤其!

上皇还有一套拳法。

也是小神医所传,小神医所言,是一人传授的强身健体之法,一共四十二式。

上皇亲自演练。

自己一观。

愈发肯定那是道门的一位隐士奇人。

那门拳法虽然简单,但是……举手投足之间,阴阳五行的玄妙尽在其中。

一脚踏出乾坤步。

两手分开太极门。

还有练拳的要诀,诸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

同《倚天》小说中的太极拳道理一般无二。

上皇所语那套拳法就是小神医书录太极拳的由来。

太极拳。

妙哉。

千年以来,道门中的拳法许多,内蕴上皇演练四十二式太极拳道理的也有不少。

却无一以太极拳命名。

实在是……太极二字太大太大,欲要以一门拳法涵盖,很难做到,谁能想到……上皇这里就有四十二式太极拳的拳法了。

一招一式,的确修身养体,并无杀伐之力,的确适合强身健体,吐纳之法也没有。

似乎小神医也没有得到。

此般。

端阳更肯定那位异人是道门奇人。

因为吐纳之法很是珍贵,非真正的道门核心弟子不得传承,除非小神医入道门。

不然,万难传授。

而且,就算传授了,小神医身入世俗,诸事缠身,也很难将吐纳之法修炼圆满。

异人!

那位异人到底是谁?

从小神医以观。

那位异人精通医道。

精通百家之学,上皇所言小神医年岁不大,语论百家,皆有涉猎,些许见解也是新颖。

精通音韵乐律。

上皇这里有小神医去岁以来所作的诸多曲韵,非有一定的底蕴,非有一定的指点,万万不行的。

精通天下各地民俗风情。

小神医在小说文字中曾写了天南地北许多事情,而小神医才多大,肯定是有人所知。

……

“将三丰真人写入小说文字,还望道长见谅。”

“其中一些事情多有杜撰,因三丰道长有真人真事,是以,书中对于三丰道长也并未篇章太多。”

这位端阳道长一上来倒是夸赞自己许多。

秦钟……都有些习惯了。

武当山来的道长。

好家伙……都找上门了。

秦钟一礼,想了想所写的小说文字,对于三丰道长的描写也没有出现问题。

嗯。

也就给张三丰安排了一段若隐若现的情丝,似乎也无碍。

其余?

也没啥了。

“哈哈,无妨。”

“杜撰,古往今来,杜撰的事情太多太多。”

“从小神医的字里行间而观,三丰真人是一位真性情之人,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武学大宗师之人。”

“亦是令武林人士所敬仰的名宿。”

“从连载文章来看,三丰真人所创的武功,也是内涵道家内丹术经义。”

“太极阴阳,精微奥妙。”

“……”

提及《倚天》中的张三丰真人,端阳道长劲头更足了,言语间,对于里面的三丰真人相当满意。

武林之中。

武当与少林齐名。

三丰真人更是千古罕见的大宗师。

较之当下,更显其独特地位,可见小神医是推崇三丰真人的,这一点就足够了。

“哈哈哈。”

“长乐,吩咐御膳房,东配殿摆筵。”

“小神医午时就在宫里用饭吧。”

“端阳,一些事,有的是时间相聊,无需着急。”

一侧静坐喝茶的上皇见状,不由笑道。

“是,皇爷爷。”

长乐公主眉眼弯弯,看了小神医一眼,想不到小神医同这位端阳道长很谈得来。

“见到小神医这样的少年人。”

“老道忍不住与之多言。”

“上皇见谅。”

端阳哑然,感慨一声,道礼落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