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小崽子话音刚落,就被人……

小崽子话音刚落, 就被人拿东西敲了下屁股。

反应神速,立刻将小手背到身后,搓了两下小屁股, 似乎是被打疼了, 嘴里发出“嘶~嘶~”的声音。

小家伙转头来,对上阿玛严肃的目光:“额娘也是为了你好才不让你去,你气她, 该不该打?”

小家伙往旁边躲了躲, 目不转睛的盯着康熙手里那把折扇, 刚才阿玛就是拿这个敲了下的小屁股。

小家伙其实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但又不好意思认错, 只好用委屈来掩饰:“该打,但是你用手打就好了,不要用扇子。”

父亲笑着问:“为什么不能用扇子?”

小家伙可怜巴巴的说了个字:“疼……”

康熙看了眼皇贵妃, 对儿子说道:“去, 给额娘道歉!”

胤佑转身看着皇贵妃:“额娘,对不!”

皇贵妃拉着的小手:“我给你个机会,你把刚才的话重新说遍。”

小家伙扑进她怀里:“你了个全下最可爱的宝宝。”

最后,小家伙也没能争取到跟阿玛出门的机会。牵着太子的手,依依不舍的将们送到门口。

小家伙在门口惆怅的坐了好久, 阿玛不仅带着太子哥哥和大哥同出门, 带走了子清和容若。被留在行宫里,是要读书写字。

“唉……”小家伙从台阶上站来, 不忘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往回走。buwu.org 梦幻小说网

既然不能出门去玩,那就别想了,呆在行宫也挺好的, 每都能陪在乌库玛嬷身旁,有额娘亲手做的小点心。

行宫地方有限,每要跟两位兄长共用间书房。

三阿哥属于赋型,小小年纪于文方面就颇有造诣,就连的师傅也对赞不绝口。

而四阿哥属于勤奋型,虽然习成绩没有那么出众,但却非常自律。

两位哥哥如此优秀,小家伙也不好意思偷懒。哥哥们每诵读《礼记》百二十遍,而且两个人读的文章不样。在旁边听上几遍就能背下来,实在不白这有什么读上百多遍的必要。

或许是受了曹寅和纳兰的影响,更喜欢读诗词。曹寅送给许多前人名家的诗词集,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打算挑出来读。

小家伙有点选择困难症,皇贵妃笑话:“你不是什么选择困难,你就是不想读。切和习有关的事情,对你来说都困难。”

胤佑不服气,指着几诗词集说道:“那你帮我选,你选哪,我就读哪。”

皇贵妃斟酌了下,为了选了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的最有代表『性』的诗集——《李太白集》。

康熙刚出门五,才巡幸了处蒙古部落,就带着太子和大阿哥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因为,收到封从行宫送来的信,说是太皇太后病了。

信中也没有具体说太皇太后究竟了什么病,搞得这个做孙子的心神不宁。

蒙古这边的首领跟说准噶尔的情况,说是噶尔丹虽然现在的目标在西面,但是们部族的人是嚣张,时常在两个部落的边境挑衅。

准噶尔部这年东征西伐,扩张了不少势力,军队也愈发壮大。现在只是迫于大清国的威慑力,才没有对其部落下手,但迟早有们的铁蹄会踏上蒙古其地区的土地。

康熙听得也火大,这也是此次塞外巡幸的主要目的。听到了最不想听的消息,但也没有办法。

大清连连征战多年,好不容易收复澎湖,清净了没有半年,俄国人又开始频繁侵扰黑龙江边境,直到现在,战事在持续。

大清目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开辟另处战场,况且噶尔丹仍然向大清称臣,并没有实质『性』的造反举。

听闻太皇太后身体有恙,康熙来想的是让裕亲王回去看望她人家。

但是想了想,又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亲自回銮探望。

因为担心太皇太后的安危,回来的时候众人改骑马,日夜兼程,两时间就回到了行宫。

从太皇太后身体不舒服开始,胤佑便直守在她的身旁。小家伙比谁都担心乌库玛嬷的身体,主给她端茶递水,要喂她服『药』。

不管旁边的人怎么劝,死活就是不肯离开,恨不得睡觉的时候也呆在太皇太后屋子里。

太皇太后也喜欢,看到病都好了大半。小家伙特别会讨乌库玛嬷欢心。

她醒着的时候就陪她聊,给她读自己正在看的那《李太白集》,她休息的时候就乖乖地坐在旁自己看书。

康熙回到行宫,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来,风尘仆仆赶往太皇太后的卧房。后面跟着大阿哥和太子,以及裕亲王、恭亲王。

几个人进屋的时候,太皇太后正靠在床头。看到几个孙子、曾孙,第反应就是抬了抬手,让们安静点。

康熙低头看,是胤佑趴在床边睡着了。

左右看了看,看到旁的皇贵妃,用眼神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皇贵妃回了个眼神,赶紧招呼外间的李熹进来,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抱走。

李熹抱着胤佑路康熙身边的时候,忍不住伸出手,捏了捏儿子的小脸。

等睡觉的小家伙被抱出房间之后,大家这才跪下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康熙特意将太医传来仔细询问圣祖母病情,得知太皇太后只是偶然风寒,服下几剂『药』之后已大碍,这才放心下来。

胤佑醒来的时候都快到了晚膳时间,换好衣服穿上鞋子,第件事就是往太皇太后的屋里跑。

刚进门就看见了坐在床边的阿玛,以及站在旁的太子哥哥,大哥以及两位皇叔。

小家伙眼睛亮,但也没有忘了规矩,先去给康熙行礼:“儿臣给阿玛请安。”

刚睡醒,脸蛋儿红扑扑的,眼眸中流淌着细碎的光点,就像星星样。

康熙点了点头,让来。

小家伙几步来到床边,先看向太皇太后:“乌库玛嬷,今的『药』吃了吗?”

太皇太后笑着『摸』『摸』的脑袋:“没有。”

“那可不行,不吃『药』病就不会好。”

太皇太后故意逗:“可是『药』苦,乌库玛嬷喝不下去怎么办?”

小家伙拍了拍胸脯,副有经验的样子。只手捏着自己的鼻子,只手假装端着『药』碗,扬头豪迈的饮而尽。

“就这样,再吃颗蜜饯或者酥糖就不会觉得苦了。”

旁边站着的众人都被绘声绘『色』的表演吸引,忍不住笑了来。

太皇太后更是高兴,不仅看着高兴,看到皇帝专程为自己的病赶回来也高兴,精神状态好了许多,要下床跟们用晚膳。

胤佑又回头来看向康熙,笑得甜甜的,问:“阿玛,你怎么又回来了,是舍不得我吗?”

旁的大阿哥说道:“美的你,汗阿玛是担心乌库玛嬷的病,才特意回来的。”

胤佑点点头:“阿玛你不用担心啦,我把乌库玛嬷照顾得好。”

康熙看着笑了笑:“几,等祖宗的身体康复了。朕打算带着皇贵妃同出门,小七就留下来,好好照顾乌库玛嬷。”

胤佑:“!!!”

三日之后,太皇太后的病已经完全康复,康熙便打算继续巡幸塞外。

上次出门是轻装出行,这次,带上了所有銮仪卫,以及应仪仗用品。皇贵妃随驾同行,荣妃、三阿哥和四阿哥留在行宫陪伴太皇太后。

既然带上了皇贵妃,身后的小尾巴论如何也甩不掉。胤佑万万没想到,来阿玛没打算带同出门,却因为乌库玛嬷的场小冒,事情又峰回路转。

路向北,们途经□□格苏台、应希尔哈、『色』尔白昂阿、格德尔库、嘎海图等地……

即便胤佑从小就精通蒙古语,听到这地名的时候,是有懵。毕竟没有在蒙古草原上活,对这名字并不熟悉。

平时听得最多的就是科尔沁大草原,“科尔沁”的意思就是造弓箭的人,太皇太后时常对说,她的族人博尔济吉特氏的男儿个个精通骑『射』,骁勇善战。

胤佑骑着的小矮马走在太子身旁,问道:“太子哥哥,咱们会到科尔沁吗?”

太子摇摇头:“不会,那儿太远了。”

小家伙不可惜的点了点头。从小长在慈宁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苏麻喇姑都来自科尔沁大草原,那里有的朋友般迪,对那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十分想去亲眼看看,回去之后就能将所见所闻讲给乌库玛嬷听。

看来这次是没什么机会了。

虽然木兰围场也有草原,但是木兰围场是皇家猎苑,没有村庄和农舍,百姓也不得擅自闯入。除了皇上每年度的秋狝,平时是没有人居住的。

到了真正的蒙古大草原,这里不仅有蓝白云,有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匹以及放牧的蒙古族人。

胤佑指着远处问道:“太子哥哥,那是帐篷吗?”

太子顺着的手指望去,看到远处座圆形的顶棚,笑着给解释:“那不是帐篷,那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什么?”

“就是牧民的房子呀。”

小家伙对这个帐篷样的房子尤为好奇,直拉着太子哥哥不停的问问题。

太子便耐心的向解释:“游牧民族以放牧为,但草原上的草长的时间不同。这处吃光了,就得赶着牛羊去下处。所以,们住在蒙古包里,随时都能拆了带走,换个地方再支来。”

这么说小家伙就有期待了,连帐篷都没住,更别说蒙古包。

每到处部落,康熙除了与首领聊政务,也会检阅们的军队。

蒙古骑兵果真厉害,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奔腾的场景不可谓不震撼,这也是康熙隔三差五就要巡幸塞外的原因。别说是蠢蠢欲的准噶尔部,就算是这看来真心实意臣服大清的郡王、等台吉、二等台吉也没法让放下心来。

草原上都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因为胤佑不喝酒,所以的眼珠子都掉进了跟前那满满大盆羊肉里。

这连筷子都省了,直接手,口咬下去,头甩,撕下来好大块肉,那可比啃什么兔腿鸡翅膀爽快多了。

皇贵妃远远地看着,这儿子是真不挑食。不管是精致婉约的江南菜肴,是粗犷豪放的大草原手抓羊肉。在这儿就没有吃不惯的,嚼在嘴里统统都是美味。

这不拘礼节的大快朵颐,倒是显得旁礼数周全的太子和大阿哥斯文秀气了许多。

坐在对面的位蒙古王公观察了好久,当着康熙的面,盛赞七阿哥有塞外男儿的风范,将来定会是位了不的□□。

胤佑从羊肉中抬头来,“□□”这个词成功的吸引了的注意力,就是满语巴图鲁的意思。

这话把康熙都听笑了,并且宴会结束想这话都忍不住想笑。

康熙带着皇贵妃在草原上散步,这里的空气好,空望垠,璀璨的星河仿佛触手可及。偶尔阵风吹,带来丝凉意,让人忘记了白烈日之下的酷热。

康熙对皇贵妃说道:“朕现在有十个儿子,除了最小的三个,以及快要成年的大和太子。其几个,从们的『性』格就不难看出长大后的样子。唯独这个小东西,说话做事出人意表,小脑袋瓜总有奇思妙想。”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笑道:“朕真是想不到,以后会长成个什么样子。”

皇贵妃笑了笑:“皇上不是想不到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而是想到了不敢相信罢了。”

没错,在康熙心里,这儿子以后大概率会长成个不术的傻子。别的兄弟为了在阿玛跟前表现自己,都抢着为阿玛办事,分忧。

而,康熙眼前似乎已经浮现出搜肠刮肚找借口,不愿意做事的样子。

好在儿子够多,不要个个都是国之栋梁,偶尔有个游手好闲的傻子也妨,只要品行好,其也就不强求了。

再看这小东西,尊重长辈,关爱幼弟,最擅长撒娇,嘴甜,别说兄弟姐妹,就是下人也被哄得掏心掏肺的对好。

品行方面似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毕竟是皇上巡幸,草原上间隔数十步就燃着火堆,方圆几里驻扎着大大小小的营帐,呈放『射』状将最大的两顶围在中间。

胤佑想看星星,可是火把太亮了,照得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干脆拉着太子往营地边缘跑。

期间碰到大阿哥,小家伙特意停下来,问道:“大哥,去看星星吗?”

中二少年把头往旁边转:“不看。”

“再见!”

话音刚落,胤佑就拉着太子跑了。

大阿哥:“……”

想看的,就是傲娇下,谁知道这个傻弟弟点面子都不给,说走就走。

大阿哥没办法,又只能厚着脸皮跟上去。

胤佑转头来,疑『惑』的盯着:“不是说不看的嘛?”

太子在旁发笑,大阿哥是在宫里当惯了爷,事事都要端着,被奴才们哄着。

偏偏遇到个直来直往的,你说不去那我便不再叫你。

“我……”大阿哥顾左右而言:“我出来吹吹风不行吗?”

小家伙翻了个白眼,二话不说拉来她的手往外走:“想跟我们,你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大阿哥:“……”

“虽然太子哥哥嫌弃你,但我不嫌弃你呀。”

太子:“!!!”

就算心里嫌弃这个兄长,但嘴上也不会说出来呀。

大阿哥看了太子眼,颇有挑衅的意味。太子也毫不客气的瞪了回去。

“哦?”大阿哥不情不愿的被拉着手,“那真是谢谢你的不嫌弃。”

小家伙拉着两个身高比高出不少的哥哥,弯着腰,艰难的在草地上行走:“你是我哥哥,再傻我也不会嫌弃你的。”

大阿哥干笑两声,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个小傻子嫌弃傻。

来到营地的边缘,在往前走,有值守的侍卫和官兵,但没有了火把。胤佑终于停下来,屁股坐在了草地上,看着上的星星发出慨:“哇,好漂亮呀。”

大阿哥和太子左右在身旁坐下,仰头看星星,太子便偏头看着,从漂亮的眼眸中,看繁星的倒映,笑得满脸温柔和宠溺。

大阿哥双手枕在脑后,径直躺了下去。

小家伙头头是道的向的太子哥哥介绍:“那是北极星,那是北斗星,有那边,那是牵牛星,有织女星。啊!快到乞巧节了。”

太子问:“这都是谁教你的?”

小家伙比划了下:“是南大人说的,有幅图,就是这么标注的。”

太子没想到这么聪,光是听南怀仁在图上讲讲,就能对照上的星星说出名字。

谁说弟弟笨了,弟弟分就是个小神通。

太子搂着:“小七,我给你讲个故事。话说孔子到东方游历,听到两个小儿在争辩,个说太阳出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正午的时候最远。因为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盖,正午却小得像盘子。另个却说太阳出来的时候离我们最远,正午的时候最近。因为早上的时候有清凉的觉,中午却像热水样烫。”

“小七,你说太阳是刚出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是正午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

这个故事大阿哥自然也听,不小的时候就没能纠结出个答案,现在就更觉得没意思。于是翻了个身,轻声说了句:“聊。”

太子从小就听南怀仁给康熙讲课,自然也和这位比利时传教士探讨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论是中午是晚上,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都是样。

知道胤佑经常出入南书房,应该南怀仁讲不少文知识,或许也知道这个答案。

不,胤佑的回答却在的意料之外。小团子说:“当然是中午更进。”

太子便把南怀仁的理论跟说了遍:“南大人说,论什么时候,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都是样的。”

小家伙十分坚持自己的答案:“可是孔子那个时候,两个小孩儿又不知道地球。们说的是太阳距离们俩所站的那个位置什么时候更近,所以答案应该是正午时候更近。”

太子有点被绕晕了:“啊?”

胤佑说:“因为正午的太阳是直『射』,而早上的太阳是斜『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

太子平时的都是治国之道,对于数习得不多,文知识就更是只听南怀仁讲那么,但从来没听这个理论。便好奇地问道:“这是南怀仁告诉你的吗?”

胤佑摇头:“不是?”

“张诚?”

胤佑继续摇头:“也不是。”

“白晋?”

“不是不是。”

太子锲而不舍的追问:“那是哪位传教士?”

胤佑举小手捂着自己的嘴:“我不告诉你。”

太子以为是调皮,立刻将按在了草地上,面挠痒痒,面问道:“你说不说,说不说?”

这其实是皇贵妃告诉胤佑的,不额娘叮嘱,不能告诉别人,小家伙就打死也不说。

两个人闹着闹着就忘记了刚才的目的,并且战火烧到了旁的大阿哥身上。

转身来,不由分说推了太子把。胤佑最是护着太子哥哥,又伸手推了把。

然后,三个人就各顾各的在草地上扭打成团。旁边的侍卫只能远远地看着,也不知道大阿哥和太子打来了,究竟要不要劝架。

最后发现,不用们劝架。七阿哥『揉』『揉』眼睛,说声:“困了,想睡觉。”,旁边两个位哥哥就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大阿哥单手撑地,下子就站了来。太子紧随其后,两个人同时向胤佑伸出手:“走吧,回去了。”

小家伙看眼大哥的手,又看眼太子哥哥的手,然后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可怜巴巴的说道:“我走不了。”

“……”

大阿哥叹口气,差点忘了,这弟弟不但是个傻子,是个瘸子。

太子将拉来,刚准备说背回去,没来得及开口,大阿哥先蹲在了胤佑跟前:“上来!”

小家伙倒是没客气,脚步都不用挪下,身体前倾就能趴在大哥壮实的后背上。

大抵是今确实累了,不会儿,就『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

太子拍了拍的脑袋:“回去再睡吧,草原风大,小心着凉。”

说话慢条斯理,对别人有几分储君的清冷与威严,对着这颗小团子,就只剩下兄长的温柔。

胤佑根就听不进在说什么,上下眼皮直打架,心意想睡觉。

大阿哥看了太子眼,又抖了抖后背上趴着的小傻子,不怀好意的说道:“睡吧,等你睡着了,我就把你丢到草原上喂狼。”

“喂狼”两个字成功从小家伙的耳朵传入了大脑,随即就是个激灵,强打精神左右看看:“没睡,我没睡!”

这个样子实在太萌了,差点没把太子笑死。目光从小家伙移到大阿哥身上,发现这个从小跟作对的兄长,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

大阿哥瞪眼:“看什么看?”

太子不服气,扬了扬下巴:“我是太子,你敢这么跟我说话。”

大阿哥嗤笑声:“我是太子哥呢。”

太子:“……”

三个人回到营地最中央的位置,那里有两顶最大的蒙古包。

这时候康熙和皇贵妃正巧也从另边走来,看到们三个,康熙有点小小的惊讶。大跟二从小就互相看不顺眼,视彼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平时见俩呆块儿说话的时候都少,什么时候见们俩单独出行?

当然也不是只有们俩,大背上背着个。

大阿哥将弟弟放下来,兄弟三人给汗阿玛、皇贵妃请安。

胤佑是真的困了,困得连走路都有摇晃。走去拉着皇贵妃的衣袖:“额娘~宝宝困了,好想睡觉。”

小家伙有求于人的时候最会撒娇,语气软糯糯的,听得人心都成了滩水,什么要求都能立刻满足。

皇贵妃刚弯了个腰,想把儿子抱来,到里面去哄睡觉。旁边的人就拉了把。

康熙用下巴点了点不远处另顶蒙古包:“今晚你跟两位兄长睡那边,困了就回去休息吧。”

小家伙劲儿『揉』了『揉』眼睛,看了看那个蒙古包,又回头看了看两位哥哥:“啊……可是,我想和额娘睡。”

父亲非但没有丝摇,反而推了把:“不早了,赶紧去休息。”

说完,就转身拉着皇贵妃进了蒙古包,留下三个儿子在那里站着。

胤佑回头去看着两位哥哥,更委屈了:“我要睡觉。”

“唉!”

太子和大阿哥又异口同声叹了口气,走上前去牵弟弟的手。

父亲像是带着夫人出来巡视工作,们俩是跟着带孩子的。

蒙古包里条件不错,就是没有床,地上铺着厚厚的兽皮和『毛』毡,兄弟三人今晚要挤在睡。

大阿哥大手挥自作主张先把地方安排好:“你们俩睡里面去!”

太子不服气,来在得知要和大阿哥同睡个蒙古包,就有憋屈,现在要听的安排,就更憋屈了。

再看眼不停『揉』眼睛的小团子,突然灵光闪,就白了汗阿玛为什么非让们三个睡的良苦用心——是怕睡到半夜,和大打来吗?

太子牵着弟弟坐在『毛』毡上,将安顿好,自己则站到旁,倒了杯水喝。

回头看,小家伙坐在『毛』毡上眼神『迷』离的望着。

太子来『摸』了『摸』的脑袋:“不是困了吗,怎么不睡?”

小家伙眨了眨眼,眼神那叫个委屈:“没有换衣服。”

李熹和孙嬷嬷的没有跟出来,前两胤佑都是跟皇贵妃活在。

大阿哥沉『吟』片刻,冲帐外喊:“赵诚,赵诚!”

帘子立刻被掀开,赵诚探头进来:“奴才在。”

“去,给七阿哥更衣。”

赵诚平时只跟着出门,几乎不会进入寝殿照顾的饮食居,更衣这种事没做。走去跪在胤佑跟前,小心翼翼的给解扣子,小家伙配合的扬脑袋,可是最上面那颗扣子太紧了,怎么解也解不开。

大阿哥看着着急,挥了挥手:“行了,你出去吧。”

撸袖子准备亲自给弟弟脱衣服,作十分暴力,小家伙龇牙咧嘴的挣扎了半,衣服可算是脱下来了。

“赶紧睡吧。”

胤佑仍是坐在那里没有,大阿哥回头看见:“又怎么了?”

“没洗脸。”

“!!!”

这次赵诚端着水进来,把所有该做的事情都给做完了,小家伙在心满意足的钻进被窝。

反正都是睡在地上,地方倒是宽,太子睡在最里面,大阿哥睡在最外面,胤佑睡在中间,三个人自己盖自己的被子,相安事的睡了夜。

这晚大阿哥和太子两个人倒是相安事,就中间那个小家伙点也不安分。睡着了尤其不实,从这头滚到那头,两个哥哥都被挤到了最边缘。不满意,腿要搭在大哥的腰上,双手要搂着太子哥哥的脖子。

好不容易挨到亮,这小团子比谁都得早。

康熙继续往北走,巡幸各个部落。们这次的目的地是拜察,那里已经聚集了多位蒙古各部落的王公大臣。

这路去,胤佑们遇见了许多平民的蒙古包与马队。小家伙有时候和哥哥们骑马走在队伍的前面。

两位少年骑着骏马,中间夹着个粉团儿似的小娃娃,坐在匹娇小玲珑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矮种马上。

蒙古人民哪里见这么精致的小孩子,看着就跟上下凡的仙童样。

不,不自命不凡的七阿哥这却被人嘲笑了。

那是个骑着匹高头大马的小女孩儿,是个标准的蒙古族姑娘,皮肤不好,脸蛋儿黑里透着红,不七八岁的模样,驭马的技术看上去却比大阿哥和太子更加娴熟。

她上上下下打量了眼三人,最后将目光落在胤佑的脸上隔着远喊了声:“中间那个小孩儿长得真不好看,软糯糯的。骑着这么个小家伙,在我们草原上,这个年纪都能骑着成年马赶羊了。”

胤佑惊讶的看着她,又指了指自己:“你说我长得不好看?”

长这么大,所有看到的人都说长得就跟莲花成的仙童似的,那叫个白净水灵。

今是第次有人说长得不好看!!!

小家伙点也不客气,冲那马背上的姑娘喊:“你真可怜,年纪轻轻视力就不好。”

那小姑娘冲做了个鬼脸,胤佑也立刻回敬了对方个吐舌头。

于是,大家就这么不欢而散。

几之后来到拜察。们来的时候,附近几个部落的亲王、郡王、额驸、台吉等都已经到了,带着众官兵几十里外迎驾。

胤佑听着那部落的名字,开始没怎么留意,最后猛然间听到“科尔沁”三个字高兴坏了,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伸手去拉太子的手:“太子哥哥你听到了吗,有科尔沁,不知道我的朋友来了没?”

“应该来了。你听,端敏公主和额驸都来了。”

康熙御黄幄、设仪仗,向蒙古众官兵赐宴,场面十分盛大,并且赐给各蒙古王公袍帽靴带等物,只是每个人都东西略有差别,但每样都意义深远。

胤佑不懂这,只是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朋友。不人太多了,看了半也没发现。

最后是科尔沁部落的郡王、端敏公主和额驸单独来向康熙行礼的时候,胤佑才在众人身后看到了的那位蒙古朋友。

对方看上去和去年比来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如果说去年的般迪能看出是个少年人的轮廓,那么今年的俨然就是成年人的模样。

黝黑的皮肤,魁梧的身材,强健的肌肉……和中原男儿真的好不样,看来就像那骑在马背上草原骑兵样。

般迪也在看胤佑,这个小朋友和想象中的样子倒是点也没变。

依然是矮矮的个头,圆嘟嘟的脸蛋,想块白嫩嫩的豆腐,笑来眉眼弯弯的,特别可爱。

唉,时间去了年,怎么就长不大呢。

长不大的小家伙看到自己的朋友却开心,于是,在宴会的间隙,小家伙,偷偷溜了去。穿人群,来到好朋友身后,拍了拍对方的接肩膀:“般迪,你记得我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