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腊八粥(新春快乐!)

第一百八十一章、腊八粥

冬有冬的寒意,粥有粥的温暖。

“腊”本是一种祭礼。

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

腊日当时并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先秦起,被当作“年节”欢度;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

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

而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仅仅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佛教中说是从释迦摩尼而来,但秦慕仙更愿意相信这个习俗是由纪念岳飞而来。

据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作为历史老师的秦慕仙虽然觉得有些牵强,而根据相关史料考查,佛教来源的说法更为可靠,但谁让他有很强的民族情节呢,而且他对佛教真的不感兴趣。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江德顺年轻的时候去过北平,学到了最为讲究的腊八粥做法。

昨天他就把原材料给凑齐了,晚上把莲子、桂圆、花生等坚果泡起来,又将核桃、栗子、榛子、菱角等去皮,今天一大早他就架锅熬煮了起来。

精选的东北大米,黄灿灿的小米、雪白的薏米纷纷入水,煮到水沸之后再把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二十多种配料下锅,接着小火慢煮,直到熬得浓稠。

冬日闲暇时光比较多,所以江德顺有大把的功夫将粥做出花样来,他在粥中放上了“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

除了果狮,江德顺还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出了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以及小鸭子、兔子等动漫形象。

这一顿粥,江德顺下的功夫可不小,按他说这种带有小装饰的粥,以前只有大寺庙的供桌和王公贵族的饭桌上才能看到。

村长带着媳妇也过来了,因为粥熬好之后要先祭祖,而村长父母的排位供奉在江德顺家。

秦慕仙陪着老奶回老院子那里转了转,这里是她生长以及和孙焱共度岁月的地方。

中午开饭之前,村长先骑着小电驴给村里的几个孤寡老人送去了一碗粥,还有其它的吃食,这也是江德顺为什么熬那么一大锅粥的原因。

饭桌上,唐洁对林瑶说道:“瑶啊,敬德咋不把人家姑娘叫过来啊,镇上卖的粥可没你哥做的好吃。”

李瑶笑着道:“嫂子,这我可就管不到喽。”

“昨天我还跟嫂子说呢,小江努力努力,你跟德水再请个媒人上门说说,那你们明年就准备给敬德办婚礼吧”,唐洁道。

“对,小江他们两个旅游回来的时候我就给小江想过法子,早点结婚早点让你抱孙子”,老奶插话说道。

“唉,老嫂子,我早就急着抱孙子了,但他们小年轻不急,我跟德水也没办法啊,看着杨大姐早早地就抱上了重孙女,我羡慕的慌啊”,林瑶叹口气说道。

秦慕仙在旁瑟瑟发抖,只顾埋头干饭,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可一抬头却看到村长在看着他,他不自然地擦了擦嘴角,也没米粒粘上啊。

“轻易不见你这么局促”,村长哈哈大笑。

尼玛,秦慕仙心里骂了一句,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避免引起旁边三个妇女的注意。

“对,老嫂子,平安,前几天说的那姑娘的联系方式和照片我都给要回来了,给,你们看看”,林瑶掏出手机,将照片递给了老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