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思维的刹那自由

三天了,教这群大老粗们从0开始学,学三天了,终于啊,他们终于把数字记熟了。

接下来,该教什么呢。

按当时教刘关张三人时候的节奏来看,应该是教多位数了。

李孟羲要先调研一下,看乡勇们对数字的概念是什么情况。

李孟羲问,“众位,你们说,最大的数,是多少?”

“一万吗?一万斤!”挤在前边的狗子回答问题很积极。

“哪是一万?”旁边有人反驳,“是百万,百万斤!”

这不算完,又有一个声音,说是千万。

吵吵嚷嚷。

李孟羲饶有趣味的看着这一切。

有两个问题出现了。

一个是概念上的问题。

乡勇们,不知数字和数量二者的区别。

李孟羲问,最大的数是多少,由狗子开了个坏头,狗子说是一万斤,后边的人全被带歪了。

数字不该带单位的。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发现,这个时代最底层的穷苦出身的乡勇们,数学知识真的很浅薄。

严格来讲,乡勇们不完全懂数位知识。

尽管,他们知道个十千百,知道是满十往前进一个。

但是,可能是没有简易计数法因此难以把数字和数位联系记忆起来,所以,乡勇们对数字的极限没有个概念。

最大的数字是多少?xuqi.org 海豹小说网

这些出身最底层的乡勇们,他们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与了解大数的需求。

可能,只有在农闲时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在某个夜晚,天气好,天上的星星尤其的多,看着天上明星无数,这时,他们的思维才会暂时跳脱土地与农活的束缚,有那么一瞬间,他们会想,会感慨一声,“也不着,这星星有多少?”

发出一声感慨。

“兴有千把子。”旁边一老汉抬头瞅了一眼,插话到。

“哪儿!少说万把!”另一人也插话。

然后,到此为止了。

明日还得干农活,得赶紧把地里的草拔拔。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关于浩瀚、关于极大数字,关于极限的畅想,只有凤毛麟角的须臾刹那。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突发奇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由此往下研究,从而研究出了万有引力。

而古代中国的一个底层贫民,眺望星空时,也曾萌发过天上星斗几何的疑问。

那么为何,汉代的一个底层百姓,没有因为突发其想,而由此创立出天文学,亦或是有关极限的数学概念呢?

答案是,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人类无论东西方而人类,从远古智人开始,便从不缺乏对星空的畅想。

而只有生存不是问题之后,不用为了生存而耗尽所有精力之时,才有余力研究上层建筑有关的东西。

牛顿之于汉末农夫,牛顿衣食无忧,农夫不得不尽日奔波。

乡勇们不知最大的数字是多大。

而答案是,数字可以大到没有极限。

这天,李孟羲放下教学进度,他把盾上的白石灰画的痕迹拿湿布擦去,然后换了一个0,又一个0,画了好多的一排零。

李孟羲给乡勇们指着一个个讲。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