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徐晃

曹操失掉了北山军粮,顿时感到危机四伏,崩溃在即,脸上愁云密布,心中沉痛凄凉。他知道目前全军各菅只剩先期领发的少量军粮,难以持久,而汉中官仓余粮早已调拔一空,而且汉中道路崎岖艰险,运粮极其困难,等不到粮草运到,全军就会断粮分崩。因此曹操不能坐以待毙,准备速战速决,改观战局扭转困境。于是他整兵再战,命令徐晃为先锋,牙门将军王平为副将,向刘备发动进攻,主要任务就是抢夺军粮,维持局面。徐晃、王平率军来到汉水。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曾在郡中担任官吏,因为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兵,立了功劳,升为骑督尉。当李傕、郭氾在长安作乱,徐晃向杨奉请命护送天子回洛阳,天子因此顺利渡河,到了安邑,封徐晃为都亭侯。到达洛阳以后,徐晃看见韩暹每天都在争权夺利,于是又劝杨奉归降曹操,杨奉起初听从,后又反悔,在梁国遭到曹操的讨伐,徐晃乘机归降曹操。曹操让徐晃带兵,派他去攻打卷县,以及原武的贼兵,获得大胜,被封为裨将军。徐晃曾跟着曹操讨伐吕布,降服吕布的大将赵庶、李邹等,并和史涣在河内击杀眭固。建安五年春,徐晃跟随曹操攻打刘备,官渡大战时,攻克白马,进兵延津,因此升为偏将军。他还曾和曹洪一同击败隐彊的贼兵祝臂,又和史涣在故市袭击表绍运补的粮草,功劳最多,于是封为都亭侯。曹操围攻邺城之后,又攻陷邯郸。易阳县令韩范先是假装投降,然后又坚拒防守,徐晃奉命前去攻伐,一到城下,用箭射信城上,向他分析利害得失,韩范诚心归降。徐晃又率兵征讨毛城,事先设计埋伏军队暗中偷袭,夺取三个屯驻区。又跟着曹操到南皮,击败袁谭的军队,讨伐平原郡的叛贼,也获得平定。跟随曹操征伐匈奴之后,官拜横野将军。建安十三年又跟从曹操进攻荆州,另外带兵屯驻樊城,进击中卢、临沮、宜城等地的贼兵。又和满宠在汉津抗击关羽,和曹仁在江陵对周瑜作战。建安十五年,讨伐太原的叛贼,围攻大陵,城破,斩贼兵主帅商曜。韩遂、马超在关右反曹操,徐晃奉令驻军汾阴,安抚河东的百姓。当曹操到达潼关,恐怕附近有伏兵,不能安全过渡,于是召来徐晃,徐晃请令带领精锐部队渡过蒲阪津,先为大军布署阵地,击退乘夜攻打的敌军梁兴,曹操大军顺利过河,击败马超韩遂。又奉命和夏侯渊平定隃麋、汧县一带的氐族胡人,然后和曹操在安定会师。当曹操回到邺城,又派徐晃和夏侯渊平定鄜县和夏阳一带的残敌,杀死梁兴。跟随曹操征讨张鲁以后,又奉令攻打椟县、仇夷等地的氐族,因功迁升为平寇将军。此外,他又解除张顺将军的围困,击败了贼兵陈福等三十多个屯区。曹操回到邺县,留下徐晃和夏侯渊在阳平抵抗刘备。刘备派陈式断绝马鸣阁的通道,马鸣阁是通往汉中的咽喉要道,刘备想要断绝内外的通路,以便取得汉中地方。徐晃分别击败对方,受到曹操的嘉奖。现在曹操在汉中战场全面失利的关口,就调派徐晃来挽回败局。

徐晃计划前军渡水列阵,以求取得背水作战的效果,王平说:“如果命令前军渡水,一旦发生危急,怎么撤退呢?”徐晃说:“昔日韩信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现在我使用这个战术,发挥将士们作战的积极性,力争一战成功。”王平说:“不然,昔日韩信料到敌人无谋而用此计,如今将军能料黄忠、赵云用兵之意吗?”徐晃说:“你可带领步兵在后,看我带领马军破敌。”他即令军土搭设浮桥,随即渡过汉水,扎下营寨,准备攻打黄忠。

黄忠当即向刘备报告情况,请命带领本部兵马去战曹军。得到刘备同意后,他对赵云说:“现在徐晃恃勇而来,暂时不要迎战,等到日暮兵疲,你我分兵两路,一战可以击破敌军。”赵云听从,自带夲部据守营寨。黄忠守在营门,随时观察曹军的动态。徐晃领兵从辰时挑战,直到申时,不见汉军出动。他令弓弩手走在前面,向汉营射击。黄忠派人将观察情报转告赵云,他说:现在徐晃命令弓弩手临门射箭,我认为他的军队必定即将撤退,我们可以趁势出击。

赵云接到黄忠的分析情报后,即作出战准备,这时夲营探报送到:曹军后队开始退动。赵云立刻从右翼出击。

左边黄忠营寨,鼓声大震,号角齐呜。黄忠挥师出战,从左边进击,和赵云两下夹攻。徐晃支持不住,军土连连后退,被逼进汉水,大半淹没在波滔之中。

徐晃力战逃脱,败回营中,身后人马清晰可数,他又气又急又后悔,竟然指责王平:“我在前线指挥作战,军情万分危急,你怎么坐视不救?”王平说:“我如果带兵去救,营寨必然不保,你夺不来粮食,我再把营中余食丢失,军队就会自动解散,我曾劝公不要轻易出动,公不肯听,以致遭到失败,怎么怪起我来?”徐晃勃然大怒:“你不顾大局,坐观成败,反而对抗主将,眼里还有军法吗?”属下纷纷劝解,徐晃才转身走去。

当夜,王平得到属下密报:“徐晃企图捕斩将军,以推卸兵败责任,赶快想法开脱。”王平说:“曹营不可再留,我们要另谋出路。”他连夜带领本部军马,在营中放火,造成一片大乱的场面,乘势冲进徐晃的营区。徐晃急忙弃营逃走。王平收整军马,渡过汉水来投黄忠。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本来寄养在外公家,姓何,后来恢复本姓。曾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担任校尉,跟从曹操征汉中。王平自小从军,在军队里长大,性情沉着稳重,遵守法度,富有谋咯。虽然不识多少文字,时常叫人读《汉书》,精通了书中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喜欢评论分析,立志效仿古将,干出一番成绩。

黄忠亲切接待王平,随后他让赵云领着王平去见刘备。刘备给予重用,遂命王平为牙门将军。

黄忠在汉水战役中,审时度势,捕获战机,击败曹魏名将徐晃,收降副将王平,立下显赫战功。在三方军事集团历次战役中,有许多活用兵法,创新战术,从而赢得胜利的优秀战例,同时也不乏照搬照套古人用兵的法则,导致作战失败的反面事例。在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徐晃机械地搬弄背水阵来战汉军,就是学古不化的典型战例。徐晃遵奉曹操的命令,和副将王平进至汉水同汉军决战,结果背水列阵遭到失败。韩信背水列阵,一战而胜,徐晃背水列阵却一败涂地。王平劝说徐晃的话道出了部分道理。据史书记载,刘邦令韩信率军攻打敌军。韩信出奇兵袭取了魏都之后,由于荥阳战事紧迫,刘邦抽走了一部分精锐兵力,韩信只得率数万兵力会同张耳进击赵国。当时赵军号称二十万,双方力量十分悬殊,谋士李左车曾向赵军主将陈余建议,利用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拖住汉军,由他带精兵三万,抄小路截击韩信的粮草辎重,尔后再与赵军主力前后夹击敌人。这个方案若能实施,那一定会出现不利于韩信的结局。但是陈余不用其计,依仗着自己的优势兵力,坚持要在井陉口与汉军作战。韩信探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立即率军前进,先以少数兵力将赵军引出营寨,然后将主力背水列阵和敌军作战。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两千精锐骑兵迂回敌后,抄袭赵军的大营,结果大获全胜。分析比较这两个背水列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胜一败的原因了。韩信背水列阵所以胜利,是有许多条件的。例如陈余不听李左车的计谋,韩信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时机迅速进兵,在作战中韩信使用了奇正相生的战法,即在背水列阵的同时,派出骑兵袭击赵营,这都是取胜的重要原因。而徐晃却不问敌情,不用奇正相辅,不顾客观条件,只是机械地模仿韩信的背水战法。这样他兵败汉水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里还值得提出的是,应该如何理解致之死地而后生的观点,《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讲: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了孙子以患为利的用兵策略。所谓亡地死地,按照孙子的解释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陷之死地乃是大患,然而陷之死地却能因疾战者存,不疾战者亡的客观形势,唤起万众一心,将土奋力死战,从而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在这里能否实现矛盾转化的根本因素,就是军队所置之地,所布之势能否激发将士万众一心,同敌军决一死战的斗志和气概。刘邦从韩信军中抽走一部精锐兵力后,韩信率孤军深入赵地,大多数士兵都是新招募来的,没有受过严格训练,如同驱市人而战之。就像赶着集市上的人群去作战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韩信断然背水列阵,使部队失去了以退求生的希望,结果必然拼死战斗,人自为战。而徐晃所率部队的士卒,主要都是些老兵油子,他们虽然背水列阵,但河上却架有浮桥,背后还有曹操的大军压阵,部队仍有求生之路。这样他们自然是打得赢就走,打不赢就跑,虽被致之死地,也不能激起求生的奋战精神。另外从时间上看,韩信与赵军的开战是在拂晓,正是朝气锐的时候,这是同敌决战,致之死地的士兵,精神更加旺盛。而徐晃背水列阵,对方坚守不出,部队从早晨拖到黄昏,兵疲气衰,已处于暮气归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徐晃不但没有转患为利,振奋起士卒的杀敌士气,反而酿成了大害。这一教训值得引起军事指挥员们的深思,不能照搬照套兵法原则和历史经验来指导战争。从这一方面来看,显出了黄忠出色多彩的指挥水平,他敏锐地发现了曹将徐晃用兵的缺点,制定出避其锐气击其疲归的作战方案,取得巨大的胜利。谋士法正在汉中大战以前就曾对刘备评论说:曹操镇守汉中的将领,综合才干都不是我方将帅的对手。这句话表明了法正的先见之明,也充分肯定了北征主将黄忠的良将之才。

夏季五月,曹操因为徐晃没有夺回一斤粮米,反而损兵折将所剩无几,急得亲率大军来夺汉水营寨。

刘备率领中军来到前线,调集张飞、马超、魏延、刘封各部人马,并亲渡汉水,背水结营,和曹操会于中路五界山前。黄忠率部从左边出击,赵云从右边出击。击败曹撩侧翼的部队,配合刘备进兵南郑。黄忠独当一面,率部攻占褒中。在刘备全线进攻曹操的时候,他奉命从褒中追击曹军。曹操在刘备大军的进攻下,退守斜谷界口,人马伤亡十余万,再也没有力量抵挡了,只得放弃汉中,领着残兵败将重头丧气地离开战场。

刘备收复汉中,实现占领巴蜀开拓汉中北伐路线的战略计划。刘备在进入汉中的同时,趁曹操全线败退的机会,派马超占领了凉州的武都郡。刘备为了打通汉中和荆州的通道,命令在荆州的宜都太守孟达率领本部人马,向西北方向进攻房陵上庸,西城等地。又派刘封从汉中沿汉水东下,与孟达会师上庸,并担任主帅,收取房陵、上庸、西城等地。刘备经过三十多年的奔波奋战,终于走上了一生事业的最高峰。

黄忠在攻克汉中的战役中,败张郃、斩韩浩,生擒夏侯尚,击斩夏侯渊,屡建奇功。尤其是定军山一战,攻敌陷阵,如风驰电挚,万马军中直取上将首级,威壮如同关羽白马战役斩颜良,使他声威远震。在三方征战时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奠定了他封侯拜将的基础。

以诸葛亮为首的文武官员一百二十余人上书推举刘备为汉中王,黄忠积极响应,在书上签名。这份奏章又送到许都上呈朝迋,至六月获得汉献帝的批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