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真假唐僧 1

取经队伍遇上了大难题,李长庚都赶来报信了,为什么大领导观音菩萨一点表示都没有呢?其实,并非菩萨没有表示,而是菩萨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安排。悟空头上的那三根救命毫毛其实是观音菩萨早就预备好给悟空过狮驼岭这一关的。金翅大鹏雕手握神品“阴阳二气瓶”,欲置唐僧师徒于死地。这一切,观音菩萨早就看在眼里了。为了对付大鹏雕手中的这一先天法宝,观音菩萨特地寻来了这三根毫毛,以备悟空不时之需。果然,大鹏雕出手狠毒,一经交手就欲让悟空死无葬身之地。观音菩萨早就把取经之路侦察透彻了。不管是什么困难菩萨都有把握克服,就是小雷音寺之难菩萨也坚信只要自己屏住呼吸沉住气悟空是可以过关的,唯独没有把握的就是狮驼岭之难。大鹏雕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只要他下了决心要取经队伍队散人亡,他就会不顾一切地使出杀手锏,完全不顾后果,不计得失。面对如此的疯狂对手,观音菩萨不免胆寒。为了确保取经队伍可以顺利通过狮驼岭,除了早就预备的三根救命毫毛之外,观音菩萨还精心布置了更加宏大的安保措施。因为,这三根毫毛虽可救命,但是也只能救悟空一人之命而已。要想取经大业不倒,还必须保得唐僧不死方可。

其实,所有人都中计了,中了观音菩萨的计。狮驼岭这一劫既是全书的收官之作,又岂会如此波澜不惊,平淡无奇?那么,观音菩萨究竟做了什么重大安排呢?狮驼岭的这个唐僧是假的。在这里,满天神佛都中了观音菩萨的“李代桃僵”之计。真正的唐僧早就不在取经队伍中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朱紫国的时候,这个假唐僧就露出过破绽。在朱紫国,悟空、八戒和国王虽然各怀鬼胎,但都滴水不漏,没有给敌手留下丝毫破绽。真正在不经意中露出破绽的那个人就是这个假唐僧,只是当时谁都没有在意而已。这个假唐僧到底在哪里露出了破绽呢?就在他与朱紫国国王的对答之中。朱紫国国王看了唐僧递上的通关文牒,并未立即用玺,而是问了唐僧一连串的问题。在这里,假唐僧一连露出了两个破绽。

这第一个破绽就在那份通关文牒上。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我们曾经发现六耳猕猴在水帘洞前读的那份通关文牒和当初唐王给唐僧的那份通关文牒实际上并不一样。唐王给唐僧的通关文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取经队伍过宝象国的时候,各位曾经见识过。【牒云:“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宝印九颗)】这167个字便是当初唐王所下的那份通关文牒的全部内容。与这份通关文牒相比,后来六耳猕猴所读到的那份通关文牒在内容上就稍有变化了。其全文如下:【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别大国以来,经度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行者,二徒弟猪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和尚。】这两份通关文牒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会不会是作者的疏忽呢?似乎有此可能。

鸿篇巨制经年累月,在创作后期作者很有可能因为疏忽了之前的这一篇关文而另起炉灶,以致前后文失了照应。但是,此说不妥。如果说这两份关文内容的差异是源于作者的疏忽,那么为什么此二者之中会有字句雷同呢?而且,两处雷同字句在文中的位置也是一致的。难道这也是由于作者的疏忽而产生的巧合?因此,作者疏忽的可能性不大。既然作者没有疏忽,那么为什么前后关文会出现如此差异呢?后者完全可以照抄前者,这样既省事又安全,一般人大概都会这么做。看来此中另有内情,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前后关文不一致,这既然不是作者疏忽所致,那么必然意味着取经路上出现了两份关文。一份是真的,而另一份是假的。因此,关文差异想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关文内容上的变化,而是关文本身被人换掉了。那么,关文究竟是被谁换掉的呢?他为什么要换掉关文呢?这还要从两份通关文牒的差异上说起。

想要找出关文被换掉的原因,还得从这两份关文本身的差异来入手。经过仔细对比,我们发现这两份通关文牒主要有以下三点差异。第一点,关文中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是结尾不一样。不过这个差异很好解释。【自别大国以来,经度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行者,二徒弟猪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和尚。】这个结尾是女儿国国王添加上去的。因此,此差异并无疑点。第二点,乍一看上去,两份关文在内容陈述上并无明显差异,似乎只不过是字句变化了而已。但是,仔细考究之下,我们发现后面的一份关文少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唐王驾崩的直接原因。之前的那一份关文提到了唐王辞世的直接原因乃是失救于泾河龙王而遭天谴。但是,之后的那一份关文说唐王辞世的原因乃是急病暴毙,此间含糊其辞,企图蒙混过关。

这个差异旨在说明假通关文牒的制造者对唐王魂游地府之事的来龙去脉并不知情。第三点,两份文牒的开头在大唐国天子的定位上存有差异。之前的那一份真文牒的开头对大唐国天子的定位是【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而后面的那一份假文牒的开头却将此改为了【东土大唐王皇帝李】。在这里南赡部洲被改为了东土,这一变化到底说明了什么呢?举个例子,中国历史上有个王朝叫“西夏”,但实际上他的名称并不是“西夏”,而应是“大夏”。我们之所以称它为“西夏”,是因为我们沿袭了宋人对它的称呼。夏人从来不称自己为“西夏”,他们的文件档案中也绝不会出现“西夏”的字样。宋人之所以称呼“大夏”为“西夏”,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夏”位在宋国以西。因此,这个“东土”二字绝对不会出现在大唐国的红头文件之上。称“南赡部洲”为“东土”的习惯说明了这个假文牒的制造者是西牛贺洲人。

以上差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大致是这样的:假通关文牒的制造者是西牛贺洲人,他对唐王魂游地府的真实原因并不了解。同时,制造假通关文牒一事也说明了造假者与取经大业有着莫大的关联。否则,他为何造假?其实,根据这三条线索的指向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造假者就是六耳猕猴,也就是金翅大鹏雕。这个假文牒第一次出现是在花果山水帘洞前,当时这份文牒就在六耳猕猴的手里。而最后拿回那个取经包袱的是八戒。之前已经论证过,当时八戒撒了谎,他的取经包袱并不是从花果山水帘洞拿回的,而是从金翅大鹏雕处拿回来的。当然,八戒并不一定知道这个通关文牒被领导大鹏雕换掉了。所以,从“真假美猴王”一役之后,唐僧手里握着的那一份通关文牒其实是假的。那么大鹏雕为什么要把通关文牒换走呢?很显然,大鹏雕想要弄清楚取经的真实含义其必然会向这个取经大业唯一的一份红头文件下手。不过可惜,大鹏雕弄错了。这个通关文牒实际上并不是取经的必备物件,因此文牒上面并没有什么秘密。让通关文牒进入到取经队伍中来,这完全是唐王自己夹带私货的行为。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大鹏雕一心要换掉这份通关文牒,为什么他造假的时候不照抄文牒原件呢?他造的这个假通关文牒真是错漏百出,太不伦不类了。其实,真正让这份假文牒错漏百出的不是大鹏雕,而是作者。如果不是作者的悉心安排,我们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个破绽。如果是真有两份文牒在手边,哪怕是只有一个符号的错误,一点笔迹的变化我们都可以识别出真假。但是,书上的两份虚拟文牒只有通过字句的误差我们才能够发现真与假的破绽。

由于“真假美猴王”一役之后,唐僧一直没有机会用到通关文牒,所以他也一直没有机会发现这个问题。但是,到了朱紫国的时候,唐僧拿出了这份通关文牒让国王盖印,其间国王还问了一连串关于文牒内容的问题,唐僧居然没发现这份通关文牒是假的。他不能发现文牒是假的,那么很显然,他就是假的。

关于通关文牒被换掉一事,为了弄清楚来龙去脉,我们再来整理一下思路。两份文牒的差异→真假文牒→真假唐僧;真假文牒在内容上的差异→造假者金翅大鹏雕→换走真文牒→查探取经的含义。弄清了这第一个破绽,我们继续来看假唐僧的第二个破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