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竹节山背后的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2

其次,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天竺国人妖杂处的真实场景。之前,在镇海禅林寺的时候,那守门的道人曾经说过人妖杂处是西方的国情。只不过,我们一直没有见识过这个奇怪的国情。此时此地,我们总算是领略了一回这西方的特色。【早惊动里面妖王,领十数个小妖,出来问道:“你两个来了?买了多少猪羊?”行者道:“买了八口猪,七腔羊,共十五个牲口。猪银该一十六两,羊银该九两。前者领银二十两,仍欠五两。这个就是客人,跟来找银子的。”妖王听说,即唤:“小的们,取五两银子,打发他去。”】一开始,总觉得这段话有问题,但读来读去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问题究竟在哪呢?仔细看一看,妖精们的牲口竟然是在集市上跟牲口贩子买的。

这可破了天荒了!西天路上的妖精,从来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又何况是牲口?还记得驼罗庄的那个红鳞大蟒吗?他发起威来那可不得了!不管人畜,皆一口吞之。怎么到了这里,妖精就转了性了?妖精转性倒也罢了,也许是运气好,碰到了个把好心的妖精。这里更奇怪的是凡人对妖精的态度:这里的人好像并不怕妖精。虽然,那个来妖洞收银子的客人是沙僧假扮的,但是妖精并未觉得异常,还拿出银子来打发这“牛羊贩子”。由此可见,这种事情在这里并不少见,妖精们已然习以为常了。并且,从一开始古怪刁钻和刁钻古怪这两个小妖在去买牛羊的路上的对话可知,妖精们是经常去街市购物的。否则,妖精之中何来“花账”之说?这些个小妖精可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妖精啊!他们可是都有着一副妖精面孔的。为什么街市上的老百姓都不怕他们呢?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这里的妖精奉公守法,从不强取豪夺,更不伤人害命。真是不可想象,天竺国的社会竟然和谐到了这个地步!但是,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再其次,吃了败仗的黄狮精到竹节山求援,望祖翁九灵元圣拔刀相助为他报仇,此事不假。但是黄狮精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牵连玉华王父子啊!九灵元圣为什么要让这件事株连至玉华王父子呢?【小孙一人敌他三个不过,所以败走祖爷处。望拔刀相助,拿那和尚报仇,庶见我祖爱孙之意也!】这是黄狮精求援时的原话。其中,黄狮精说得明明白白,他报仇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和尚,也就是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也罢,等我和你去,把那厮连玉华王子都擒来替你出气!】这是九灵元圣当时的回答。这话乍一听起来,感觉这个九灵元圣好牛啊!可是,他再牛,说话也得有逻辑啊!黄狮精的哭诉从头到尾提也未提玉华王父子的名讳,怎么这九灵元圣就心血**想起玉华王父子了?从这里不难看出,九灵元圣下界的真正目的与玉华王父子有关。

最后,从九灵元圣和黄狮精这祖孙俩的对话中,我们还能够推测出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天竺国的妖精并不知道什么唐僧取经之事。对于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之说,他们也是一无所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黄狮精在竹节山求援的情况来看,他根本就不认识悟空三兄弟,也从来没听说过取经这么一回事。在九灵元圣说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威名之后,黄狮精对于孙悟空还是一脸茫然。天竺国的妖精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取经大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年这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谣言”的源头并不在天竺,不在佛境,而在天庭。同时,这也说明了天庭在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所选择和控制的,散播范围只限于西天路上的野妖精。天竺佛境这里的野妖精就没有收到这样的“假消息”。【老妖闻言,默想片时,笑道:“原来是他。我贤孙,你错惹了他也!”】由此可见,黄狮精来求援的时候,九灵元圣脑中并无取经队伍的概念,一时未能反应过来。这说明九灵元圣虽然知道取经队伍的存在,但是他对取经队伍并未留意。这一次下界,他的目标也并不是取经队伍。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指引,我们再把取经师徒在天竺国下郡玉华县的遭遇作一个细致的梳理,也许就能找出九灵元圣大闹玉华府的真正原因了。同时,我们也就可以借此一并挖掘出玉华县这一场纷争的真实内幕了。

三年前,九灵元圣奉了主人公太乙救苦天尊的秘密指令偷偷下界,隐藏在天竺国下郡玉华县附近。由于此次任务事属机密,除了天尊和九灵元圣本人之外,无人知晓内情,就连看守九灵元圣的狮奴也被蒙在鼓里。九灵元圣此次下界肩负的神圣使命就是潜伏在天竺国下郡玉华县的周围向玉华县城向佛境进行势力渗透。这个战略意图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于暗中占领玉华县周围的各个山头,然后再向玉华县城逼近,最终达到占领整个玉华县的目的。不过,玉华县就在极乐之乡天竺国,九灵元圣的战略意图能那么容易就实现吗?

九灵元圣下界的第一站就在玉华县东南部的竹节山盘桓洞。那洞中原来住着六头野狮子精,可惜他们都不是九灵元圣的对手。一番赌斗,六头狮子败下阵来,不仅国土沦丧,而且还与九灵元圣签订了一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拜九灵元圣为祖翁,做了亡国奴。按常理,既然这六头狮子技不如人,在自卫反击战中吃了败仗,那么他们就应该审时度势,远走他乡,另寻安身之地才对。可是,这六头狮子一个也没走,因为他们走不了。九灵元圣重任在肩,他可不是来抢这六头狮子的落脚之地的。凭借着自己的战胜国地位,九灵元圣强迫这六头狮子与他签订了《竹节山条约》。

《竹节山条约》原文如下:

兹因九灵元圣与竹节山六狮(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欲息纷争,止肇衅,特此议定设立永久和平之条约。本条约所属各款经由涉事双方平等协商,共同议定,陈列如下:

www.youxs.org(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结为祖孙,和睦共处,相亲相爱。

www.youxs.org(包含但不限于山川河流、资源宝藏、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及其他各项无形资产)主权归属九灵元圣。

www.youxs.org,一切行动须听从祖翁九灵元圣的指挥。对于九灵元圣所提之要求,有条件的要完成,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不得诸多借口,刻意推搪。

www.youxs.org,以九灵元圣口述为准,任何一方不得争议。

本约自签署之日起立即生效。

履约双方签章:九灵元圣;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

某年某月竹节山盘桓洞

自此而后,竹节山六狮对九灵元圣真可谓是千依百顺。无论是打家劫舍、谋财害命,还是穿衣吃饭、铺床叠被,甚至是唱歌跳舞、说书解闷,这六狮无不尽心竭力,肝脑涂地。时隔不久,九灵元圣使用同样的手法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城北豹头山。他的在野势力已经慢慢地从玉华县城的东南部渗透到了城北部。

为了掩人耳目,九灵元圣在扩张势力的时候一直比较低调。他命令所属各山头的妖精不得在玉华县附近打家劫舍,谋财害命。并且,九灵元圣运用雷霆手段给各山头的妖势力洗底,让他们过上遵纪守法的正常人的生活。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让妖精们从此改过自新,而是为了不让周围的各派势力过于关注他的茁壮成长,特别是不能让如来的势力对他起疑心。这一招,兵法上称之为“示弱”。虽然,严刑峻法之下,妖精确实规矩多了,慢慢地,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跟人打交道;但实际上,这山上的妖精是不可能真正转性的。这倒不是说他们秉性难移,而是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转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战后显示,不论在豹头山虎口洞,还是在竹节山盘桓洞,悟空他们都收出了大量的财物。这些财物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他们真的发挥了“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不可能。他们的财物一定是从别的地方抢掠而来的,或者也可以是在玉华县中偷盗而得的,只不过他们的这些勾当并没有惊动玉华县的百姓罢了。这也就是玉华县老百姓不怕妖怪的原因。

虽然九灵元圣极力向周围的环境示好示弱,但是这并不能打消周围其他势力对他的疑虑。玉华县西部地区的妖精们会怎么想?不管你九灵元圣怎么掩饰,这东南部和北部的势力已经被你吞并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即使玉华县不是我们西部妖精的势力范围,饶你是如何口甜如蜜,迟早有一天你也会“开发大西部”的。所以,九灵元圣的“笑里藏刀”之计难以奏效。西部势力为了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他们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有力的靠山。那么大一座灵鹫山就在眼前,他们看不到吗?要寻求灵鹫山的庇护,也很简单。下点血本,请个如来的门生到他们家里去诵一段经就可以了。【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这是如来的原话,看来保护费真的很黑!

西部妖精的这一寻找庇护的举动就把九灵元圣给出卖了。其实,如来势力察觉到这一变化并不需要西部妖精的提醒。天竺国就这么大的地方,这国中有多少山,山中有多少怪,如来的人心里面一清二楚。两年多来,竹节山和豹头山的这些异常变化早就引起他们的注意了。这九灵元圣的底,他们也早已摸清了,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而已。然后,取经队伍的到来使得一切有了转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