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

不得不说,程瑞看着闹腾,实际上却很能干。

居然能打听到老师们有了新的活动室。

“那感情好,以后咱们也有了自己的地盘儿了,语言这东西,就得多说。”

“你说的没错。”苏翼吸了口气,闻到了桃花香,开了春后,渐渐温暖了起来,这些花儿也开放了。

程瑞带着他们左拐右拐的,竟然真的找到了一间空教室,而且这间教室的锁居然只是单纯的挂着,能直接拿下来,程瑞推开门,带着他们走了进去。

“这教室看样子知道的人不少啊。”苏锦绣走进去,伸手摸了摸桌面,居然还挺干净的。

“嗯,确实不少。”程瑞弯腰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扔到旁边的藤条篓子里:“但也不多,是我认识的辅导员带我来的,目前新学生我该是头一个。”

说着,他将三张桌子给拼好了:“来吧,咱们对对答案。”

苏锦绣也拉开一张椅子坐下来:“行吧,来。”苏翼也跟着后面坐了下来。

他们的记忆力都非常好,也不报题目,直接一水儿的答案报下来,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有刚刚那道第四小题程瑞有不同的答案,还有就是最后一道小作文题,这道题没办法对答案就是了。

对完答案,程瑞趴在桌面上,哀嚎道:“第四小题肯定是我错了。”

“错了就错了呗,等试卷发下来,把这题抄个五六遍的,下次就不容易错了。”苏锦绣身子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欸,你们说,我们班这次会有几个满分?”

“一个都没有。”苏翼摇摇头:“最后一题不可能完全满分。”就跟语文的作文似的。

“那接近满分的呢?”

“我估计有这些……”苏翼比了个六。

苏锦绣愣了一下:“六个?就算加上我,我们班能考高分的也才五个吧。”苏锦绣使劲儿扒拉班级里的人,说真的,现在的这些同学做书面题,是比不上日后大学里面考四六级的。

但是他们也是真刻苦,口语方面比以后的哑巴英语强太多了。

“直觉。”苏翼垂下眼睑:“对了,你口语不错,是和谁学的?”

“和我丈夫,还有他的老师们。”

苏锦绣笑了笑,她手指轻轻的抚摸着桌面:“不瞒你们,我和我丈夫是在村里认识的,那时候他的身份还很特殊,我则是一名知青,后来他平反,我回城,结婚后,他就教导我英语和俄语,也是因为这样,我才报的外语系。”

“原来是这样……”程瑞感叹一声,下意识的瞥了一眼苏翼。

说着,苏锦绣笑眯眯的看向苏翼:“你们呢?是怎么学的?”

她从暴露出自己口语的那一天,就知道早晚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所以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她的俄语确实是宋清华教的,英语宋清华虽然也教了,但是因为她天赋‘极好’,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其它的时间几乎都去学俄语去了。

“我是和我的老首长学的,我以前是建设兵团的,老首长曾经留过洋。”苏翼没想到苏锦绣会反问,愣了一下才回答。

而程瑞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我自学的,我爸做实验的时候,我就坐旁边看他们的资料,就学会了。”

“也难怪我们几个的基础都好了。”苏锦绣笑了笑。

他们几个因为各人经历不同,所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么路玉米的基础,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普通的工厂女工,也只是主任级别,是从哪里学的英文呢?

这就很有意思了。

随着铃铛声响起,下课了。

三个人起身将桌子恢复原样,准备回教室,突然,程瑞想起什么似的猛地一拍脑门,将书往苏翼怀里一塞:“老苏,帮我把书带到教室去,李老师昨天让我写的东西我给忘宿舍了,我先回宿舍一趟。”

说完,也不等他们反应,直接跑了。

“咱们回教室吧。”苏翼扬了扬手里的书。

“好。”

苏锦绣下意识看了眼苏翼手里书的封皮,是黑色的,上面有‘漂亮国经济’几个大字:“这是什么书?”

“你要看么?”苏翼将书递给她。

苏锦绣接过来手里翻了翻,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母看的苏锦绣眼睛疼,她连忙合上书,将书递回给苏翼:“这书看着劳神。”

“程瑞的书比较有趣,你可以看看。”说着,又将程瑞的那本厚厚的杂志递给苏锦绣。

程瑞的杂志封面上是一张漂亮国大兵和飞机的照片,苏锦绣接过来翻了翻,里面也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母。

这叫……比较有趣?

算了算了。

她不配看这种书。

将杂志递回给苏翼,她决定以后还是少点好奇心的好。

“咦……”突然苏翼顿住脚,发出小小的惊呼声。

“怎么了?”

“你看,那是不是咱们班的路同学?”苏翼抬起手指了指。

苏锦绣看过去,就看见路玉米这会儿正抬手围围巾,而她对面则是站着一个正在扣扣子的蓝衣姑娘,那姑娘梳着两条大辫子,看侧影觉得特别精神。

“咱们过去瞧瞧去?”苏锦绣抿了抿嘴,直觉有点不对劲。

“算了。”

苏翼摇摇头:“本身和她就不熟悉。”

苏锦绣也不好说自己想过去扒墙角,只好跟着苏翼回了教室,而另一边的路玉米,还在絮絮叨叨的和面前的女孩子说着话。

“这是十块钱,你先拿着,半个月后还有月考呢。”路玉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大团结。

“姐,今天的题特别简单,你都学了半个月了,你怎么还怕考试呢?我瞧着你们班的那些同学,也不见得成绩都好啊。”那姑娘一把抓过大团结,看了又看后才塞进口袋里。

“还不都怪你,好好的让我填什么外语系。”路玉米语气很不好的冷哼。

“可只有外语系是从基础开始教啊,你要是学其它的,那不穿帮的更快么?”

路玉米哼了一声:“今天的事儿,你把嘴闭紧点儿,回去什么都不能说,你可别忘了,你茶馆里的活儿是我帮你找的,我能让你进去,就能让你出来,还有你妈的病,你自己掂量着点吧。”

“知道了……”姑娘脸色有些难看。

路玉米这才低头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围上围巾回了教室。

“玉米姐,你身体好点儿了没?”刚一落座,旁边的王荷就凑了过来,关心的问道。

“咳咳,好多了,就是咳的慌。”

路玉米立刻憋出一段咳嗽来。

王荷脸上瞬间冒出不忍心来,她贡献出自己的茶缸子:“喝口水吧,我刚刚去水房打的热水。”她人虽然小,却是难得的善良人,哪怕路玉米有些自私,生病了她还是会照顾她。

“谢谢。”路玉米接过茶缸子,又咳嗽了两声,才扯开围巾喝了。

突然,李和平惊呼一声:“天啊玉米姐,你脸怎么回事啊,怎么出了一片疹子?”

“什么?”路玉米愣住了,有些茫然的看向李和平。

“还什么呢,快别喝了,赶紧去医院吧。”说着,一把抢过王荷的茶缸子,嗔怪的说道:“自己用的杯子咋能随便给人用,也不怕传染。”

路玉米的脸顿时一片涨红。

她抬手摸摸自己的脸,就摸到一片凹凸不平。

“怕不是什么过敏了吧。”苏锦绣这会儿也过去了,拎起围巾闻了闻:“一股子花露水儿的味道。”

路玉米顿时脸色惨白,她对花露水过敏啊。

“是么,我咋闻不见呢?”可纵使如此,路玉米还得把戏演下去。

“估摸着是病了闻不到味道吧。”王荷立刻为她解释,路玉米扯掉围巾干笑着点点头。

“那你可得小心点,有的人过敏严重可是会没命的。”苏锦绣提醒道。

路玉米又点了点头,将围巾塞进包里,自己则是跑去水池子上面洗脸去了。

“真可怜,玉米姐不仅身子差,还容易过敏。”王荷抱着茶缸子忍不住的叹气,然后被李和平牵走了。

苏锦绣则是站在窗口看着下面正用手等水,然后疯狂洗脸的路玉米,忍不住的眯了眯眼睛。

这一次只是随堂小考,题目都是几个老师自己出的,所以批改起来速度也快,下午成绩就出来了,考的最好的是苏翼,无限接近满分,只有最后小作文扣了一分,苏锦绣扣了三分,因为小作文太过口语化,程瑞就比较惨了,他选择题错了一题,小作文还被扣了五分。

其它几个基础好的,也都考了九十分以上。

最让苏锦绣感到意外的是,路玉米只扣了四分,只比苏锦绣低一分。

报成绩的时候,苏锦绣下意识的看向路玉米,却见路玉米眉头微微锁起,神色看起来并不高兴,仿佛正为自己丢失的四分而感觉不爽似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分考的太好了。

花露水过敏,高分……

不知为何,苏锦绣从中间闻到了一点点奇奇怪怪的讯息呢。

分报了,试卷还没发下来。

放了学,苏锦绣先和王荷还有李和平去食堂吃了饭,然后就去了上基础课的小教室,她们两个基础差的坐到前排,苏锦绣则是坐到最后面,今天是苏翼的基础课,她可以有时间忙活点别的了。

她抿嘴坐了一会儿,苏翼平板无波的声音已经响起,干脆掏出本子写下本连环画的大纲。

《我们能做些什么》已经过了洪水篇,这一次她准备画沙尘暴篇。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统称,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自然灾害。

当一个城市出现沙尘暴的时候,也就昭示着,这个城市不远的地方,正在荒漠化,若不及时治沙,这个城市总有一天,会彻底的变成沙漠。

苏锦绣想到几十年后,华国治沙,在沙漠上种起无数的树木,卫星拍摄的照片,都能看出一片郁郁葱葱。

还记得上辈子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做《孤独的治沙人》。

讲的就是一对护林员夫妻,亲眼见证了自己守护的森林渐渐消失,变成荒漠,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不停的种树,不停的去挽回,可大自然却很残酷,最后,不仅森林没了,就连森林边缘的村庄,也彻底的被吞没。

老夫妻俩坚守在岗位上,眼看着森林没了,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种出一片新的林子。

这一来一去,就是四十年。

不仅他们的儿子继承了他们的信念,甚至他们的孙子,也一直坚守着。

这一次,她要画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洛桑的养父母因为保护洛桑和妹妹去世了,建国和战友收养了他们,洪灾过后,建国该回边疆部队了,洛桑和他约定好了,会在放暑假的时候,去边疆找建国。

在火车站分别的笑容有多灿烂,再相见的眼泪就有多凶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