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幕后之人

燕黎初闻言,眉头微皱。

若是其他人如此大放厥词,诋毁谋反当日唯一前来护驾的功臣苏野。

她定会厉声斥责,让人立刻滚出皇宫。

但李寿昌此人不同。

他作为燕国太傅,无论是身份地位都极其崇高。

最关键的是,李寿昌一向超然于各方势力之外。

从不参与任何朝堂权力纷争,一直以来,都是大燕最为公正的代表。

无论是四大家族,还是辅政大臣陈牧,都曾千方百计拉拢他。

然而都无功而返。

所有人皆有共识,李寿昌只忠于大燕本身。

当年燕黎初回到燕国,正是李寿昌认定她是燕国最优秀的储君。

为她增加了不少筹码。

燕黎初不得不耐心倾听太傅李寿昌之言。

李寿昌此话,必定有所考虑。

“太傅此言何意?苏野护驾有功,有何反心?”

燕黎初语气恭敬,但眼神中却透露出警惕。

李寿昌抬头道:

“陛下,苏野虽有护驾之功,但他的身份实在太过神秘,问天楼和锦衣卫两大势力集于一身,令人不得不防。”

说完,他压低声音,仿佛锦衣卫和问天楼之人就在附近:

“苏野已然背叛楚国,总有一天,他也会背叛燕国。”

燕黎初闻言,沉默片刻,这才语气坚定地开口: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太傅,朕明白你的担忧。但苏野护驾有功,且在此次陈牧谋反事件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朕认为,我们应给予他信任。”

李寿昌眉头紧皱,道:

“陛下,唯有将问天楼和锦衣卫掌握在手中,方可确保国家安定,社稷无忧。”

燕黎初沉默了片刻,她明白李寿昌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她更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苏野。

那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护她周全的苏野。

燕黎初绝不会相信,那身白衣上面有任何污点浑浊。

她更不是那过河拆桥之人,要将功臣的势力占为己有。

燕黎初手指轻敲案桌,语气却极为严肃:

“太傅,朕相信苏野的忠诚,亦相信他的才智。若他真有反心,恐怕此刻早已动手。只要苏野一心为燕,我便相信他。”

燕黎初说完,便站起身来,背手而立,表示不想再听:

“太傅,朕今日就当您从未来过,此话到此为止。”

李寿昌闻言,眉头紧锁。

他明白燕黎初的决心,但也担忧苏野的潜在威胁。

终究,他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

“愿陛下日后回想老臣之话,不会后悔。”

说完,便行礼告退。

丞相府。

墨一正将燕黎初和李寿昌之间的对话转述至苏野。

说完,不禁感叹道:

“大人,看来这燕国女帝,对你的确极为信任。”

可苏野却并没有过多表示,只是微微颔首表示已经知晓。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看向桌子上那张未完全烧毁的信,陷入沉思。

辅政大臣陈牧在燕国的地位已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能让他这样的人每年上供,且必须烧毁所有证据的,究竟是何人?

陈牧这般重视,身份定然非比寻常。

正当苏野陷入思绪之际,突然间,大理寺派人来报。

来人有些为难,似乎觉得这要求有些过分,小心翼翼地开口:

“苏丞相,罪臣陈牧绝食三日不肯招认罪行,还说如果不能见到您便活活饿死。”

苏野眉头一挑,来得正好!

他立刻起身,带着墨一前往天牢。

天牢内,阴暗潮湿,时不时在牢狱深处传来痛苦的尖叫声,无比瘆人。

陈牧被锁链束缚在牢房的铁柱上,面容憔悴,却依旧带着一丝傲气。

昔日风光无限的辅政大臣,如此狼狈,令人唏嘘。

陈牧看着苏野走进来,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容。

“苏丞相,你终于肯来看我了?”

陈牧有气无力地说道。

苏野神色冷漠,不予理会,只是挥手遣散旁人。

他看着陈牧,淡淡地说:

“陈牧,你如今已是阶下囚,还有什么好说的?”

陈牧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

“输给你,是我太过轻敌而已。我已是必死无疑,找你不过是想警告你。”

苏野眼神一紧,问道:

“此话怎讲?”

陈牧的目光紧紧盯着苏野,用尽全身的力气抓住苏野的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相信我,不要再追查下去了,背后之人,不是你能得罪得起的!”

仿佛已经耗尽全部气力,陈牧整个人松懈下来,瘫倒在地。

“燕黎初是个明君,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今后,你要好好辅佐她。”

挣扎着说完这句话,陈牧便昏了过去。

“传太医!”

苏野皱紧眉头,立刻下令。

陈牧的话让苏野心中越发疑惑,背后之人究竟是谁?

为何会让陈牧如此恐惧?

苏野从未惧怕任何人,陈牧之言,只会让他更加好奇背后所在。

他即刻下令锦衣卫与问天楼,继续追查。

燕国因谋反案鸡飞狗跳之际。

楚国。

除了被迫撤兵的燕国之外,楚国与齐赵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好在楚国根基深厚,加上女帝楚暮雪御驾亲征。

五十万大军悉数上场,捍卫楚国领土。

齐赵两国虽然联盟,但他们之间原本就是通过苏野联合。

苏野应对燕国陈牧谋反,自顾不暇。

没有了苏野从中斡旋调停。

齐赵两国彼此间矛盾重重,难以形成合力。

楚国大军在楚暮雪的领导下,屡次击退齐赵联军的进攻。

付出伤亡过半的惨重代价,终于逼得齐赵两国不得不议和。

楚国,终于在苏野出走之后,第一次平定外敌,取得胜利。

然而。

以一敌三的战争燃烧着整个国家的资源。

楚暮雪的一意孤行,使得整个楚国国库空虚,百姓疲惫不堪。

尽管胜利的喜悦笼罩着楚国,但国家的困境却愈发明显。

流民问题愈加突出,使楚暮雪来不及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

便立刻召集朝臣,商量对策。

众人皆束手无策,低头不语之际。

一筹莫展的楚国官员,提出了大逆不道的提议:

“不如将这些流民赶出楚国,或者直接坑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