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灭汉

自正月初一朱元璋自称吴王,文武百官,内外大事,让朱元璋里里外外好忙了一阵。

而刘基也在朱元璋要求下,守丧虽不满三年,但已逾两年(迈入第三年),回到建康。

几日前,便与刘基讨论着现今天下的大势,北方依旧是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大元朝底下的两大军阀阵营,对峙相争不让。

南方,东边的吴王张士诚果然是个守财奴,先前既未乘着「鹬蚌相争」之机,取得渔翁之利,攻打建康;如今朱元璋坐大,更未想大规模出兵,进行两阵营对决。

而沿海的方国珍,招降了好几回,也确实降了几回,就如刘基所言,视机而变、反复有常,算是另一种识时务的「俊杰」。反正成不了气候,暂且继续招降。

再南边一些的陈友定,原本的汀洲之虎,如今跃升为大元朝的福建行省平章,已然成为「闽虎」,不过暂时尚不足成威胁。

最后,还是回到西边的伪汉朝,自去年十月初七,至今年正月末,已围困了武昌城,长达近四个月时间,加上先前便先派军扰乱,前后算来围城已围了五个月。

朱元璋早就想到,他们这些人,也真够会撑了吧!

刘基道:「汉军已是强弩之末,灭汉指日可待,可先处置,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朱元璋道:「据遇春回报,城内汉军顽固死守,先生可有方略?」

刘基道:「武昌城、甚至湖广地区百姓,愿意支持陈友谅,或者说是支持汉朝,据我所了解,主要原因应该是在于这个汉字。」

「陈友谅与其结义兄弟、张定边与张必先三人,当初便是以恢复汉族天下,建立汉族王朝的口号,到处宣扬建立汉朝的大义,所以大江上游、湖广、江西等地区的百姓,也都拥护支持陈友谅,或者说是支持汉朝。」

又道:「去年是希望汉朝的残军,刚回武昌紧急备战,必将会超收税粮,而造成百姓怨声载道,乘着汉朝朝廷失去人和的时机,出兵进行征讨。」

「不过,如今已过了四、五个月,就算当时征税收粮,确实造成一些怨怼,但百姓们大约早已忘却,此对我方有利的人和,已又失却了。」

朱元璋道:「先生所言有理,武昌城确实是围攻太久了。」

其实,朱元璋心里是认为,围了这么久,竟然还不投降,未免也「太会撑了」。

刘基道:「目前已是初春,原本担心其巨舰必会支援武昌城的攻守战,所以趁冬天水位较低,对我方有利的天时,进行攻伐。」

「现今汉阳等周遭郡城既然都已攻打下来,所以此天时有利与否,已无大碍。而在长期围困后,武昌城原本的地利早已能克服,只剩人和。」

朱元璋道:「请问先生,如何取得人和的优势呢?」

刘基道:「突破心防,守将的心防、伪帝的心防、百姓的心防。」

朱元璋道:「喔!如何突破心防?」

刘基道:「依属下所见,会拥立陈理,继位为汉帝者,当是张必先与张定边两人;据闻他两人与陈友谅,三人当年在沔阳县黄蓬镇莲花池的忠义亭,结拜为兄弟,效法汉末时期的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两人有着金兰结义之情,所以必然会拥立陈理继位。」

又说:「守城者想必是主导军事的太尉张定边,而丞相张必先,伯温预料,在围城时便已出外,谋求外援或征收军源。所以,只要抓住张必先,武昌城必破。」

朱元璋道:「莲池三结义,想不到陈友谅还有如此重义气的兄弟,鄱阳湖大战时,那张定边还独舟前来挑衅,直冲到我主舰前,真是个义结金兰,赴汤蹈火的兄弟啊!」

「嗯!如先生所言,若是能够活逮张必先,确实会让城中将士,失却在外仍有依靠的想法,况且情如兄弟的眼上,招降也会更容易。」

又道:「只是如何活逮那张必先?」

刘基道:「强攻武昌城,并对外的陈汉属地,放出城中无粮,已将陷落的消息。」

「如此一来,张必先不论是否已经招募到、训练到足够兵员,都必定会前来营救,此时只要设下埋伏,便可活捉。」

朱元璋道:「嗯!此计甚妙,就依先生计策。」

刘基道:「属下建请主上亲征,一来,此战陈理必降,可趁纳降之时,也大大举起恢复汉族天下的旗帜,顺势将湖广地区百姓,大多期望恢复汉族天下的期盼,收纳为己有,以得民心为首要。」

「二来,也可趁此时,前往祭祀去年为鄱阳湖大战牺牲的阵亡将士,让下属们对主上的恩德,多有感怀。」

朱元璋道:「好!先生所言甚是,孤必当亲征武昌。」

其实,朱元璋除了觉得刘基所提有道理外,也想去瞧瞧,被围困四、五个月的武昌城,如今会是什么情况。

大宋龙凤十年,二月初一,乙未日(1364/3/4)

朱元璋以武昌围久不下,乃亲往视师。

二月十七、辛亥日,至武昌督兵攻城。

其实,朱元璋事先早已放出消息,武昌城中无粮、即将陷落。

于是,身处岳州的汉朝丞相张必先,紧急率潭州、岳州之兵前来援救。

当然,朱元璋早就设下埋伏,张必先兵至夜婆山,为常遇春伏军所败,而被生擒。

………

这日,被缚至武昌城下,大大招示,告曰:「你们所期待的丞相「泼张」张必先,如今已被擒,还有什么外援可恃,何不趁早投降!」

张必先被缚城下,也大声向张定边说:「兄弟,我已被缚至此,大事不济矣!」

又道:「朱元璋向我保证,只要投降,必定会放过小皇上的。」

不仅让张必先城下招降,此后又派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入城招谕陈理,详言道理,必保富贵云云,当然,罗复仁用词恳切,一定要招降成功啊!

张定边也知道,不是自己与张必先不愿再尽力,城中乏食、外又无援,大事已不可为,结义之情,唉!也只能到此了。

况且朱元璋再三保证,投降后,必保陈友谅家族安全、富贵;不管如何,至少能保住小皇上陈理的性命,便同意陈理投降。

二月十九、癸丑日(1364/3/22)

年仅十四岁的「汉帝」陈理,仿晋愍帝故事,衔璧肉袒,率太尉张定边等,诣军门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