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祭天金人

城外找一处风水不错的地方,龙骑卫一千多牺牲的将士确认身份登记后就地掩埋,马革裹尸这是他们最好的宿命。

城墙下挑了几颗凶悍蛮子的脑袋祭祀亡灵,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众将为他们举行了送行仪式。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暮春三月中,烈士葬远郊。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骠骑将军回城刚到临时落脚的休屠王庭,就见负责王庭战利品收缴工作的老监军满脸放光,急不可耐地跑上前汇报:

“祭天金人!”

“将军,祭天金人!”

“我们缴获了蛮子的祭天金人!”

“真的吗?”

闻听此言,骠骑将军霍去病浑身一激灵,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快带我去看看!”

一行人风风火火赶到王庭西面的一座建筑华美的神祠,一进门,一尊真人大小,约两米高栩栩如生的黄金神像,金光灿灿霍然在目。

金人佛光普照神态慈祥,竟然是大伙熟悉的西王母本尊。

早就准备好了香火供品,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手下,虔诚地进行了祭拜。

祭天金人是匈帝国的镇国之宝,犹如中原历代王朝尊崇的九鼎和传国玉玺神器,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出了神祠,神采飞扬的霍大将军哈哈大笑:“此次出征,缴获祭天金人乃不世奇功,胜过百万牛羊。”

“祭天金人回归,天子肯定会出长安城十里恭迎!”

“派专人日夜守候,不得有丝毫差池!”

“令随军工匠,用最好的材料,即刻赶制专用包装及车辆,待一切就绪,大军即刻开拔回师!”

大伙围着金人神像瞻仰,都猜测她有多重。

老监军说道:“我已请教休屠王的老管家了,祭天金人的双目镶嵌来自极西之地价值连城的夜明珠,用各色宝石无数;

青铜骨架,纯金肉体,足重一千零八十斤,有保养完好随时可用的特制驷乘车架。”

“善哉!善哉!”

骠骑将军霍去病预言到:“老天爷也该护佑大汉朝国运昌盛,中原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汉崛起匈奴败亡的时候到了!”

霍大胆一语成谶,自从祭天金人入长安以后,强大的匈帝国分崩离析江河日下,最后不得不去欧洲开疆拓土,闹得鸡飞狗上墙,从而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这是后话不提。

在休屠王的王庭摆酒开宴,老监军兴致勃勃给一众将领讲述祭天金人的传奇。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径路神祠在雍州、云阳县西北九十里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处,秦夺其地,後徙休屠右地。”

按:金人即今佛像,是其遗法,立以为祭天主也。

众所周知,匈奴早有“祭其先、天地、鬼神”的传统(《史记·匈奴列传》),这是一种萨满教式的仪式。

起先“天、地”还没有具体形象出现。到了冒顿单于执政时期(公元前 209前 174 年),匈奴强大起来,东击东胡,西逐月氏,控弦之士三十万。

大约从公元前 209 年起,占领了昆仑山地区,改“昆仑山”(西戎语:日月山)为“祁连山”(匈奴语:天山)。他给汉文帝书信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

后来,老上单于继位(公元前 174前 161 年),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

老上单于自称“日月所置”,显然是来源于昆仑邦国的西王母祭司文化。

祁连山是日月休止、南北斗之间的中心地区。西王母是天帝之女。匈奴占领祁连山地区88 年(公元前 209前 121 年),自然接受了西王母祭司文化。

浑邪王统治酒泉地区,休屠王统治武威地区,他们都在祁连山地区。

由此可知,匈奴人祭天的神灵就是“天帝之女”——西王母。

需要补充的是,“西王母神”不但被汉族吸收,并早已被纳入道教信仰;也被羌人、西戎人、匈奴人当成大神供奉,影响一直到中亚。

这样一件被汉族和其他游牧民族共同崇拜信仰的至宝,回归汉地,其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她本身的价值。

…………

虎子和老安是一组新老搭档。

老安三十出头,是一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兵;虎子则是刚从仆从军补充进来的‘新兵’。

虎子虽说也是从安西军选拔出来的精锐,但比起老安依旧欠缺很多,实战经验都是经过无数次浴血拼杀总结出来的绝招,虎子不免要鞍前马后伺候这位大神,伺候熨帖了才会得到真传。

此刻,他俩这与同僚在街道上清洗匈奴蛮子随身携带的财物。

老安提着马鞭,毫不留情的甩向一位身穿羊羔皮皮袄的匈奴老阿卡,呼啸的鞭梢就像刀子一样在他的脖颈切开一道血口子鲜血淋漓:“马勒戈壁,滚回去换身破衣服出来,留条狗命就不错了,你以为去做客啊!”

老阿卡的眼中怒火喷涌,两只拳头紧握到了一起就要发作。

燕子城匈奴的十夫长赶忙上前呵斥道:“你特么想死别连累大伙,想活命赶紧听这位军爷的话回去换衣服。”

连拉带拽把这个老倔驴赶回家中,转身低眉顺眼说道:“军爷别生气,我这就告诉大伙积极配合。”

“虎子,你跟过去看着点,狗日滴胆敢毁坏衣物,就地格杀!”

“都特么给老子识相点,自个乖乖把值钱的物件掏出来放到前面的毡毯上,谁敢藏匿让老子搜出来就让刀子说话!”

“那个老杂毛,你特么还戴着扳指想干啥,难道想让老子连狗爪子一起剁下来!”

…………

相同的一幕在燕子城处处上演,一开始还发生了不少流血事件,后来在燕子城基层小吏的全力配合下顺畅了许多。

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安当着监军的面,堂而皇之把一枚白玉扳指和一面雕饰精美的铜镜收入囊中。

监军笑骂道:“你特娘的刚才不是捞了两个嘛,要那么多小玩意干啥?”

老安面不改色的说道:“老子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还差两个就齐活,哈哈!”

监军没看到老安手心里还攥了一枚漂亮的金钗,这玩意可是要全部上缴杜绝藏私,一旦发现就要重罚。

可抵不住诱惑啊,这玩意给闺女做嫁妆一般人家可陪不起,现在有机会捞一把,这个险值得冒啊。

从监军的语气,这些老鸟就判断出这一次肯定不会深究,不见许多人都这样干嘛,法不责众,一旦真闹起来,监军以后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啊!

燕子城居住的都是休屠部落家底比较厚实的一帮家伙,现在全部便宜了龙骑卫。

胜者为王,予取予求,这是古代战争不成文的法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