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校场比武164

关于议论赵朋的事,由于反方的节节败退,很快结束了争论的话题。

大家最关心的是暗的,镇国之宝浩澜明珠失窃的事。御事房里审讯执事公公被关进大牢的消息不翼而飞。

大家埋怨大王糊涂,觉得御事房的人不该严刑拷打执事公公和宫女。大家一致认为,执事公公和宫女,如果拿点银子花倒也在情理之中,若说盗明珠就有点牵强了。

他们只是个差人,没有那个胆量敢冒着灭门之罪盗宝。而且,多年来王家的宝库除了大王知道在哪里,象他们这些大臣们,只知道银库在御花园里,具体那个位置谁也不知道。

执事公公多年如一曰取银两,自然是信得过的忠厚老实人。多年来与这些明珠打交道末起贪念,如今是什么原因让他起了贪心?

大家的最后的推理,就是国库被江湖中的盗贼发现了出口,而且成功地被人家掌握在手里。

大家一想到窃贼,他们的心脏都没来由地疼了一下。自从陇南的舞蹈班来咸阳后,厄运也降临在他们的头上。几日下来少千两白银的都在多数,如今盗贼愈演愈烈,竞然敢盗国库中的浩澜明珠。

大臣们没有想到报应竟然落在大王头上,前几天众大臣因府中的银子失窃,曾经在朝堂上恳求大王破案。

大王总是以忙国事为由百般推脱,实在被大臣们逼的没法,才答应等安顿下来洛水关将士安排的事,再出人缉拿盗贼。

这回倒好,人家把国库偷了,这回觉得腚疼了吧。大王的国库被盗,这几个做臣子的不为国分忧,倒有几分落井下石的快感。

众文武中也有没有被盗贼光顾的大臣,他们提醒那几位遭到盗贼光顾的年兄年弟们,不要对大王幸灾乐祸,大家受到了好友的提醒,顿时缄口不语。

没有了大王丢国宝的话题,众人陷入了暂时的僵局。这时候,太阳升的老高了,大家眼巴巴地昐着大王快点来上朝,只有下了朝班,大家才算是得到了解放。

众人都朝咸阳宫的正午门瞧,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大王的车撵到来。令大家失望的是,大王的车撵没盼来,却盼来了一顶绿呢大轿,和骑马的两位州级官员。

那顶绿呢大轿,大家认得,除了本国文官中相国能拥有此等待遇外,剩下的就是军枢密,李大人坐这种八抬大轿。“

相国比他们来的还早,只是相国和李大人,有临时供他们休息的耳房。一般的官员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相国的骄子停在耳房前,那么现在这个绿呢大轿指定是李大人的了。

大轿后面两个骑马的,大家认得是陇南和陇西州的两个州官。他们上次就是跟着李大人骑马来的。

不是说这两个州官,奉旨去陇南宣赵先生来朝吗。怎么一时找不到赵先生在什么地方。

他即没骑马也没有看见他的轿,莫非姓赵的没有来?按说今天他没有道理不来。可是来了的话人又去了那里?

正当大家疑惑地乱猜的时候,张黄二位停下马,然后翻身下马,把马拴在马场的桩基上。

等他们回来后,李大人的绿呢大轿才缓缓停下。几位轿夫统一信号后,然后把大斩平稳落地。

张黄二位老爷,赶过来亲自为李大人掀轿帘,身穿朝服的李大人十分稳重地从轿子里出来,然后和众位大人见礼。

李大人出轿后,一位三十多岁的人,也从李大人的轿子里走了出来。

众文武见李大人轿子里出来一个人,不用介绍,众位大人也知道他是谁?大王亲自下圣旨去陇南,请的不就是他吗?

但见赵朋,穿一身的鸭蛋青儒衫,人生的倒是英俊秀气,尤其是那双眼睛,无意间看人一眼,就能让人有些羞于和他对视。头上的方字巾证明他是秀才,整个人倒是给人一种俊雅脱俗的感觉。

众大人见这赵先生竞然和李大人,同乘一顶轿子而来。有些心术不正的大人,就想趁机戏耍他一下。

李大人和同朝的年兄年弟互相见礼,见礼中有人指着赵先生问李大人道:“李年兄,请问这位兄台是谁,我们觉的眼生的很啦“。

李大人见那人问及赵朋,不好意思地向对方拱手为礼道:“不好意思,张年兄。”他用手指着赵朋向他以及众人介绍道:“列位年兄,年弟,这位就是本官请大王下旨,陇南清来的赵先生。“

李大人微笑着对赵先生道:“赵先生,给众位大人见个礼。”赵朋果然依言,弯下腰,朝大家做了个罗圈大礼道:“各位大人,赵某初来咸阳,还请请位多多照顾。”

众位大人看在李大人的面子上,给他还了礼。赵朋心里有点紧张地跟着李大人,行动之间有些拘谨。

众位大人以他为中心,纷纷议论着什么。众大人中有位留着山羊胡的大人,他早些年任王师,包括大王在内,教了三代王子。

这老大人,见赵朋骨胳清奇,容貌不俗。但是他却不相信他年纪轻轻的,就教出那么多中了科举的学生。更不相信他有能力任国史馆编修一职。

他灵机一动,决定出个难题考考他。这题目聪明伶俐者可以反将,才思不敏捷者,只有挨虐的份儿。

这老大人想到这里,笑着对李大人道:“”老夫闻得赵先生博学多才,老夫也是惜才之人,不知可有兴趣与老夫联对?老夫好象长一下见识。“

李大人把赵朋扶成国史馆编修,知道会得罪一些,自恃才高八斗的老家伙们。

他见老家伙眼神贼亮,脸上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象极了山里的老狐狸,捉住了一只肥山鸡的表情。

李大人任军枢密,早就练就了一副阅人无数的服睛。李大人想起来昨天朝堂上,他向大王请旨的时候,这几个老家伙的眼神就不善。

李大人向大王奏完本章之时,这几个人想张嘴阻拦,奈何大的圣旨下的干净利落,根本就没给这几个老家伙说话的时间。

下了圣旨便成事实,这些家伙顿时成了哑炮儿。本来这事,这些人没打算翻盘,今天这老家伙遇着了赵朋,不设法治他一下子,心里怎肯罢休。

李大人本着熄事宁人的宗旨,能不和这些老家伙不发生矛盾,就不发生矛盾。大家同朝为官,撕破脸皮谁都不好看,只要大王上朝封了赵朋,别人再不满意,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李大人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的到,本来打算没有指望翻盘的事,大王偏偏上朝来迟,只要现在他们联手把姓赵的整趴下,他就上不了金殿。

赵朋上不了金殿的活,这国史馆编修的位子当然得给他留着。

李大人千般万般地推脱,越是推脱他们就越有劲,只要不按他的套路出牌,他是不肯罢休的。

赵朋见抗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对李大人道:“李大人,学生愿意接受老大人的賜教。”

李大人见赵朋应了场,他轻叹了口气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发生的事想挡也挡不住。”

以王师为首的几位老家伙,见赵朋接了场,不由得I心里高兴,那位王师暗道:“饶这个小白脸能有几年道行,凭他们这几个老家伙,浸润官场几十年,就算他有本事,恶狼架不住一群狗,他浑身是铁能拈几根钉?何况他未必是狼,而他们也不见的是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