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害人玩意

这种事,想来确实令人心惊。

姑母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他不早生孩子,早立太子,万一哪天学他爹,两腿儿一蹬,说走就走了,留下个烂摊子,可不是没人收拾。

还是得忍。

学姑母一样,先把继承人攥在手里,再忍到他伸脖子咽气。实在不行就送他一程。

萧沅沅正思索着,赵贞抬头瞧见了她。

他放下书,关切地问道:“太后同你说什么了?”

萧沅沅道:“没什么。”

赵贞看着她,目光平静,有种看透一切的了然。

他看破不说破,面上一笑,伸手唤她:“你过来。”

萧沅沅往床边坐下。

赵贞一翻身,坐了起来,伸手扯着她胳膊,将她一拽,很快便将她纳入怀中,按到枕上。

他搂着她的腰,热烈地亲吻她的嘴唇。

萧沅沅被他吻的很不自在。

她想起了太后说的那些话,关于后宫去母留子,又想起了前世自己流产,还有孩子夭折的事。

她心里凉嗖嗖的,一点亲热的欲望都没有了。

她闭着嘴,伸手推了推他,以示拒绝。

赵贞这会其实没什么欲望,不过看到她便忍不住想抱一抱。他拉着她的手,放在脸边,吻她手掌。

她抽回手,背过身去,不愿意面对他。

“你怎么了?”

赵贞从背后抱着她,头搁在她肩膀上,亲了亲她耳朵。

赵贞搂着她,轻声道:“你是不是想起悦儿了?”

赵贞猜中了她的心思,这让她有种不安全感。她闭上眼,找不到借口敷衍,也不想回答。赵贞吻着她的后颈,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肚子。

“咱们会有孩子的。”

他柔声地安慰说:“咱们都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只要你想着他,他还会再来到你身边的。这一次,朕一定保护好你们,不让他再离开。”

萧沅沅听到这话,不免再次回想起太后劝慰她,生孩子没什么意思的话。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告诉她生孩子养孩子不易,进而让她接受为赵贞多纳妃嫔,以便于去母留子的事。

她心中突然有些疑惑:太后为什么要去母留子呢?

太后姓萧,她也姓萧,如果她能怀孕,生下赵贞的孩子,这显然对萧家更为有利。这远比去母留子,抚养别的女人所生的孩子要好。

太后完全没必要禁止她生育!

她方才听太后说那番话,只以为丽娘前世没有孩子是太后导致,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太后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甚至。站在太后的立场上,应该更乐意见拥有到萧氏一族的血脉的皇嗣。

萧沅沅一时糊涂了,想不明白太后的意图。

太后不至于这么昏聩,不让萧家的女儿生孩子,反而去抚养外人的孩子。

那她为什么还要说那些话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萧家的利益。她不信太后不懂这一点。

萧沅沅忽然一翻身?_[(,将赵贞按在身下,死死盯着他的脸。

赵贞白净的面皮上露出笑意,他嘴唇微红,神气清朗,莞尔道:“你看什么?”

萧沅沅想从赵贞的脸上盯出答案来。

不对,她心想。

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她一定误解了什么。

去母留子,她认真思索着这四个字。

魏国后宫,从高祖皇帝开始,就实行去母留子。

这条残忍的规矩,为什么能够实行?

是谁在执行,谁又是最终的获益者?一个明显不合理的规矩,之所以能够代代延续,一定是有人获益。

这一点毫无疑问。

能够实行去母留子的人,一定是在后宫中掌握权力的人:皇帝,或者太后。

眼下,就是太后和赵贞。

而太后的权力,远大于赵贞。因此,太后是主导者。

前世,赵襄的母亲,是被太后杀死的,这毫无疑问。

太后杀她用的理由,也必定是去母留子。

萧沅沅好奇的是,赵贞当时是什么态度。

赵贞支持,还是反对?

她眼下猜不出。

这起事件中,赵贞获益了吗?似乎没有。杀了赵襄的生母,对赵贞来说似乎没有特别的好处。

太后获益了。

因为太后去母留子之后,将这个孩子的抚养权交给了皇后,也就是丽娘。

可抚养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实在也说不上是什么天大的好事。

萧沅沅着实不解了,太后那般聪明,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明明后宫的权力都在她手中,去母留子,还不都是她说了算。只要让丽娘和赵贞生个孩子,谁还敢越过太后,去杀了皇后不成?

姑母在怕什么呢。

难道她是怕那些宗室们?

太后实权在手,总不至于那样软弱吧!

连萧沅沅都明白,所谓的去母留子,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

当年姑母做皇后时,后宫是傅太后掌权。

傅太后去母留子。因为萧家和傅家联姻。而赵家一贯立长子为嗣。皇长子已经出生,而姑母未能生育。只有去母留子,才能将皇嗣落到皇后的名下,确保萧氏和傅氏两个家族的权力。

姑母之所以去母留子,杀了赵贞的母亲,是为了亲自抚养赵贞。姑母想得到皇嗣的抚养权。

这几件事,共同点就是,皇嗣本由其他宫人或者妃嫔所生,后宫掌权的太后,为了自身利益,利用去母留子的故例,杀死了自己的敌人,将皇嗣控制在自己手中。所谓去母留子就是个杀人的工具,是对敌人使的,并且百试百灵。它唯一的用处就是后宫争权。

然而眼下皇后姓萧。

不管是丽娘,还是萧沅沅,都跟太后

是同一阵营的,不再是敌人,也不存在争权。她们进宫,本就是为了萧氏一族的利益。太后完全没必要用这种法子来对付自己人。

难道说太后怀疑自己的侄女?也没必要。

她们姑侄间,利益可说是几乎一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生育孩子,确实耗费精力,损伤身体,可对萧沅沅来说,没有更好的选择。

她前世一直都想要孩子。

历来后宫,都是母凭子贵。

她需要孩子,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才能在在后宫立足。

丽娘做了十多年皇后,一直没有孩子,抚养了太子,却因谋反的事受了牵连,悬梁自尽。萧沅沅不想步她的后尘。

萧沅沅此刻想来,丽娘前世虽早早封了皇后,境遇却并不比自己好了多少。

太后和赵贞,两个心机最深沉的人,一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的亲姑母,都在合起伙才算计她。

她究竟是因为和赵贞相处较少而无身孕,还是太后不让她怀孕,还是有了孩子却不被允许生下来,这都不敢料定。丽娘因为太子的事被废,当日就选择了自尽,想必也是承受了多年的委屈。

什么去母留子,都是害人的玩意儿。

被去的“母”可怜,孩子可怜,哪怕是得到了抚养太子的权力,也未尝不可怜。作为女人,亲手抚养丈夫同别的女人所生的孩子,自己却不能有孕,难道不悲惨么?若是真的身体不好,不能生育那也就罢了,可若是身体健康,真有了孩子,难不成还要打掉?

妻子不能拒绝丈夫的求欢。丈夫想要亲热,妻子就得顺从。要她时刻配合丈夫,满足丈夫的需求,却又不允许她怀孕。男人从不考虑如何避孕的事。干起那事来,只管爽利,只恨入的不够深。他们和牲口一样,天生就有繁衍的欲望,只恨不得把自己的种子播撒得遍地都是。即便是不想让女人生,不过一碗堕胎药下去,又损伤不着他们半根毫毛。

宫中流传着一些避孕的法子,都是折腾女人。有喝红花的,有服用水银的,有用汤药清洗身下的。这些法子,许多都是从民间,青楼等地传出来。许多女子,因为长期服用了水银来避孕,导致中毒而亡,或者因为药物堕胎而损伤身体。

赵贞他祖上,想出这种法子来虐待女人,可谓心肠歹毒。

想用这种狠毒的法子来避免女主掌权,更是痴人说梦。太后而今不就正掌着权吗?不让女人掌权,女人还是掌了权。不但掌权,还将屠刀架在赵贞他父子俩的脖子上。

千防万防,也就防了个笑话。

这世上明明就离不了女人。男人需要女人来生,稚子幼儿,需要女人来哺喂抚养,刚登基的小皇帝,也需要太后的保护,这是自然天理。没有女人,男人的子孙后代就会被敌人啃吃干净。没有太后,小皇帝就要被他的兄弟叔伯,被野心勃勃的各方诸侯当成案板上的鱼肉。可赵家的皇帝不肯承认这一点,非要掩耳盗铃,觉得女人会篡夺他家的权力,定要赶尽杀绝。

然而自然天理,是不容任何人违背的。

杀了皇子的生母,自然会有别的女人来代替母职。不是亲母子,厮斗起来,反而更为残酷。后宫也因此变得更加血腥,简直毫无人情。

这不是好主意。

怀孕生子,纵然是有风险,但总比抚养别人的孩子,自己清心寡欲当尼姑,或者想方设法避孕来的好。

况且,别人孩子,不是亲生,到底是隔了一层,谁知道将来会不会背叛自己。就像太后和赵贞一样,一辈子都不痛快,时时刻刻都在互相提防猜忌,生怕被对方暗算。

即便是皇家,缺少人情味,但亲人之间凉薄成这样,也着实不是人过的日子。

真听从太后的,去母留子,生出一个赵襄来,岂不是给自己添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