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两天打渔三天晒网

回到家里,太阳已经西下,天边的云彩也被染上了醉人的红色。

很快,夕阳就要落山了。

现在的任务,就是把鱼内脏清理干净,然后就是香煎或煮鱼汤了。

杨辰拿出脸盆并往里面加了水,那个口径四十厘米的大脸盆竟然装得满满当当。

鱼的种类有好几种,以鲫鱼和鲤鱼居多。也有塘角鱼、黄蜂鱼、蓝刀鱼和小扁鱼。

此外,还有不少的螃蟹和泥蛇,也有人叫它水蛇。

这种无毒的水蛇最可恨,它头小身大,一钻进网就出不来了。

这还不要紧,关键是它把你的渔网缠绕成一团。

由于蛇的身上有着一层倒鳞,它一旦遇到危险时,身上的鳞片就会本能的张开。

这时,细细的鱼网线就会陷入它的鳞片中,让它再也脱不掉。

而被网住的水蛇,进也不是,退也不得。

如果你要硬把蛇拉出来,那么你这床渔网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洞。

要想补好这个洞口,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杨辰问过爷爷,如果说,我们不补有破洞的地方不行吗?

“那是真的不行,鱼也是有它的语言的,哪里有破洞它们就会从哪里逃窜。”

爷爷回答说道。

“它的智商有那么高吗?”

“如果一床渔网有好几个破洞,你要是不及时补好的话,你把有破洞的渔网放到水里,基本上不会网得到太多的鱼。”

也难怪,杨辰每次看见爷爷网鱼回来,过后,也就是到了第二天,他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修补渔网。

“有句话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其实是:‘两天打渔三天补网’。”

爷爷打趣地说道。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下午出去做工的人,这个时候都基本上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里了。

养殖有鸡鸭的人家,也在给这些家禽喂上米糠和剩饭菜。它们吃饱后,都会自己钻进鸡笼和鸭舍里面去。

傍晚时分,每家的门口和窗户都开始露出暗黄色的灯光。

爷爷把清理掉内脏的鱼进行了分类。

他说道:“大条的鱼不容易煎得熟透,就拿来煮鱼汤。”

“小条一些的鱼多刺,就拿来香煎,这样比较入味,也好下饭。”

“如果是用来做鱼汤的,表面上的鱼鳞也不用除去。”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先煎鱼的时候不容易粘锅。”

“等到鱼煎有六七成熟的时候,就往锅里加入烧开的水。这样,煮出来的鱼汤颜色也像牛奶那样洁白,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香气浓郁。”

“最后,准备起锅时,再把切好的葱花撒在上面,一碗鲜美的鱼汤就宣告完成。”

“煎鱼也是一件技术活,采取热锅冷油最好。”

“首先在锅底放一些切好的生姜和熟盐,把姜和盐顺着锅底擦几圈,然后再拿鱼放进锅里摊平。”

“整个煎鱼过程都要控制好火候,要诀就是小火多油。这样,煎出来的鱼表面金黄,鱼鳞不沾锅底。”

“用这种方法煎出来的鱼,不仅外形好看,而且香脆可口。同时,香煎鱼也是深受喝酒男人青睐的一道下酒菜。”

“爷爷,你真厉害。不仅知道织鱼网,还知道如何网鱼。有了鱼,还研究怎样煮得好吃。”

杨辰对爷爷的网鱼本领和烹饪手艺赞赏有加,很是佩服。

“这叫做工多艺熟,无论做什么事,做的时间长了,技艺就会炉火纯青,手到擒来。”

爷爷风轻云淡地说道。

前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桌丰盛的全鱼宴就摆上了餐桌上。

菜煮好后,父母亲也回到了家里。

“谁煮的菜这么香啊,我在好远的地方就闻到了。”

说话的人,不用说,是母亲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