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双假肢34

第一部分 第四章 一双假肢(34)

尤金又指着一个微型偷听器说:“这是一种名叫‘蝙’的微型米高风,它可以在远处用汽枪发射,黏在建筑物的外壁。这种具有高度收听力的精密电子仪器,不易被人发觉,而且像蝙蝠一样黏附在墙上,却能听到屋内每一种声音,而且十分清常它的体积还没有一个火柴盒大,却能将收到的声音,用超短波发射到五里直径的范围内。克格勃只要在这个范围内,用强有力的超短波接收机,就能将这些电波录下来,每一句有用的话即见密码译出,用打字机打出来,拍摄和制作成菲林微点。贴在邮票后,当信件一样寄出,用不了多久,莫斯科克格勃总部就收到了。”

白蕾道:“我记得1945年,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曾收到莫斯科送给他的一份礼物,是一个雕刻的美国国徽。哈里曼将它挂在大使馆的书房内,可是这礼物是一件很特别的装饰品,整个国徽是用木头制成的,在厚木中间挖空了一个地方,有一个U型金属片,连接着一个钢质弹簧的振荡器,是一个微型窃听器。这个国徽一挂在大使馆的墙上,那弹簧就很敏感地被书房里谈话的声波激发而震动起来。克格勃在大使馆对面的一间房内,安装了一个高度敏感的收听雷达器。只要对准弹簧振荡器,接收器就能将振荡器最轻微的活动全都收录下来,再将这种震动频率‘翻译’成声音,这样克格勃就听到美国大使书房里谈话的全部内容。美国国务院保安官员直到1952年才发现了这个情况。”

尤金不以为然地说:“像这类事情举不胜举。到1960年止,美国人在驻莫斯科大使馆已查出一百三十个非法安装的窃听器。克格勃正在不断改进偷碳术,最近发明一种新的技术。利用玻璃窗玻璃的振荡来窃听室内的谈话,谈话的声音使玻璃发出细微得连肉眼也看不见的振动,特别是一种超声波能源集中射在玻璃上,再用一种声纳似的仪器,侦察到玻璃上最轻微的震动,然后将谈话内容‘译’出来。再一种是用玻璃上的震动‘翻译’出语言的办法,设法用一块电导玻璃,就是在一种特制铝玻璃上面蒙上一层肉眼看不见的的氧化锡透明薄膜,用一种高度敏感的持续雷达波就可以侦察到玻璃的振动,窃听到谈话。最近美国人发现了驻莫斯科大使馆内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大使馆的第八、第九、第十茹楼的内墙里,隐藏着一个电丝网络,一共找到了四十个椅在墙壁里的米高风。美国人回想起在1953年大使馆还没搬到柴可夫斯基大街这幢大楼之前,这座建筑物只有七层,苏联在1953年又加高了茹,偷听网就是在修建时安装上的。这个偷听网每一个米高风都有一支木头**墙内。就这样美国大使馆为克格勒免费供应了十年情报。以后,这种‘蝙’米高风在西德、法国、英国、伊朗等国家都有所发现。”

白蕾惊叹道:“这真是杰作!”

尤金回到白蕾的房间,小声嘱咐道:“你是唯一掌握部分克格勃机密的中国人,你千万记住不要泄密。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罗狄安的格雷霍维奇?奥普拉特科夫是在1960年派往东德的克格勃人员,他在东柏林是西德间谍网的骨干。1961年2月在莱比锡死于车祸。那是克格勃的刽子手一手安排的。原因是他在酒后失言,泄露了不少机密。”

尤金瞧了瞧窗外,忧心忡忡地说:“你要知道,克格勃对于叛变者或泄密者的惩处是多么严厉!‘一级待遇’可以说是温和的,不论被捕的是男是女,一进去便被脱光衣服,让他蹲在一个角落,现于陌生人的面前,这样做会使被捕者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折。这样一蹲就是几小时,不让动一动。紧接的是享受‘二级待遇’,用一只强烈的射灯照着被捕者的双眼,刺激他难以睁眼。‘榷待遇’就是施用肉刑。有一种电刑最令人痛苦,把被捕者绑在手术台上,用电流刺激脚心、***和两肋,使被捕者痛苦不堪。在受刑后还有一种‘假枪毙’,把被批者蒙上双眼,拉到刑场,行刑者的手枪向被捕者瞄准,久久不开枪……”

白蕾抬起那双美丽的长睫毛,用两只充满妩媚的黑眼睛紧紧盯着尤金:“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么多秘密?”

“因为我从见到你的那一天起,就深深地喜欢上你了……”尤金的声音发颤,脸庞泛出了红晕。

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