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孤注一掷

肖林夕坐在电脑跟前,天天看盘,沉迷其中,他可以盯着K线图一连看上十个小时,除了炒股,他再也没有其它的生活。炒股、炒股、炒股,他手里整天拿着一支笔,记录、画图,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

下午三点停盘之后,肖林夕对于他选中的每支股票都要复盘,日复一日,成年累月,一般人难以忍受,而肖林夕乐此不疲。《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摆满一桌子。

肖林夕认为自己生而为股,他从心底里喜欢炒股票,做股票的兴趣已经不再是赚钱那么简单,做交易和投资成了他生活的寄托。他对最狂热的房产都没了兴趣,心无旁骛,完全专注在炒股这一件事情上。

根据炒股秘籍,肖林夕慢慢修炼自我,丰富的生活经历,成为他炒股的内功。他有时候与苏有朋交流一下股票炒股心得,有时候去雅煊那里帮帮忙当做放松,雅煊有些工作离不开他。

长年累月的研究,使肖林夕对市场把握极为精准,判断能力很强,股性研究透彻,出手果断敏捷。肖林夕的资金,慢慢的由几万变成了几十万,几百万。

机会只赐给有准备的头脑,肖林夕发现了一只股票,所在行业被国家政策打压,行业摇摇欲坠,激烈的竞争,产品已经杀成一片红海,机构争先恐后的放弃,股价一跌再跌,肖林夕暗中观察了很久。

但是,他拿不准,毕竟这些机构消息灵通,国家政策还没有出台,他们已经嗅出味道;他们与企业上层很熟,是利益共同体,最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他们手里的资金动辄几十亿、上百亿,财大气粗,可以影响、操控股价。所以说,机构抛弃的股票,没有人敢去抄底。

肖林夕看这家公司的财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企业利润在下降,发展前景有些渺茫。肖林夕决心亲自去看看。

他买了一张高铁车票,亲自跑到企业所在地。工厂依然机器轰鸣,门口车来车往,运送原料的,拉产品的,络绎不绝,但是确有不少工人离职,士气有些低落。

国家政策会变化吗?有可能,不能把它看作永恒不变的事情,民生才是大事情,如果赌政策会变,风险有些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等到变化来临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死掉了。

企业经营会变吗?领导层肯定在积极应对。他们是弄虚作假的人吗?不是,没有这样的记录。他们的能力如何?过去他们曾经带领企业创造过辉煌。他们有新产品吗?有,只是研发周期长,审查过关难。

一切都拿不准,一切都是赌,只能赌它新产品成功上市,赌准了,亿万富翁,赌不准,一败涂地。

肖林夕还在观察,他知道,如果既想冒险而又不想招致失败,必须大胆筹划,小心实施。股票在慢慢企稳,交易量很小,群里每天都在咒骂,赔了钱,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赔的钱是骂不回来的。

肖林夕依然不动,群里的人已经不骂了,没有力气了,没有希望了,没有心情了,有的割肉,有的躺平,有的装死。

肖林夕开始建仓,先买了一千股,探探情况,股票又跌了一点,肖林夕再买两千股,股票起起伏伏,没有大的变化,肖林夕慢慢吃进,手里已经有了五万股。

股票忽然连续拉升,很多散户赶紧卖掉,仓皇出逃,终于减少了损失,很多人兴高采烈,肖林夕再吃进五万股。

股票进入平台整理期,很多人在低位都抛了,在高位当然不会再买进。肖林夕又悄悄吃进十万股。

肖林夕心里在打鼓,是涨还是跌,只有天知道,他已经押上了这么多,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他拿出了自己算命的那块玉,紧紧攥在手里,卜一卦,心里会轻松点,玉在他的手心里,越来越温暖,张开手掌,在阳光下发出灿烂的光泽,肖林夕认为是吉兆。

不管了,安全第一不能致富,要想获得报酬,必须要接受随之而来的风险,肖林夕再吃进二十万股,押上了他的全部身家,肖林夕在桌子上砸了一拳,我押上去的是金钱,赌出来的是人生。

六个月之后,这家企业的新产品在美国通过检验,深受美国市场欢迎,企业利润大增,股价连续翻番,涨了十几倍,肖林夕赌赢了,二十五岁的肖林夕,转眼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他在日记本上得意洋洋地写下:

感谢股票市场,感谢这次豪赌,这是我人生成功的又一个开始,投资就是冒险,人生就是冒险。该出手时就出手,瞻前顾后梦成空。商机难得易失去,不顾一切往前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