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光荣时刻

心里有些莫名恼怒,王子腾皱眉迈步,带着侍卫们走去宫内的屋舍群落。

查问清楚后,他步入寝殿内的走廊中,已经远远地看到贾璘的仆从杜金平,以及潘贵、葛瑾等人,守在一处房屋的门前。

王子腾到了近前,那些人自然不敢回话,只有低头施礼。屋门随即被推开,王子腾的眼睛里,立刻放出两道寒光,直射屋内的那两人。

阿茹娜此时正拜伏在贾璘的身下,而贾璘正要伸手搀扶。

“咳咳”,王子腾咳嗽两声,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两人怎么这就拜上了?

贾璘连忙回身施礼,阿茹娜的神情显得茫然。

“在下就要出征,可阿茹娜必要跟随,所以正在安慰劝说。”贾璘说道。

王子腾“嗯”了一声,觉得这个小女孩很粘人,应该是太有心机了——一定要死气白咧地勾着贾璘。

贾璘低声提示后,阿茹娜站起身来,向王子腾行了汉人的福礼!惊讶之余,王子腾再又气愤:你对贾璘拜来拜去的,又知道我比他的官大,却只对我福礼?!

“天成外出作战,公主不宜跟行。”他漠然地说着,既算是劝说更像是命令。

他这样说,的确有私心,也的确有对这个小女孩的怜爱与同情,担心她真的会有意外——毕竟贾璘此次北征,是确定要失败的。

可阿茹娜却兵不领情,只是镇定地说道:“我要跟着将军,他早就答应了的。如果说谎话,天神一定会降罪的。所以,我说了要做到,他也一样。”

贾璘忍住暗笑,只得跟着说道:“在下的确答应过阿茹娜,可又并未答应她同去战阵。”

“那你还算是答应嘛!”王子腾不禁气愤地说道。

或许是因为他被贾璘的话带偏,也或许是他见到这个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有着和自己女儿相似的勇敢和执着而同情。

总之,他说了这句话之后,立刻就后悔了——这么说,不就是认同了嘛。

“统制大人斥责得极是。阿茹娜被鞑靼人欺侮,也必要亲眼见到鞑靼败覆。请统制大人放心,在下豁出命去,一定会护得阿茹娜安好。”贾璘拱手应命。

他这样说,王子腾更不能再阻拦而一时不得回应。

旁边的阿茹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愿望,竟然这样就轻易实现了:还是汉人的高官好啊,多明事理啊!

开心得笑开了花,她再福了福又拱拱手,算是对王子腾的道谢。

贾璘立刻板起脸来,对阿茹娜粗声大气地说道:“阿茹娜外出,必要不能离开我分毫!”

“喏!”阿茹娜再又拱手回礼,像是贾璘贴身的汉人女子护卫。

王子腾眨巴了几下眼睛,难以置信在自己眼前发生的事情:这个小女孩这么快就甘做了贾璘的侍从?

贾璘连忙再施礼说道:“阿茹娜外出都会按要求带着帷帽,在下也保证不会让她有什么意外。”

见他如此诚恳,王子腾只得点头认同。

贾璘整顿部伍完毕,于第二天黎明时分,带着江伯宏、苏璋、潘贵、葛瑾、卫若兰、李云宁、裘方、韩泽平、柳湘莲、杜金平,以及吴焦巴弓等庄丁一起率队北去。

贾璘一行出发后不久,王子腾随即下令安仁海、常克、王恩龙、李汉臻、方进宝等人,先后出发做后援。

迎着凛冽的北来寒风,贾璘抬起右臂,潘贵、葛瑾立刻把手中的旗杆举起,带着“大成巡边御史”字样的旗帜,当即飘舞在半空中,向着北方前进。

这支部队排成锥子形北去,王子腾遥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暗赞道:生子当如贾天成。

阿茹娜与几名侍女,穿着汉人武将的衣甲,头戴帷帽骑马伴在贾璘的身侧。

这样奇怪的战队,让贾璘既觉得有趣更有一份特别的责任感。保护阿茹娜的安全是必要的,但他更想着汉人,乃至诸族都能安好。心愿的达成,肯定不能凭借祈祷,而是要靠威势与谅解。这个自有了人类以来就不安宁的美丽星球上,尤以前者为要。

常克等人的后队,得到的命令是与贾璘的前队保持几十里的距离。王子腾这样安排的结果,既是要确保按照贾璘所说,能够及时占领更广阔地区。更要保证贾璘的安全——贾璘败退,是王子腾认为的必然。

这个距离,足以让贾璘确定地吃到败绩,常克等人也正好可以及时接应羞愧败回的他。

贾璘率队一路北行,除了天气较为寒冷了之外,的确如他所愿,没有遭遇到鞑靼人的凶猛反击。

究其原因,是这个地区的主要作战力量已经被击溃、击散、降服。而黄河北面的鞑靼人,或是因为畏惧而迟疑,或是因为此时黄河还未封冻而不能大举进兵,因此并未作出积极的反应。

也有一些残余的敌兵,以及渡河赶来的北面鞑靼骑兵。可他们只是远远地望到贾璘等人,就被对方接连不断施放的炸药巨响声吓得四散而逃了。

出于气愤和羞恼,阿茹娜更还亲自搭弓射箭,要亲自逐杀鞑靼人,被贾璘拉住了手臂而无奈地作罢。

贾璘顺利而稳定地向北面进击,他后面的常克等部队,一路跟行,一路见到前队留下的表示大成领地的旗帜。

只要见到这些旗帜,常克等人就会分出一部分兵马,进行横向的扩张、占领。

若有动态画面可以展示,那就很清楚了。以贾璘为前点,他的身后呈扇形面展开,逐渐全部归属于大成。

十余天之后,“大成巡边御史”的旗帜,飘扬在数百年未曾有汉人政权到达的黄河几字形岸边。

贾璘默然遥望对岸,他的身边是为他感到高兴的阿茹娜,以及苏璋等人。逐渐地,更多的大成兵将纷纷赶到。更多的标有“大成”字样的旗帜,如同长龙一般沿着黄河南岸展开。

两天后,王子腾亲自带着属下,纵马奔来这个地方。

以鄂尔朵斯王城到这里的直线距离,大约就是二百余里地而已。到达大成原来的防御阵地汉长城,不足五百里。就是这样的距离,宋代以后汉人用了数百年,大成兵将用了百多年,才把代表汉人权力的旗帜,插在了滚滚东去再南下的黄河岸边。

王子腾等人激动、感慨得连连拭泪,贾璘再接着说道:“等瓦剌东来之后,我们再趁势北渡黄河。”

王子腾等人现在对贾璘的话再不迟疑,纷纷称是。就在众人对他不断赞美之时,却忽然有斥候来报,说是朝廷使者急忙赶到了。

众人连忙整衣,迎候使者并听他宣旨。听罢,王子腾不禁愕然,一时没能做出什么反应。

这道圣旨的内容,竟然是命令大成兵将守住鄂尔朵斯王城即可。至于收复失地至黄河沿线的事,可以等将来商议后再定。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应如今违旨却是天大的喜事。贾璘只是笑了笑,王子腾发现后略微皱眉。

暂时不便多说,王子腾先命兵将、夫役们立刻沿着黄河南岸展开防守阵势,并立刻按照三十里一个戍堡,构建整体的防御工事与兵力。

随后,王子腾就留下贾璘单独交流。

“以在下领悟来说,这是当初朝廷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快速继续北上。既然现在已经收得失地,朝廷也只有高兴。”贾璘略作解释,但王子腾对这话并不满意。

两人都是心知肚明,也都沉默了一会儿,再由贾璘开口低声说道:“这或许是圣上与太上皇的意见,暂时未能形成一致缘故。”

随后,两人就都不再说什么了。

皇帝轶正有恢复汉地,以及抗御鞑靼与金人的决心;但太上皇却相对保守,担心一旦作战不利,不仅是劳民伤财,更可能会丧失掉祖宗血拼下来的基业。

这就是皇族的高端相争,皇帝与太上皇再各有一些拥趸。皇帝虽然亲政,但总要给天下人留下孝敬的好名声。因此,太上皇的意思给出,皇帝轶正就命内阁大学士们去讨论。内阁自然办事拖沓,也就使得这道圣旨,于贾璘迅速夺得黄河以南的千里土地之后,才被发到了这里。

现在的王子腾与贾璘都清楚内情,也并不敢过多讨论。稍后,王子腾夸赞他几句,再笑着说道:“我将立即写明奏章,请圣上与朝廷,对天成予以嘉奖!”

贾璘施礼道谢后,诚恳地说道:“感谢统制大人的器重、信任与栽培。在下晚辈璘,将要立刻返京。”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