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好安排

王子腾听他这样说,不禁立刻着急起来。相处了一段时间,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他甚至有了招贾璘为婿的心思。

更何况目前克复了千里汉地,基本都是贾璘的智谋与武功,王子腾更有对他的依赖心理。

现在贾璘如此说,王子腾下意识地说道:“千里汉地才刚回归,鞑靼必会再来挑衅。天成又是主将之一,如何能迅速离开?”

贾璘正色回道:“鞑靼自然不会死心,更会模仿来铸造与我们近似的新火器。火器制造容易,火药的配方并不容易得到。只要管理好知道火药配方的工匠,鞑靼与瓦剌即便造出外形相似的震天雷,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统制大人并不需要担心。”

话虽这样说,王子腾却既是心里没底,更还舍不得他走。

“我提出联合瓦剌,除了给鞑靼施以侧击的意图之外,更也有我们目前精熟于使用新火器的兵将不足的原因。另外,就是新火药与新火器务必加紧制造。”贾璘再建议道。33

听到这里,王子腾犹豫着问道:“新火药确乎厉害,可就不能再提高了吗?”

贾璘很佩服他的远见,但也清楚这是暂时无解的疑惑。因为以黑火药来说,目前已是最佳配方。至于更为厉害的火药,那就需要一大套相关的新技术,乃至新工艺才能配合得上。即便做出那样的火药,贾璘知道也不可能在当下的纷乱环境中量化生产,因此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大人考虑得极是。”贾璘回应道,“但目前火药已经经过在下与工匠们的反复试验,确认是最良配方。”之所以说得简单直接,贾璘是不想让旁边这位边地主将于当下再去浪费脑力,进而去浪费难得的人才的精力去做无谓的事。

王子腾听了点点头,贾璘不给他再做支线思考的时间,立刻接着说道:“鞑靼拥有的矿产资源也不足,我们只需严控铁制品与火药相关原料出关,就能扼制鞑靼的火器武力!因此,目前我方当务之急已经不在火药的问题,而是新火药与新火器的数量问题。再有,就是与新火药相配的火铳枪管、火炮的炮筒,都需要做铸造质量的提高。这样,它们使用新火药才能发挥出更大效果。”

王子腾点头称是,再看着他说道:“既是仍然千头万绪,天成何不暂且留下?”

“大人,在下已经给朝廷发去了奏章,目前得到的回复就是命在下如期回京。现在本已超过了两月有余,我不敢再多耽搁。”贾璘施礼说道,“我也做了随行跟来人员的一些职务建议,还请大人答允。”

王子腾点头承诺,贾璘把自己的建议逐一说了出来。

卫若兰、裘方两人留在这里,协助王子腾迅速安顿新占领区,尤其是黄河河套的灵州、银川一带。那里土地肥沃,是垦田的极佳位置。毕竟,战争的目的是要长久的繁荣安定。边地变为粮仓,这也是作战的目的之一。

另外就是李云宁、韩泽平两人的安排。这两人虽然目前相处融洽,但总是有之前的过节。所以,这两人在公事上还能坦然交往,但私交并不深厚。贾璘正好借用两人的这种特殊关系,建议派以李云宁为主将、韩泽平为副的组合,让他们西去打通河西走廊,重现大汉张骞之功。

他们拥有了新火器,必会进展顺利,而掐断了北面鞑靼与南面吐蕃的联系,进而沟通西域。

他的这两个建议,王子腾都表示认同,并暗赞他想得缜密;卫若兰、裘方两人也是私交不深,更容易为王子腾驱使;

而李云宁、韩泽平虽然一起去开辟新战场,可也因为两人有旧事嫌隙,彼此必会暗中盯防,而不会造成边将势力独大,甚至有反叛的事情发生。

但对于南面吐蕃,王子腾还是表现出来踌躇的心思。

“在下已经向圣上言明,只要李云宁与韩泽平驱逐了河西一带的鞑靼人,万里吐蕃必会如同数百年前一样,派高僧、贵族前往长安请求归顺!”贾璘的语气坚决,是因为吐蕃既然是模仿突厥制度建立起来,又一直存在着“佛苯”之争,内政其实一直不安。

目前的吐蕃,也还是几大佛苯势力处于明争暗斗的局面。他们又都想要借助外力——从唐末以来,他们先是与宋交往,再就是契丹、金,后归于蒙元,进而是鞑靼。

现在大成武力占据上风,吐蕃未来必会派人送来请降书,以及听奉大成皇帝的封赐就是了。

王子腾当下对吐蕃的事还有犹豫,但听贾璘已经事先做出了计划,也就表示会听从朝廷的旨意。至于卫若兰与裘方,他也郑重回复,会与王柏一样重视任用。

至于李云宁与韩泽平,王子腾再说与贾璘的北征模式一样,那两人只要进展顺利,王子腾这边派出的后续部队,随时接应、支援,并巩固新占领区。

和他详细做了交流之后的贾璘再提到,柳湘莲因为根基尚浅,不足以留在这边,还是跟随自己回去长安,再谋求另外出身。王子腾自然并不在意,当下就做了全部认同。

贾璘做这样的安排,毫无疑问是在为自己的权利扩大打下了基础,并借助卫若兰等人在边地的势力为己所用。至于卫若兰等人,也都会在被贾璘持续看重乃至维护之中,与他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是预先规划与图谋,暂且不必多提。

贾璘道谢后,准备退出去做返程的准备,却又见王子腾的神色似乎还在犹豫。他只得再请示道:“大人这是还有要务指示?”

“就请天成带回家书一封,转交我府即可。”王子腾随后说道。

家书自然可以通过邮传驿兵来传递,速度也会更快。他这样说是有意拉近关系,让贾璘去王氏府邸做客。甚至,他还有让夫人相看贾璘是否合适为婿的意思。

贾璘自然要答应,就等在一旁。王子腾写好了书信,封了信口交给他。

再要退出的时候,贾璘再被王子腾提问:“那位瓦剌公主,”

“原本就应该送去长安。我会带着阿茹娜一起返回,请大人放心。”贾璘立刻答道。

王子腾只觉得既好气又好笑:我自然放心。有你在,那个阿茹娜也更是放心。只是那个阿茹娜实在太过热辣……。

贾璘回到自己的驻地,立刻安排苏璋、潘贵、葛瑾,以及书吏、历事监生等人准备返程。

这个消息散开,卫若兰等人以及王柏都纷纷赶来相问。贾璘做了解释后,众人自然觉得不舍。

他们彼此之间或有嫌隙与看不上,但对贾璘,尤其是现在已是四品官,更还有了爵位的贾璘,那自然全都是舍不得。

急恼之下,卫若兰等人纷纷指斥贾璘偏心,只带柳湘莲一人回去。

贾璘对此一再解释,众人也就明白他虽然不在边地,但仍是为众人的前途考虑。卫若兰等人只得应命下来,并说将来必要还报贾璘的恩情。

贾璘之所以暂时不带着这几人,除了有在边地安插自己势力的想法之外,另有深刻心思。

此次回去长安,贾璘也有另外的安排,那就是希望迅速进击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而那样的战斗,必会是更为复杂和激烈。

有自己的帮手不是更好吗?

贾璘自己先明白“功高震主”的意思,及其带来的巨大恶果。可是汉地毕竟要收服,这件事也必须尽快时不我待地去做。

因为贾璘目前毕竟没什么固有的势力集团,皇帝对他的任命也就会放心。与其让卫若兰等人一直跟着自己而遭到皇帝的猜忌,贾璘认为还不如让这些人留在榆林镇一带,更好地在暗中扩展势力而将来更为己用。

这是后来计划,此时的贾璘也不必为此多想,只是好好安抚了众人就是。

说到回去长安,柳湘莲既出于对贾璘的敬服,更出于甚笃的私交,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原本,柳湘莲在边地也的确因为没有卫若兰等人身世那样的背景根基,而不会受到过多重视。与其在这里唯唯诺诺地应命,他还不如跟着贾璘呢。

柳湘莲的心思有二:未来贾璘再升职开府,自己哪怕就在府里做了长史或者度支、推判等职务,也远比在边地苦熬强。更何况还能与贾璘时常相处。再有,就是贾璘答允他的婚事,必也是要成功的了。

这边的人员安排好,贾璘再与杜金平一起,把吴焦巴弓等庄丁聚齐。经过查点,这些庄丁小伤不计,重伤的目前有五人,也在快速痊愈中;阵亡的三人,也都收殓入棺椁。

前来边地,死伤难免。庄丁们又早已做了承诺,此时以及以后,他们除了会得到朝廷减免租赋的优待以外,贾璘自然也会用银子狠狠地奖赏、补偿。

一切都安排好了,帐内安静了下来。

贾璘再捋顺思路,准备继续做出返程的安排与命令。帐门口的杜金平在和什么人说话,贾璘才说“进来”,阿茹娜的娇俏身影就立刻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她进来先是躬身施礼,再被贾璘邀请坐在炭火旁。隔着帷纱看来她顽皮地笑了笑,再福了福。

“你这姿态都很像汉人女子,只是脾性太多热烈。”贾璘无奈地说道。

“将军安排就是。”阿茹娜乖巧地说道。

“定会好好安排你。”贾璘笑着说道。阿茹娜立刻凑近前,贾璘连忙后靠。背后并无椅背,他被阿茹娜扑在身上。

满怀温热,贾璘连忙低声说道:“外面的人或许随时进来。”

“谎话。你的大帐,谁敢轻易进入?”阿茹娜轻声说道,蓝澈的眼睛盯着他,“毕其麦度海日泰。”她的声音娇微、语调旖旎。这句“我爱你”,令贾璘顿觉身心躁动。

“你脸红了。”阿茹娜说得略有疑惑,更有爱恋。贾璘抬起手正要推开她,却被她捉住手搭在了她的腰间。

略微用力,阿茹娜靠近他,再抬手掀开了帷纱。她的蓝澈眼睛如湖泊,精致的面容若雕像,红唇艳得如花。

“听话,阿茹娜。”贾璘低声说道。

“遵命,将军。”说罢,阿茹娜再凑前,吻住了他。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